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57篇
  8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表面概貌对原理运用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莫雷  唐雪峰 《心理学报》2000,32(4):399-408
探讨样例与作业问题的表面概貌相似性对原理运用的影响作用。实验1扩大了Ross的研究材料中样例与测题表面概貌方面的差异程度,探讨两者的表面概貌相似性对原理运用的影响。实验2探讨样例与测题在表面概貌的事件类型方面发生改变的条件下,两者的表面概貌相似性对原理运用的影响。实验3探讨在样例与测题表面概貌有两个级别差异的条件下,两者的表面概貌相似性对原理运用的影响。3个实验均采用被试内设计,要求被试学习原理及样例后完成与样例的表面概貌有不同相似关系的测题。结果表明:(1)样例与问题的表面概貌对原理运用有影响,当两者表面概貌发生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在表面概貌的事件类型方面发生变化时,其表面概貌相似性对原理运用的影响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2)样例与问题的表面概貌对原理运用的影响作用,受到两者对象对应性质的制约,当对象对应相似时,其表面概貌相似就会促进解答测题时运用原理,而当两者的对象对应相反时,其表面概貌相似就会对原理运用产生干扰作用。据此可以认为,样例与作业问题表面概貌的相似性,不仅会影响原理的通达,而且也会影响原理的运用。Ross关于表面概貌相似与否不影响原理运用的结论应该予以修正。  相似文献   
212.
Qian  Jiehui  Li  Zhuolun  Zhang  Ke  Lei  Quan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2020,27(2):341-349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 Working memory is considered as a cognitive memory buffer for temporarily holding, processing, and manipulating information. Although working memory for verbal...  相似文献   
213.
Eleven-month-old European-American, Japanese, and Chinese infants (ns = 23, 21, and 15, respectively) were videotaped during baseline and stimulus episodes of a covert toy-switch procedure. Infants looked longer at the object during the expectancy-violating event (stimulus episode) but did not produce more surprise-related facial expressions. American and Japanese infants produced more bodily stilling during stimulus than baseline, and American infants also produced more facial sobering. Naive raters viewing both episodes could correctly identify the expectancy-violating event. Rater judgments of surprise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infants' bodily stilling and facial sobering. Judgments of interest were related to cessation of fussing. Thus, observer judgments of infant emotions can be systematically related to behaviors other than prototypic emotional facial expressions.  相似文献   
214.
Victimization in South Korean children's peer group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is study reports a cross-sectional investigation of the behavioral, academic, and psychosocial correlates of victimization in South Korean children's peer groups. The participants were 122 children (66 boys, 56 girls; from 10–12-years-old) recruited from a primary school in Seoul, South Korea. Multi-informant assessments (peer nominations, teacher ratings, and self-reports) of peer victimization, social behavior, loneliness/social dissatisfaction, and academic functioning were obtained. Multivariate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peer victimiz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poor academic adjustment, loneliness, submissive–withdrawn behavior, aggression, and low levels of assertive–prosocial behavior.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re is considerable similarity in the social processes underlying peer group victimization across South Korean and Western cultural settings.  相似文献   
215.
文本信息的激活与整合:阅读优生与差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先友  林日团  莫雷 《心理学报》2005,37(2):151-158
探讨阅读优生与差生文本阅读过程中文本信息的激活与整合模式,包括3个实验。实验一通过运用不一致实验范式(inconsistent paradigm)考察阅读优生与阅读差生能否形成整体连贯性与局部连贯性。结果发现,阅读差生难以形成整体连贯性。实验二运用探测-核证范式(probe-verification paradigm)通过比较在三个位置后(人物特征描述、填充段落、目标句)的探测句的反应时间,探讨阅读差生不能形成整体连贯性的原因是由于不能激活先前的信息,还是整合信息时出现了问题。结果发现阅读差生与优生一样都可以激活先前的信息,说明阅读差生不能形成整体连贯性的原因可能是整合的问题。实验三进一步验证了阅读差生不能形成整体连贯性的原因是由于不能把已经激活的信息很好地加以整合所致。  相似文献   
216.
