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0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51.
“被精神病”现象严重侵害了公民基本人权、危害了社会公共安全.其产生的根源在于权力的泛滥、权利的漠置、程序的单一和监督的缺失.要根治这一现象,必须尽快加强法制建设和程序完善,加强事前鉴定和事后监督,加强异议申诉和司法救济,完善精神卫生统一立法,有效监督行政权力,保障公民正当权利.  相似文献   
152.
随着医学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也正在努力寻求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发展模式.高压氧医学与康复医学都是新兴的边缘交叉性学科,具有广阔的发展潜能和空间;然而,两者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突显了一些问题,如:后续动力不足、发展方向不明确等.本文从哲学中联系与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机制探讨及发展趋势的分析,试图寻找两者共同发展的结合点,为推动康复医学与高压氧医学在临床工作中的继续向前发展提供一种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3.
不平等问题是全球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应对的首要挑战, 也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障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为缓解不平等、促进社会公平提供了新的途径。然而, 新近研究发现, 即使客观上AI决策具有公平性和准确性, 个体仍可能对AI决策的公平感知较低。因此,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AI决策公平感知的影响因素。然而, 目前研究较为分散, 呈现出研究范式不统一、理论不清晰和机制未厘清等特征。这既不利于跨学科的研究对话, 也不利于研究者和实践者对AI决策公平感知形成系统性理解。基于此, 通过系统的梳理, 现有研究可以划分为两类: (1) AI单一决策的公平感知研究, 主要聚焦于AI特征和个体特征如何影响个体对AI决策的公平感知; (2) AI-人类二元决策的公平感知研究, 主要聚焦于对比个体对AI决策与人类决策公平感知的差异。在上述梳理基础上,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AI决策公平感知的情绪影响机制等方向。  相似文献   
154.
许丽颖  喻丰  彭凯平 《心理学报》2022,54(9):1076-1092
算法歧视屡见不鲜, 人们对其有何反应值得关注。6个递进实验比较了不同类型歧视情境下人们对算法歧视和人类歧视的道德惩罚欲, 并探讨其潜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发现:相对于人类歧视, 人们对算法歧视的道德惩罚欲更少(实验1~6), 潜在机制是人们认为算法(与人类相比)更缺乏自由意志(实验2~4), 且个体拟人化倾向越强或者算法越拟人化, 人们对算法的道德惩罚欲越强(实验5~6)。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们对算法歧视的反应, 并为算法犯错后的道德惩罚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5.
本文提出一种多级计分项目下的个人拟合统计量R, 考察它在检测6种常见的异常作答模式(作弊、猜测、随机、粗心、创新作答、混合异常)下的表现, 并与标准化对数似然统计量lzp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 在异常作答覆盖率较低并且异常作答类型为作弊和猜测时, R的检测率显著高于lzp; (2) 随着测验长度和被试异常程度的增加, 两种统计量的检测率都会上升; (3) 在一些条件下, Rlzp检测效果接近。实证数据分析进一步展示了R统计量的使用方法和过程, 结果也表明R统计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6.
以往有关主动性的研究通常聚焦员工本身, 忽略了团队或组织中同事会对员工行为产生影响这一重要管理实践和理论视角。为此, 本研究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 探讨了同事主动行为对员工自主动机和工作绩效的影响, 以及员工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通过多时点、上下级匹配问卷(研究1)及情景实验(研究2)两项研究, 本文发现, 同事主动行为可以激发员工的自主动机, 进而提升工作绩效; 并且, 员工主动性人格强化了同事主动行为对员工自主动机的正向作用。本研究不仅从理论上将现有关于主动行为的研究视角迁移到同事, 也为如何更好地激励员工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7.
彭宇彬  宛小昂 《心理学报》2022,54(7):736-747
人们常将特定的颜色与风味联系起来形成色味联结, 而且颜色线索会影响风味感知, 这体现了视觉信息对味觉信息加工的跨通道影响。本研究通过两个行为实验, 考察了味觉信息是否也会影响视觉搜索。实验任务要求被试品尝饮品后对形状靶子进行视觉搜索, 并且操纵了味觉刺激的提示性以及靶子颜色与风味之间的关联性。实验1的结果表明, 当风味线索提示的靶子颜色是与风味关联的颜色时可以加快视觉搜索。但如果与该风味关联的颜色出现在干扰项上, 风味线索则无法促进视觉搜索。其后, 我们在实验2中排除了语义启动的混淆, 也发现了与实验1一致的结果。本研究的结果表明, 风味线索会引发对关联颜色的注意偏向, 证实了味觉刺激对视觉注意的跨通道影响, 为色味交互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揭示了跨通道影响可能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58.
彭坚  王霄 《心理科学》2015,(4):822-827
追随力认知图式是一种历经社会化,以抽象表征形式储存于个体记忆中的关于追随力的认知结构,亦称为追随原型。领导者的追随原型通常在领导—追随互动中被激活,并与部属实际追随力进行匹配。匹配失败的追随原型将被重新归类或定义,匹配成功的追随原型将通过领导者的态度和行为影响追随者的职业幸福感、角色内绩效和角色外行为。人格、市场行情、组织结构和文化能预测追随原型。未来可加强多水平效应、匹配效应和生物基础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9.
本文在Rowe和Kahn成功老化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文化背景,提出了生理健康、心理功能、社会参与、生活满意度的四维度成功老化模型。人口学特征、早期经历、社会互动环境、社会历史文化等被动因素,生活方式和习惯、认知活动与训练、老化态度等主动因素,都会影响老年人的成功老化。成功老化是老年人为之奋斗的目标,积极老化是通往该目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0.
虚拟社会心理学:现实, 探索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世界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社会心理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范式。我们认为, 虚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重要结论主要关注人在虚拟世界中的自我表现, 虚拟的人际关系、虚拟团体表现, 及虚拟世界中的创造性合作。研究发现, 虚拟社会心理学既有与现实世界一致的地方, 也有很多独特的现象, 有必要成为中国心理学家关注的一个新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