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研究检验了人们一种潜在的认知倾向,即低估任务的完成时间。本研究分为2个实验,从两个角度来研究人们低估任务时间的行为。实验一从不同预测方式的角度,检验了任务的相似性和认知需求因素对任务时间估计的影响。实验二从未来时间知觉的角度,检验了未来时间充裕感对任务的完成时间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时间预测方式都会引起对任务完成/持续时间的低估;任务的相似性会利于任务时间估计的精确性;认知需求因素会和任务的相似性产生交互作用,从而影响任务完成时间的估计;未来时间充裕感的程度也会影响人们对当前任务的预测。  相似文献   
42.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主要病因,根除HP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随着抗生素耐药株HP逐年增加,HP根除率日益下降,因此出现了一种新的HP根除方案--10天或14天序贯疗法.此疗法指前5天或7天的诱导期中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加一种抗生素的二联治疗,随后5天或7天应用PPI和两种抗生素的三联治疗.目前除少数研究外,绝大多数临床研究表明序贯疗法能够获得比传统的7天或10天三联疗法更高的HP根除率,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大部分相关的研究为单中心、样本量少,缺乏双盲对照,未能评估抗生素耐药性,尚待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实该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3.
医疗行为主体的未限定性决定了非法行医主体的非限定性,医疗行为应有合法与不合法之分;行为主体故意实施的违法行医行为必须兼具营利的主观目的性才构成非法行医;非法行医作为侵权行为的一种,也符合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只不过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44.
采用双盲、前瞻性研究,在 60例年龄30岁~50岁,ASAⅠ-Ⅱ级,BMI(Body mass index体重指数)<30kg/m^2,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者中施行舒芬太尼术后镇痛。随机分为2组:硬膜外镇痛组(E组)和静脉镇痛组(Ⅰ组),比较舒芬太尼术后持续静脉输注与静脉输注的半数有效浓度及副作用。结果显示E组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输注的EC50(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半数有效浓度)为0.87μg/ml,95%的可信区间为0.79μg/ml~0.96 μg/ml ;Ⅰ组舒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的EC50为0.63μg/ml,95%的可信区间为0.55μg/ml~0.70μg/ml ;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两组相似,Rammsay评分Ⅰ组>E组。因此,舒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的效价大于硬膜外输注,而硬膜外输注镇痛呼吸抑制副作用更少;并推测椎管内应用舒芬太尼主要作用部位仍在脊髓以上中枢。  相似文献   
45.
潘禄  钱秀莹 《心理学报》2014,46(12):1860-1870
在没有轮次限制的轮盘赌任务中考察了先前一轮及多轮的决策结果对后续决策风险偏好的影响模式, 结果表明:(1)无论盈亏, 前一轮获益或损失的程度越大后一轮的风险偏好越大; (2)先前获益后, 接下来的下注投入的金额小于先前一轮的获益金额, 先前损失后, 接下来的下注的潜在获益金额大于先前一轮的损失金额。实验结果定量地验证和拓展了私房钱效应(house money effect)和保本效应(break even effect), 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动态重复决策中“决策前景与先前结果合并后规避损失”的决策标准, 即当决策情景具有重复性且可以自由制定决策方案时, 决策的标准是使得先前一次的获益(或损失)与下一次决策的潜在损失(或获益)合并后可以规避损失。实验结果还表明决策者仅合并最近一次的先前结果而不会合并先前连续获益或损失的结果。  相似文献   
46.
以往研究指出青少年阶段是情绪障碍的高发时期, 各种情绪问题深刻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通过文献分析得出青春期压力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即个体对压力事件做出反应的稳定方式)可能是决定青少年情绪障碍易感程度的核心因素; 而认知训练可降低该易感性, 从而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为了验证上述观点, 综合采用行为调查与生理测量, EEG/ERP与fMRI手段, 拟开展如下4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青春期发育阶段影响个体负性情绪易感性的大脑机制; 2)认知应对方式与青春期发育阶段的交互作用对负性情绪易感性的影响及大脑机制; 3)认知训练(包括注意训练、解释训练与接受训练)对健康青少年负面情绪易感性的调节作用及大脑可塑性机制; 4)认知训练对青少年抑郁/焦虑症患者情绪应对方式与临床症状的影响及大脑可塑性机制。通过上述系列研究, 揭示青少年更高情绪障碍易感性的认知神经机制, 找出并培养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情绪应对方法, 从而为情绪障碍的临床治疗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7.
时间知觉是指对刺激的同时性、时间顺序和持续性的认知加工, 表现为时距和时序两个方面。注意机制可以解释实际时间和主观时间之间的差异:注意的增强会延长对时距的估计, 受注意的刺激会被知觉为提早出现。相关的注意理论模型有AGM模型, 系统仿真模型和AUM模型。未来需关注神经科学方面的证据, 进一步推动时间知觉脑机制和跨通道信息整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48.
张金璐  吴莹莹  杨晓虹  杨玉芳 《心理学报》2014,46(10):1413-1425
读者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 能够推断出故事主角的情绪状态, 并能随着语篇中的情绪变化做出情绪更新。在加工情绪信息的同时, 读者也加工语篇结构方面的信息, 二者皆有可能随着语篇的展开而发生变化。本研究采用自定步速阅读的方法, 分别在外显和内隐两种情绪加工任务下, 考察话题结构对语篇情绪更新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实验1的外显情绪判断任务下, 话题结构未显示出对语篇情绪更新的作用; 在实验2和实验3的内隐情绪理解任务下, 话题延续时, 情绪转换句的阅读时间长于情绪延续句, 此时情绪更新需要额外的加工时间; 而话题转换时, 二者没有显著差异, 说明此时读者在新结构下建立当前句的情绪表征, 并不受到先前情绪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卫生资源配置与改善医患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基本卫生资源配置角度来探讨如何改善医患关系,认为基本卫生资源配置失衡是引起医患纠纷的重要因素,从而指出公平优先原则指导下的基本卫生资源配置有利于改变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并据此观点提出实现基本卫生资源配置公平优先的相关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0.
论权力滥用的伦理惩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有被滥用的危险,权力滥用原因很多,但其人性原因在于人性中非善良部分即自私与任性等因素。由于社会正义和个体心理情感的必然要求,权力滥用除受法制、行政等制裁外,必遭伦理惩罚。其惩罚具有广域性、深城性、差异性、株连性等特征。其方式分内惩和外惩两种,即有良心的谴责、社会排恶引起的孤独感、舆论抨击引起的恐惧感、幸福消失的悲观感、权力丧失的危机感、发展受阻引起的失落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