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A large number of papers and books on cosmopolitanism have been published since 1990, marking a renewed interest in the field among Western scholars. When we try to locate the original source of cosmopolitan ideas in human civilization, we find Chrysippus’ thought in western philosophy, and Confucius’ as its eastern counterpart. In this paper, I offe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onfucius’ and Chrysippus’ cosmopolitan theories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perspectives. I begin with the theoretical origins of the two thinkers on cosmopolitanism, which mainly center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in their respective natural philosophies, and on the question of how to be a good person from their moral philosophies. Then, I explain the concrete schemes they posit for a cosmopolitan society. Finally, I compare their differing concerns regarding one’s attitude to family members or fellow citizens, which constitutes the main source of disagreement between them. In conclusion, I propose that both of their ideas can be located within a continuum of “moral cosmopolitanism.” The difference being that Confucius holds to a moderate cosmopolitan idea, while Chrysippus prefers a stricter version of cosmopolitanism.  相似文献   
22.
以河南和陕西两省3812名4~9年级农村学生为研究样本, 考察其在抑郁、自尊、问题行为、幸福感、未来压力感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社会适应状况, 并运用倾向值匹配方法探讨了父母外出务工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倾向值匹配之前, 双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在未来压力感知、抑郁和幸福感3方面的适应状况均比非留守儿童差, 在师生关系上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单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感知到的未来压力及抑郁水平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经过倾向值匹配处理后, 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幸福感仍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 单亲外出留守儿童的未来压力感知也高于非留守儿童, 但其他方面的差异不再显著。研究结果提示对于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存在的社会适应差异不能完全归咎于父母的外出务工状态。  相似文献   
23.
具身认知理论是目前认知科学领域中最新的研究范式和取向, 它认为人的认知过程依赖于感知和动作系统, 强调身体在认知中发挥重要作用。具身语言理解则认为, 身体、动作和知觉系统在语言认知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在简要回顾具身语言理解的相关理论如索引假设、浸入式经历者框架、语言神经理论的基础上, 重点从语言理解的四个层面的实证研究, 即音位、单词、句子、语篇, 证实具身语言理解的观点。未来的研究应该着眼于用具身认知观点来解释更高级的抽象语言表征, 具身单词、句子、语篇的具体表征形式, 并利用具身语言认知的观点进行认知的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24.
董志勇 《现代哲学》2006,1(6):112-120
人的所有制是被用来从总体上表明一个人类共同体内部各成员之间占有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或社会关系;人的所有制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制度,它是区别和划分人类历史上各种不同经济形态的根本标志,是一个比生产资料所有制更为重要和更为基本的社会所有制的存在形式;人权概念是一个先后为在相关人类共同体中分别建立和维持人的公民所有制、劳动力的公民所有制、公民所有制的劳动者人身所有制、人格的公民平等、人的个人所有制、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个人所有制的劳动者人身所有制、婚权的个人所有制和使包括所有成年女性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年成员享有人格的人类平等、劳动力的部分社会所有制等社会制度而被提出来的哲学概念、法律概念和政治概念。  相似文献   
25.
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癌症三级预防的概念,2004年中国卫生部门也制定了<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提出把癌医学研究的重点从治疗转向预防.通过多种形式的癌症科普宣教,提高全民和全社会对癌症防治工作的认识,让科学防治观念真正为公众普便知晓,这是目前条件下减少癌症发病率,提高早诊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6.
曲可佳  邹晓燕 《应用心理学》2006,12(1):73-76,83
本研究采用实验室观察法对五岁儿童自主性与权威认知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五岁儿童自主性与权威认知间相关显著,权威认知水平高的儿童自主性发展水平高,权威认知水平低的儿童自主性发展水平低;(2)五岁儿童权威认知与自主性三个维度间相关均显著。权威认知水平高的儿童,其自我依靠、自我控制和自我主张水平高;权威认知水平低的儿童,其自我依靠、自我控制和自我主张水平低。  相似文献   
27.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个性化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但部分垂体腺瘤却呈现恶性生物学行为,呈侵袭性生长,导致手术全切困难,或是虽然手术切除满意,但却存在较高的复发率,使得临床治疗效果不满意。基于此,Jefferson1940年提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概念,随后人们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特别是近年来有人提出垂体腺瘤的个性化治疗,使得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28.
东莨菪碱对大鼠空间参考记忆和工作记忆的不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东莨菪碱对空间参考记忆和空间工作记忆的编码、保持和提取过程的作用。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的空间参考记忆和空间工作记忆,分别在训练的不同阶段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mg/kg)和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比较各东莨菪碱组和生理盐水组之间游泳潜伏期、路径长度、轨迹和游泳速度的差异。结果发现: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在训练前和探测实验前注射东莨菪碱的大鼠在探测实验中对目标象限不表现出空间偏爱,说明东莨菪碱干扰参考记忆的信息编码和提取过程;而在训练结束后注射东莨菪碱的大鼠探测实验的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东莨菪碱对参考记忆的保持过程没有影响。在工作记忆实验中,无论第一次测试前、第一次测试后和第2次测试前注射东莨菪碱,均造成大鼠游泳潜伏期延长,说明东莨菪碱干扰工作记忆的编码、保持和提取过程。研究提示M受体在空间工作记忆和参考记忆中发挥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29.
陈小丽  曲折  王优  丁玉珑 《心理学报》2008,40(9):969-974
采用光栅朝向分辨任务来探讨视知觉学习中是否存在关于45°对角线对称的镜像迁移现象。训练被试分辨15°或75°朝向3或5天,每天约1小时,训练前后测量15°、75°、45°朝向的分辨阈值。通过训练,训练朝向(15°或75°)的阈值下降,该学习效应没有迁移至45°朝向,但基本迁移到关于45°对称的朝向(75°或15°)上。这提示,视知觉学习可能发生在中间视皮层,该皮层同时具有一定的朝向特异性和关于45°对角线对称的镜像迁移性  相似文献   
30.
The current study examined whether gender, HIV-related stigma, social support,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ender and social support are associated with coping responses among people living with HIV and AIDS (PLWHA) in Guangxi, China. A total of 2987 PLWHA in Guangxi participated from October 2012 to August 2013.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covariance was conducted with gender and social support as main factors in the model, and stigma and other variables as covariates. After controlling for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stigma, there were significant main effects of emotional social support (F = 1.61, p < .001), functional social support (F = 1.67, p < .001), and informational social support (F = 3.67, p < .001) on various coping strategi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ender and informational social support (F = 1.33, p < .05), internalized stigma (F = 37.03, p < .001) and perceived stigma (F = 9.16, p < .001) were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coping strategies. Findings signify the importance of HIV-related stigma and social support differences in the coping strategies among PLWHA in Guangxi,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