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41篇
  10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0年   2篇
  1968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韩磊  马娟  焦亭  高峰强  郭永玉  王鹏 《心理学报》2010,42(2):271-278
羞怯与社会认知密切相关,而面孔识别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的社会认知功能。目前关于羞怯的电生理学研究大多关注表情的效价效应和面孔的新旧效应对羞怯个体面孔加工的影响,却忽视了羞怯个体在基本的面孔识别能力——面孔-物体识别中可能存在的认知神经差异。因此,本研究采用ERP技术,使用GO/Nogo范式的面孔-物体识别任务,对17名羞怯大学生和17名非羞怯大学生在面孔结构编码中的N170成分进行考察,以期发现不同羞怯水平大学生在早期面孔加工中的认知神经差异。本研究发现,非羞怯大学生对面孔结构具有加工优势,识别面孔时,非羞怯大学生的N170波幅显著大于羞怯大学生的N170波幅,识别物体时则不存在组间差异;N170是面孔识别的特异性成分,面孔诱发的N170波幅显著大于物体诱发的N170波幅;识别面孔时,N170表现出大脑右半球的加工优势。  相似文献   
992.
王妍  杨娟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8):1453-1460
心理性应激是个体的内稳态受到社会心理威胁时候的状态。面对急性心理性应激源, 有机体的各大机能系统, 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等, 会出现一系列生物功能的改变。已有研究表明人格特质(如自尊、特质焦虑和大五人格)会影响个体在心理性应激情境中的反应差异且影响方式尚不统一, 并且不同文化环境下人格特质影响心理性应激反应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然而这种结果的差异有可能是生物标记物的不一致造成的, 也有可能是心理性应激任务的不一致造成的, 不能直接进行比较。未来研究应该在控制这些无关变量的基础上, 从跨文化的角度去考察人格特质对个体心理性应激反应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心理性应激的时间加工进程:来自ERP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时间压力的算术题目诱发被试的心理性应激体验,并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探讨心理性应激发生时大脑神经活动的时程变化。行为数据结果发现有时间压力下被试的反应时更短;脑电数据结果发现有时间压力组的容易题目比无时间压力组的容易题目诱发出更大的N1峰值、更长的P2潜伏期和更大的P300波幅;有时间压力组的困难题目比无时间压力组的困难题目同样诱发出更大的N1峰值、更长的P2潜伏期和更大的P300波幅,但这种组别主效应仅表现在部分电极点上。该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性应激增加了早期知觉加工的负载,导致知觉加工速度减慢,在信息加工后期阶段需要占用更多的认知资源。  相似文献   
994.
提取消退(retrieval-extinction, Ret+Ext)范式是基于记忆再巩固理论, 利用消退训练(extinction, Ext)能改变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 CS)的恐惧效价特点, 把消退训练应用到再巩固时间窗内来改写(rewrite)恐惧记忆, 消除恐惧反应。提取消退范式是对传统暴露疗法和药物治疗的创新和拓展, 不仅为创伤性记忆的治疗提供一种非侵入性的技术, 而且也为改写人类记忆、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幸福感方面开辟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995.
本研究以高兴、愤怒和中性面孔图片为实验材料,采用空间线索任务,借助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探讨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内在机制及生理基础,即从电生理的角度,探讨注意偏向的内在机制是反映了注意的快速定向还是注意的解脱困难,亦或是既有快速注意定向又伴随注意的解脱困难。行为数据发现,高低自尊个体在有效提示下的反应显著快于无效提示条件。脑电数据发现,无效提示条件下,愤怒面孔后的靶子比高兴和中性面孔后的靶子在低自尊个体中诱发了更大的P1和更小的N1波幅,有效提示下无显著差异;高自尊个体在N1和P1波幅上无显著结果。晚期P300成分上,无效提示比有效提示诱发了更正的波幅,未发现自尊相关的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低自尊个体对评价性威胁信息(愤怒)的注意偏向是对威胁信息(愤怒)的注意解脱困难。  相似文献   
996.
自我不确定感是指个体怀疑“自我”,并且对其看法不稳定而产生的内隐与外显的主观感受及反应.其研究方法主要有自我报告法与情境实验法.自DeCremer和Sedikides首先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自我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作用后,研究者们通过将自我不确定感分解为情绪自我不确定、地位不确定和归属不确定以及探讨程序公正认知机制,不断扩展了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未来可以通过自我不确定感调节效应的本土化研究,自我不确定感特质与情境成分交互作用的探讨,自我不确定感与自我肯定、信息不确定感等相关变量的关系研究,进一步深化此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7.
本实验采用ERP技术,对图片分类任务中的线索效应进行研究。实验任务为:图形形状判断、动物/非动物判断。靶刺激图片前呈现线索。线索分为有效线索、无效线索和中性线索。结果发现:(1)有效线索条件下对靶刺激的早期知觉再认得到易化——知觉加工成分波幅下降;(2)有效线索条件下,靶刺激中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得到加工——任务相关的特异性成分增强。有效线索易化对靶刺激的知觉辨认,提取与线索提供背景相关的信息,促进行为反应。  相似文献   
998.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情感性评价, 影响着个体对周围环境的应对方式。低自尊个体由于容易知觉到外部的拒绝性信息, 也更倾向于将别人的行为知觉为拒绝, 因而存在对拒绝性信息的注意偏向。本文首先综述了低自尊个体的认知与行为特点, 其次简单介绍了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常用研究范式(Stroop范式、点探测任务、空间线索任务、惊吓探测范式、注意监测任务、注意转移任务), 随后列举了解释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理论(社会计量理论、关系图式理论、注意成分说、注意控制说), 最后总结了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脑机制研究。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自尊结构的复杂性, 注意偏向的信息加工阶段性及其脑机制, 注意训练的作用机制及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本土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9.
雍少宏  王娟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1):1735-1748
提出企业家民族特性理论和企业家行为人文社会精神理论并对其展开实证研究。突破了传统的企业家行为理论将企业家置于职业特性的研究范式和企业家行为特质只具有市场竞争精神的单维度结构。从回族商业文化特征研究入手, 构建企业家行为特质的二维结构模型, 开展回汉族企业家行为特质比较研究和回族企业家行为绩效评价研究。本项目可扩展企业家行为理论研究范畴, 推进学术界对我国少数民族商业文化及其企业家行为研究的关注, 丰富组织行为理论和民族理论等, 同时, 本研究对我国在转型期借鉴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成果重构中华民族商业文明, 促进企业家特别是少数民族企业家成长, 充分发挥企业家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推动少数民族经济繁荣以及少数民族特色产业企业绩效提高等方面, 也具有较高的应用潜质。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掩蔽启动范式,选取字母和数字作为刺激,任务因素为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处于预备状态的刺激-反应联结,探讨自上而下的任务因素对中老年人自动加工过程的影响。发现中老年被试的自动反应激活过程不受到自上而下的当前无关的、处于预备状态的刺激-反应联结作用的影响,自动加工是完全自动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