说明文阅读中的视角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明文的阅读视角不仅影响阅读中信息的获得,而且会影响实时阅读加工过程。目前对视角效应最新的眼动研究,围绕阅读中编码相关信息到工作记忆中是否需要额外的时间这一争论,揭示了过去知识和工作记忆容量对阅读视角效应的影响,对视角效应产生的内在机制也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相似文献   
217.
维度的结合与分离对归类不确定性预测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莫雷  赵海燕 《心理学报》2002,34(5):28-37
探讨在归类不确定的情境下目标与预测特征两个维度的结合或分离对被试特征预测的影响。共包括 3个实验 :实验 1在Murphy和Ross的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非靶类型中目标及预测特征的基本概率 ,考察被试的特征预测是否会受非靶类型信息的影响。实验 2探讨非靶类型的目标与预测特征结合与否是否会影响被试预测特征时对非靶类型信息的使用。实验 3探讨提高靶类型中目标与预测特征结合的比例是否影响被试对特征的预测。结果表明 :当非靶类型中目标与关键特征处于分离的状态时 ,被试在进行特征预测时没有利用非靶类型的信息 ,符合单类说的假设 ;而当非靶类型中目标与关键特征结合时 ,被试在进行特征预测时则会利用非靶类型的信息 ,符合Bayesian规则 ;靶类型中的目标与关键特征结合的比例提高 ,被试对特征预测的概率也随之提高。据此 ,本研究将目标与预测特征结合比例这个变量加入Bayesian规则的计算公式 ,对该预测模型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218.
规则策略和样例策略在归类过程中的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莫雷  陈战胜 《心理学报》2003,35(1):29-36
探讨人们在归类过程中对规则策略和样例策略的运用。包括3个实验,被试为华南师范大学110名本科生。用计算机呈现类别学习材料,被试学习后立即进行归类迁移测试,考察被试的归类策略倾向。实验1提高了Erickson和Kruchke研究中例外类别规则的清晰性,考察当学习材料中潜在规则易于掌握时,被试是否会倾向于运用规则策略进行归类;实验2探讨当学习材料中的潜在规则较难掌握时,被试是否会倾向于运用样例策略进行归类;实验3探讨人们在运用规则进行归类时对不同规则选用的特点。结果表明:当学习情境中潜在规则易于掌握时,被试倾向于运用规则策略进行归类;当潜在规则难以掌握时,被试则倾向于运用样例策略进行归类;当同时可以运用不同规则时,被试会选用更概括、更有普遍性的规则而弃用较具体、适用范围较限定的规则。据此,研究初步认为,人们在归类中首选的是规则策略,只有当学习情境中潜在规则难以掌握时,才转而采用样例策略;当有多种规则可以选择时,则倾向于选择更概括、更有普遍意义的规则  相似文献   
219.
关于校内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研究的述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赵莉  雷雳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6):668-674
该文从概念、研究方法、受欺负类型、研究对象的特点等方面,评述了关于中小学校同伴之间相互欺负中的受欺负者的研究,尤其是对自陈法、提名法、直接观察法、日记法、个体访谈法这些研究方法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区分了受欺负的不同形式;归纳了家庭、同伴和学校风气对受欺负的影响,同时提出了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20.
侯磊 《管子学刊》2007,(4):17-21
《管子》所代表的"齐法家",较之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晋法家",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其中儒法结合的倾向。学界将这个特点称之为"礼法并用"。在本文中,从人性论基础、治理方式和"道统"观三个角度入手,认为《管子》中言"礼",很大程度上是从综合手段的意思上来说的,以教为本的意思不强。在这一点上,与先秦儒家的"礼"是有着根本性差别的,因此两者之间并不能简单的对等起来。较为准确的认识,应该是"礼治"与"法治"并存于以法为本的政治体系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