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7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人类的生存繁衍依赖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合作与冲突行为的研究近年来成为心理学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实验程序操纵Chicken Game中博弈同伴的特点,考察个体在社会困境中面对不同特点同伴时的合作行为。结果发现:(1)同伴道义论组和功利论组总和解率没有显著差异,同伴竞争组和合作组的总和解率也没有显著差异。(2)在与道义论以及合作型的同伴互动时,个体的行为没有明显受到上次博弈反馈的影响。(3)当同伴为功利论时,相比于上次博弈个体选择和解而同伴选择进攻,双方都选择和解时个体在当前博弈中更倾向于和解;(4)在同伴竞争组中,相比于上次博弈个体选择进攻而同伴选择和解,双方都选择和解时被试在当前博弈中会更倾向于和解。实验结果表明个体在博弈任务中会受到同伴特点的影响,并且同伴在博弈中的行为特点的影响更为显著。本研究从同伴特点来考察个体的合作行为,揭示了影响个体博弈行为的一种因素。  相似文献   
22.
高娟  王鹏  王晓田  孙倩  刘永芳 《心理学报》2020,52(5):633-644
以福利权衡率(WTR)为利他程度的指标, 通过3个实验逐步深入地考察了得失情境下他人参照点及心理距离对自我-他人利益权衡的影响。实验1的结果表明, 得失情境并未改变被试的WTR。实验2引入他人底线、现状和目标三个参照点变量, 发现被试获益情境下的WTR高于损失情境, 且WTR从高到低依次为他人临近底线、目标和现状; 他人临近底线时, 被试在获益情境下的WTR高于损失情境, 而他人临近现状和目标时, 个体在得失情境下的WTR无显著差异。实验3进一步引入心理距离变量, 发现心理距离较近他人的WTR高于较远他人, 且与得失情境和参照点发生了复杂的交互效应, 得失情境的主效应消失了, 但总体上并未改变实验2发现的参照点效应。这些结果对于更深入地理解得失不对称效应、三参照点理论及社会折扣和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研究的相关发现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3.
People's risky decisions are susceptible to the social context in which they take place. Across three experiments using different paradigms, w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three social factors upon participants' decisions: the recipient of the decision-making outcome (self, other, or joint),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other agent (friend, stranger, or teammate), and the type of information that participants received about others' preferences: none at all, general information about how previous participants had decided, or information about a specific partner's preference. We found that participants' decisions about risk did not differ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outcome at stake was their own, another agent's, or a joint outcome, nor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information available. Participants did, however, adjust their preferences for risky options in light of social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24.
基于家庭系统理论与个体-环境交互理论,研究考察了父母情绪表达在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内化问题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儿童迷走神经活动的调节作用。研究选取155名6~7岁小学儿童为被试,运用便携式生理多道记录仪采集儿童静息与任务状态下的心电(ECG)与呼吸率,换算出基线RSA与RSA反应作为迷走神经活动的指标,采用母亲报告的《婚姻质量问卷》、《家庭情绪表达问卷》和《儿童行为量表》测评父母婚姻质量、父母情绪表达及儿童内化问题。结果发现:(1)父母婚姻质量负向预测小学儿童内化问题;(2)父母消极、积极情绪表达在父母婚姻质量与小学儿童内化问题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小学儿童迷走神经张力(基线RSA)调节父母消极情绪表达与儿童内化问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婚姻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儿童内化问题,同时会通过父母情绪表达间接地影响儿童内化问题。另外,较高迷走神经张力能够缓冲父母消极情绪表达对儿童内化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许多行业的决策者必须在睡眠不足的状态下做出选择与判断。睡眠剥夺是睡眠不足的实验室模型, 被证明能显著影响风险决策, 但内在机制不明。基于前人研究基础提出假设模型, 即睡眠剥夺通过影响个体的反馈加工、风险感知、抑制控制、决策理性, 进而影响风险决策。拟通过实验室研究与现场研究, 采用简单赌博任务、概率折扣任务、双选择Oddball任务等研究范式, 对比睡眠剥夺前后被试在执行上述实验任务时的行为差异, 同时比较执行控制网络、奖赏网络等脑功能网络连接强度, 以及任务诱发的FRN等脑电成分在睡眠剥夺前后的变化, 进而论证上述反应被试反馈加工等心理过程的行为-脑电-脑成像指标的变化与睡眠剥夺后被试风险决策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将科学地解释睡眠剥夺影响风险决策的内在机制, 为进一步探讨如何规避睡眠不足导致的决策失误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26.
27.
Using a priming procedure, 4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 short preexposure of a prime that was a radical or contained radicals identical to the target. Significant facilitation was found when the target contained the prime as a radical, although only for low-frequency targets which did not arise merely as a result of graphical similarity. Facilitation also occurred when the prime and target shared a radical in the same position but not when in different positions. When the prime and target had exactly the same radicals but in different positions, however, the priming effect was inhibitory. This set of results suggests that simple characters (radicals) and complex characters are represented at a different level.  相似文献   
28.
创新和知识经济与促肝细胞生长素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科研工作的核心,是知识经济对知识的根本要求。促肝细胞生长素是治疗肝炎的有效药物,该药物研制成功的关键在于创新。纵观其研制过程的创新思路与实践,将有助于我们更新科研观念,增加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9.
循证医学的辩证思维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临床医生面临着从理论知识加个人经验的医学模式向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医学模式转变。越来越多的卫生政策和诊疗指南的制定需要以高质量的研究结果为依据,如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特别是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综述结论。循证医学模式要求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提出问题并通过严格的科研设计来回答这些问题,同时强调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掌握最新研究证据以指导其临床工作。同时政府部门也鼓励发展循证医疗,因为它可通过研究有效的诊疗手段来提高卫生保健的效率。此外还有迹象表明法律决策过程中要参考是否遵循了研究证据和临床指南。知情的服务对象也促使临床工作者寻求研究证据作为依据,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并且充分把握特殊专业领域的现状,临床工作者也需要不断了解新的依据信息。在众多的研究信息中,我们应对每项证据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及观察的终点进行认真分析,确定该结论是否真实并适合我们的实际,从而制定有据可查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30.
传统的心理素质结构研究模式不经济,研究结果出现纵向断裂横向分裂的趋势.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心理素质结构的最终功能均指向个体的适应性,其形成是与周围环境不断排斥和融合的过程.建构的心理素质结构融合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研究模式的弊端,并建议今后的研究应以分析人为主导转而分析人及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并重,进而引导人的心理素质结构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