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詹沛达  陈平  边玉芳 《心理学报》2016,48(10):1347-1356
随着人们对测验反馈结果精细化的需求逐渐提高, 具有认知诊断功能的测量方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认知诊断模型(CDMs)闪耀着光芒的同时, 另一类能够在连续量尺上提供精细反馈的多维IRT模型(MIRTMs)似乎受到些许冷落。为探究MIRTMs潜在的认知诊断功能, 本文以补偿模型为视角, 聚焦于分别属于MIRTMs的多维两参数logistic模型(M2PLM)和属于CDMs的线性logistic模型(LLM); 之后为使两者具有可比性, 可对补偿M2PLM引入验证性矩阵(Q矩阵)来界定题目与维度之间的关系, 进而得到验证性的补偿M2PLM (CC-M2PLM), 并通过把潜在特质按切点划分为跨界属性, 以期使CC-M2PLM展现出其本应具有的认知诊断功能; 预研究表明logistic量尺上的0点可作为相对合理的切点; 然后, 通过模拟研究对比探究CC-M2PLM和LLM的认知诊断功能, 结果表明CC-M2PLM可用于分析诊断测验数据, 且认知诊断功能与直接使用LLM的效果相当; 最后, 以两则实证数据为例来说明CC-M2PLM在实际诊断测验分析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2.
该研究探讨不同类型学校中同伴依恋在父母依恋与青少年孤独感之间的作用。结果发现:(1)在重点高中生群体中,同伴依恋在父母依恋与其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在职业高中生群体中,同伴依恋在父母依恋与其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在普通高中生群体中,同伴依恋是预测孤独感水平的主要因素,父母依恋在同伴依恋与孤独感之间起调节作用。在依恋对青少年孤独感的作用机制中,间接效应与交互效应模型均得到验证,但模型的适用性因学校类型不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3.
师范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研究以山东师范大学和鲁东大学7个不同专业的1000名大四学生为被试.运用师范生心理素质问卷进行正式测试,采用Amos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师范生心理素质的合理的结构应是一阶九因素二阶三因素的结构,数据与理论模型拟合较好。结果还表明,男女生在非权势性因素的得分差异显著,文理科学生在责任心和客观性因素的得分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4.
睡眠剥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广泛存在,执行功能指需要很多认知过程参与,以使操作优化的机制.目前有关睡眠剥夺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关注于对执行功能的影响,但是尚没有不同时间睡眠剥夺后执行功能情况的研究,并且研究缺乏系统.本研究应用卡片分类测验、词汇流畅性测验究了32名青年男性在不同睡眠剥夺条件下(睡眠剥夺21h、睡眠剥夺45h、睡眠剥夺69h、正常对照组)的执行功能情况.结果表明:睡眠剥夺后执行功能下降,同剥夺时间有一定关系,45h后下降显著.  相似文献   
75.
<城隍经>的种种描述可知,城隍神在道教中乃是"劝善消灾集福"的思想象征,这种思想象征既是道教劝善文化传统的自然延续,也是化解社会道德危机的迫切需要推动下形成的.由于城隍神信仰深植人心,道教通过特有的艺术表征方式,塑造了"赏善罚恶"的城隍神形象,从而在民间社会产生了独特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76.
行为免疫系统理论认为, 为了应对流行病威胁, 人类进化出了一套特殊的行为反应倾向, 包括对疾病线索的警觉、厌恶, 对健康配偶的偏好, 对外群体的排斥, 对集体主义的推崇等。已有研究主要从宏观(群体)和微观(个体)两个水平开展, 虽然有大量研究结果支持该理论, 但也存在不少不一致甚至相反的发现。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和现代适用性等方面的不足可能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未来研究需克服上述问题, 并进一步拓展该理论的研究内容, 检验理论和相关研究的边界, 探讨行为免疫背后的生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77.
无神论,无论在中国或外国,都有两个来源, 一个来自于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另一个来自于普通的老百姓。这两种无神论,是互相补充、汇合一起的。有一部分谚语,就是民间无神论的精彩表述。这里选择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介绍出来,并略作解释,以供朋友们分享或参考。吓死信鬼的,淹死会水的我听说过有被吓死的人,这种人勿容说是信鬼神的。一般地说,信鬼迷神者的神经比较脆弱,经不起天灾人祸及其他重大挫折,而失魂落魄的。鬼神成了这种人心理上的巨大压力,最后为无形的“鬼神”所伤害。这叫自己吓自己,是非常可笑而又值得同情的。  相似文献   
78.
希腊哲学致力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希腊化哲学则视终末论为美好生活操练的本体功夫。终末论是希腊化哲学的根本特征,它以此为出发点越过古典希腊哲学,重新探寻伦理与自我关系的哲学语法,克服生活中为死亡所掌握的诸种激情形式,阐释美好生活的自然维度,充分呈现个体伦理生活的自由纯度。  相似文献   
79.
该研究全面考虑各种参照条件,选取三个参照群体(家庭、学校、性别),在中国被试身上验证群体参照效应。结果表明:以家庭、学校、性别为参照群体在中国被试身上验证了群体参照效应的存在,而且不同群体群体参照效应的程度不同;同时与选取西方被试研究的比较中得出群体参照效应既存在跨文化的一致性,也存在跨文化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0.
Self-Concept Clarity and Preferred Coping Styl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BSTRACT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 between self-concept clarity and (a) preferred general coping styles, (b) coping with a specific event, and (c) coping with a specific ongoing situation in 175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e results of the regression analyses for general coping styles indicated that self-concept clarity made a reliable but weak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active coping styles (e.g., planning and taking action) and a strong negative contribution to passive coping styles (e.g., denial). The unique negative contribution of self-concept clarity to passive coping was replicated with respect to coping with a specific event and to coping with a specific ongoing situation. However, the weaker positive contribution of self-concept clarity to active coping was not replicated with respect to coping with specific events or specific ongoing situ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