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68篇
  6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念的心理结构尚不清晰,亦缺乏有效的测量工具。研究一和研究二分别采用词汇自由联想和质性研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念进行结构探索。研究三编制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念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结果显示,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念包含四个因子,分别为和平共处、休戚与共、合作互助和可持续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念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用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念的测量。  相似文献   
142.
新时期医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我国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大多数临床医学生,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和新时期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因此,必须加强医学生整体素质培养,主要是职业道德素质、全面技能、人文文化、创新攻关精神、实事求是态度这几个方面的重点培养,以适应医学人才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43.
集体效能:一种团体研究的主体性视角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班杜拉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将个体效能研究拓展到集体效能研究,吸引了相当数量研究者的注意。研究发现,集体效能信念在集体活动的因果结构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不但能直接影响集体行为,而且还能作用于其它决定集体行为的因素,如目标设定、抱负水平、结果预期、情感倾向、对社会机遇和社会阻力的知觉等等。该文对近年来的集体效能研究进行梳理,考察不同领域的集体效能研究状况,并初步总结出相应的理论共识,指出该研究的贡献和局限。  相似文献   
144.
赵鑫  张鹏  陈玲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8):1246-1257
社交焦虑障碍是最普遍且难于治疗的精神障碍之一。大量研究发现, 注意偏向训练可以有效缓解社交焦虑。研究者从自我报告、结构化评估、生理记录等方面考察发现, 接受了注意偏向训练的社交焦虑个体其注意偏向、生理唤醒和脑神经活动发生变化并且社交焦虑症状有所缓解。注意偏向训练对社交焦虑的干预机制可能是因为训练提升了个体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解除能力。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注意偏向训练干预社交焦虑的效果与机制, 拓宽评估注意偏向训练效果的手段, 并探索其对社交焦虑干预的长期效果和对其它心理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5.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存在胆碱能假说、β-淀粉样肽假说、基因假说、营养因子假说、有害网络假说等,但尚无一种假说能较完整地解释AD的发病机制,所以AD的临床治疗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6.
临床经常会面对诊断、来源、性质不清的腹腔内肿块。腹腔内肿块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大多需要外科手术。如何合理应对、妥善处置、科学决策是临床医师对本病诊治的要求和不懈追求。诊断的过程中,依靠详尽的病史、细致的体格检查、恰当的辅助检查,并进行综合的分析以及逻辑思维,做出正确的鉴别和诊断,以解决是否为腹腔内肿块;而后,尽快确定肿块的部位及性质,确定处理的方法和原则,制订详尽的手术方案和步骤。  相似文献   
147.
王晓田  王鹏 《心理科学进展》2013,21(8):1331-1346
三参照点理论(Tri-Reference Point Theory,Wang,2008a; Wang& Johnson,2012)以底线、现状和目标为参照点,将决策结果空间划分为失败、损失、获益和成功4个功能区域.根据3个参照点的心理权重的排序:底线>目标>现状,该模型继而推导出跨越不同区域的以现状为分界的双S-型的价值函数,以及据此产生的对于跨越不同参照点的预期结果的偏好转换、和损失-获益及失败-成功的两种不对称性.总之,风险决策的基本任务在于,在使得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最大化的同时使底线不保的可能性最小化.三参照点理论将统计学和金融学中的均值与方差(均差)分析与行为决策研究中的参照点效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面对不同的风险选项时,通过分析各个预期结果的均差分布与3个参照点之间的关系作出适应性的决策.本文介绍了三参照点理论的基本推论、运行原则、实证检验、以及它与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相比较的异同之处.同时我们也探讨了三参照点理论对实践中管理决策的指导意义和多重启示.  相似文献   
148.
Mandarin requires neither determiners nor morphological inflections, which casts doubt on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s ability to use function words as a syntactic bootstrapping tool to identify the form class of a new word. This study examined 3‐ and 5‐year‐old Mandarin learners' ability to use function words to interpret new words as either nouns or verbs in the absence of the requirement for determiners and inflections in the ambient language. In Experiment 1, 3‐, and 5‐year‐old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 were exposed to eight novel words embedded in sentence frames differing only in the form class markers used. The 5‐year‐olds interpreted the novel words as either nouns or verbs depending on the form class markers they heard, while the 3‐year‐olds learned only the nouns. Experiment 2 confirmed that the 5‐year‐olds understood the function of the verb‐marker. Thus,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 can use function words to distinguish nouns versus verbs, and this ability appears between three and five years of age.  相似文献   
149.
中文词切分的认知机制一直是心理语言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研究发现中文读者可使用词素位置概率等语言学线索帮助词切分,而首、尾词素位置概率的重要程度以往研究观点并不一致。本研究通过词汇判断和眼动实验,考察中文读者对首、尾词素位置概率的利用情况。实验1a和1b采用词汇判断任务,考察在不同词频条件下词首与词尾词素位置概率对词汇识别的影响。在错误率和反应时指标上,高频词条件下词首与词尾词素位置概率效应不显著;低频词条件下词首词素位置概率效应显著,词尾词素位置概率效应不显著。实验2a和2b采用句子阅读任务,考察在自然阅读情境中被试对词素位置概率的运用。在凝视时间、回视路径时间和总注视时间指标上,低频词条件下词首词素位置概率效应显著,词尾词素位置概率效应不显著。高频词条件下词首与词尾词素位置概率效应均不显著。词汇判断和眼动证据共同表明,词素位置概率信息是中文读者重要的语言词切分线索,且与词尾词素位置概率相比,词首词素位置概率在词汇切分与识别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更大。同时,词素位置概率线索的运用会受到词频的影响,研究结果支持复合词加工的混合通达表征模型。  相似文献   
150.
Based on career construction theory, the current research examined individual and contextual predictors for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Chinese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social work (N = 270). Results showed that career concern and career curiosity predicted social work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with these relations mediated by the calling in social work.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positive effect of calling on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was stronger among students who perceived a lower level of career-oriented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corresponding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was supported such that the indirect effects of career concern and career curiosity on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were stronger among students who perceived a lower level of career-oriented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se findings carry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on career construction theory, as well as career education and career counseling pract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