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7篇 |
免费 | 185篇 |
国内免费 | 57篇 |
专业分类
84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40篇 |
2012年 | 42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51篇 |
2008年 | 53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60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21.
The emergence of competing modules in bilingualism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How does the brain manage to store and process multiple languages without encountering massive interference and transfer? Unless we believe that bilinguals live in two totally unconnected cognitive worlds, we would expect far more transfer than actually occurs. However, imaging and lesion studies have not provided consistent evidence for the strict neuronal separation predicted by the theory of modularity. We suggest that emergentist theory offer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It emphasizes the competitive interplay between multiple languages during childhood and by focusing on the dual action of competition and entrenchment, avoids the need to invoke a critical period to account for age of acquisition effects in second-language learning. This view instantiates the motto formulated by Elizabeth Bates that 'modules are made, not born.' 相似文献
322.
Multidimensional-Method A (M-Method A) has been proposed as an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online calibration method for multidimensional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MCAT) (Chen & Xi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78th Meeting of the Psychometric Society, Arnhem, The Netherlands, 2013). However, a key assumption of M-Method A is that it treats person parameter estimates as their true values, thus this method might yield erroneous item calibration when person parameter estimates contain non-ignorable measurement error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M-Method A,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CAT online calibration method, namely, the full functional MLE-M-Method A (FFMLE-M-Method A). This new method combines the full functional MLE (Jones & Jin in Psychometrika 59:59–75, 1994; Stefanski & Carroll in Annals of Statistics 13:1335–1351, 1985) with the original M-Method A in an effort to correct for the estimation error of ability vector that might otherwise adversely affect the precision of item calibration. Two correction schemes are also proposed when implementing the new method. A simulation study was conducted to show that the new method generated more accurate item parameter estimation than the original M-Method A in almost al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323.
赵平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2,33(20)
MRI影像学证实的腰椎间盘脱出髓核可以发生回缩或消失的现象近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就该现象的临床预测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原则引发的临床争议进行了归纳,进而提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理认识的革命性探索. 相似文献
324.
探讨了ChatGPT在循证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分析其可能带来的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ChatGPT作为当前最火爆的人工智能技术之一,在推动循证医学学科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体现在:扩展原始证据来源、提高证据获取的效率、协助医患共同决策、促进循证医学教育和科普教育。当前ChatGPT正处于“技术萌芽期”,需要警惕其带来的风险,例如“证据污染”、算法黑箱、安全漏洞和数字鸿沟等。为了平衡 ChatGPT 在循证医学领域的积极作用与潜在风险,笔者从ChatGPT的伦理规范、证据来源、专家验证和使用规范等角度给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325.
欺凌是一种涉及多类行为和多主体互动的群体过程,但是已有研究很少在同伴的群体互动和关系变化过程中研究欺凌相关行为的发展。尤其是受欺凌作为一种被动承受而非主动选择的行为结果,对其在同伴情境中的变化过程研究更为有限。本研究从青少年的友谊网络与其受欺凌的共变关系入手,采用纵向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来自26个班1406名学生进行为期1年的3个时间点(七年级末、八年级上学期末、八年级下学期末)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1)受欺凌影响群体内友谊关系的建立:受欺凌水平高的青少年更难以与同伴建立朋友关系(同伴回避效应),且更倾向于选择同样受欺凌水平高的个体作为朋友(同伴选择效应);(2)友谊关系影响受欺凌水平的变化:在群体中拥有更多朋友关系的青少年,其受欺凌水平会逐渐降低(同伴保护效应);但另一方面,拥有高受欺凌水平朋友的青少年,自己的受欺凌水平会随着时间呈增高趋势(同伴影响效应);(3)随着时间的发展,女生的受欺凌水平比男生更容易降低(性别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揭示了友谊网络和受欺凌的共变关系,为校园欺凌群体干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26.
追求幸福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价值观对个体的发展起引导作用,与幸福感密切相关。认同自我增强价值观,即关注个人利益,可以让人体验到波动的幸福感,表现为短暂快乐和消极情绪的交替循环;认同自我超越价值观,即切实关心他人利益和福祉,则可以让人拥有持久的幸福感,表现为一种持续的充实、和谐、宁静的状态。就作用机制而言,认同自我超越价值观的个体可能对自我威胁信息有较少的防御性反应,体验到更多的社会关系导向的情绪,激发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从而获得持久的幸福体验。未来的研究可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考察自我超越价值观对持久幸福感的作用,系统探讨二者之间的其他潜在机制,并通过开展自我超越价值观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327.
以汉语把字句和被字句为材料,采用学习-再认方式,考察基于同义关联的句子错误记忆及其发展性逆转现象和句式效应。实验1结果发现高二和初二校正后的关键诱饵句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小学五年级,把字关键诱饵句校正后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被字句,表明基于同义关联的句子错误记忆存在发展性逆转现象和句式效应。实验2结果发现三个年级关键诱饵句与无关句的错误再认率差异均不显著,表明去除同义关联后,句子错误记忆现象被抑制。结果表明,同义关联能诱发句子错误记忆,且句子错误记忆存在发展性逆转现象和句式效应。 相似文献
328.
教师支持是师生关系的重要指标,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学生的学业和行为特征会影响教师支持,但是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学生个体特征的影响,极少考察学生所在小群体的作用。本研究以个体和其所在圈子的学业成就、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为特征,考察其对教师支持的影响,结果发现:(1)个体的学业成就积极预测后续教师支持的增加;(2)在高学业成就圈子中,个体学业成就的提高能够预测教师支持的增加,而在低学业成就圈子则不能;(3)与男生相比,在低亲社会圈子中的女生获得的教师支持更少,而在高亲社会圈子中的女生则能够获得比男生更高的教师支持。 相似文献
329.
330.
本文追踪研究了两名儿童获得最初词汇的过程。结果表明:在儿童最初语音发展过程中,所发出的音节日益丰富、分化,产生了连续音节,随意性和指向性逐渐增强。儿童获得最初词汇的过程,是连续音节逐渐被有指向的词取代的过程。根据连续音节和有指向的词的比例及沟通作用的变化,儿童获得最初词汇的过程可分为各具特点的三个阶段。两名儿童的最初词汇在其词类构成和功能意义上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结合两名儿童之间的个别差异,本文还初步探讨影响儿童获得最初词汇的因素——言语中枢和言语器官的发展、认知的发展,并探讨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