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公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何以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价值指归于何处?又如何能保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持续后劲?诸如此类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在本质上命系于社会公正或公正的社会环境。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公正是一个交融渗透、共生互动的德性共同体。  相似文献   
22.
老年下背痛诊断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中人际关系的核心。近年来,我国的医患矛盾有激化趋势。以心理动力学方法来描述普通医患关系中医、患双方的心理互动过程,并对维系正常医患关系所需的医、患双方的心理学特征作出设想。  相似文献   
23.
通过与佛教唯识学相关理论的比照,以及对其丰富思想资源的思考与利用,取得对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的内容与方法的全新理解。这个新的理解在内容上涉及纵意向性,在方法上涉及纵向本质直观。胡塞尔发生现象学思想据此而得到一个系统的梳理。它由原自我现象学、前自我现象学、本我现象学三个阶段构成,对应于唯识学中所确定的三种能变。这里的研究,同时也展示了比较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功用:通过比较研究,获得从一个角度无法获得的视野,解决从一个角度无法解决的问题。本文是在这个方向上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24.
倪鑫  林葆城  朱鹤年 《心理学报》1992,25(2):101-106
为了提供猫“怒叫中枢”的神经元胞体参与怒叫反应的直接证据,本实验观察了“怒叫中枢”内注射谷氨酸单钠和海人酸对猫怒叫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怒叫中抠”内注射谷氨酸单钠后,动物的呼吸加快,瞳孔明显扩大,电刺激引起叫反应的阈值明显降低。注射海人酸也可引起呼吸加快,瞳孔扩大,电刺激引起叫反应的阈值明显下降等反应。实验所用的动物中有3只动物,海人酸还可直接诱发叫反应。本实验提示,电刺激“怒叫中枢”引起的怒叫反应是神经元胞体兴奋的结果,而不是过路纤维兴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倪胜 《世界哲学》2004,(6):13-30
康德早年接受了鲍姆加登的观点并有所改进,但大致上还是在鲍氏概念内使用和理解aesthetisch,他同样主张美在完满的观点.到了第三批判时期,康德所说的aesthetisch就应在其所谓的心理学的意义上理解,因此aesthetisches Urtheil也应理解为感性学判断,而不能像通常我们的中译本那样理解为"审美的".由于对这个词的理解上与鲍氏的差异,康德在第三批判里也抛弃了美在完满的流行说法.  相似文献   
26.
生物芯片技术与缩微实验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微加工技术发展起来的生物芯片,可以把成千上万乃至几十万个生命信息集成在一个很小的芯片上,对基因、抗原和活体细胞等进行分析和检测。用这些生物芯片制作的各种生化分析仪和传统仪器相比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无污染、分析过程自动化、分析速度快、所需样品和试剂少等诸多优点。这类仪器的出现将给生命科学研究、疾病诊断和治疗、新药开发、生物武器战争、司法鉴定、食品卫生监督、航空航天等领域带来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27.
According to some theorising, in collectivistic societies, forgiveness is mainly enacted to maintain relationships, not engender emotional transformation. This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whether forgiveness affects decisional and emotional forgiveness in Indonesia, a country categorised as collectivistic. The evidence-based REACH Forgiveness psychoeducational group intervention was adapted to collectivistic culture (REACH forgiveness collectivistic; REACH-FC), and its efficacy was assessed in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Undergraduates in Indonesia (N = 97; 24 male; 73 female; ages 16–21) were randomly assigned within a 2 × 3(S) quasi-experimental repeated-measures design comparing immediate treatment (IT) and waiting list (WL) conditions [Condition (IT, WL) × Time ([S] 3 time points). Harmonious value, a personality variable assessing the strength of participants' desire for group harmony, was the covariate. The condition × time (S) interactions for both decisional and emotional forgiveness were significant, challenging some previous literature. Clearly, not all forms of collectivism have similar effects when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deal with transgressions.  相似文献   
28.
假装游戏研究:过去、现在及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伟  熊哲宏 《心理科学》2007,30(4):1020-1022
本文全面回顾了儿童假装游戏研究的历史、儿童假装游戏的概念、发展以及普遍性与文化差异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重点分析与探讨了假装游戏研究的理论争议。最后探讨了这一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对今后研究的走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9.
With the help of the natural history of “zero,” and the use of “zero” as a starting point, one may consider two types of metaphysics. On the one hand, the epistemological metaphysics, based on the perceptual/rational dichotomy, is related to the zero as a vacancy between numbers. On the other hand, the genetic metaphysics, based on the dichotomy of source-evolution (or origin and derivate), has much to do with the zero as a number between negative and positive numbers. In this respect, zero represents the horizon of metaphysics: we can forever approach it, but we cannot ultimately arrive at it. Though serving as the point of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for all relationships, zero has no definable content of its own. Such is the essence of zero, and of metaphysics as well. Translated by Chen Zhengzhi from Tongji Daxue Xuebao (Shehui Kexue Ban) 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Tongji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6, (1): 1–6.  相似文献   
30.
研究目的:探讨救援决策者与被救援者的关系密切程度以及思维方式与决策风格对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方法:实验一采用3(关系密切程度:高、中、低)×2(思维方式:直觉性、分析性)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被试68名;实验二采用3(关系密切程度:高、中、低)×2(思维方式:直觉性、分析性)×2(决策风格:直觉型、分析型)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被试93名。研究结果:(1)救援决策者与被救援者的关系密切程度越高,风险偏好越高;(2)直觉性和分析性思维方式之间的风险偏好无显著差异;(3)直觉型决策风格的风险偏好显著高于分析型;(4)关系密切程度与思维方式的交互作用显著,具体而言,采用直觉性思维方式时,关系密切程度的效应显著,关系密切程度越高,风险偏好越高;采用分析性思维方式时,关系密切程度的效应不显著。结论:直觉与风险偏好的关系更密切。面对关系亲密的被救援者,决策者采用直觉性思维方式时的风险偏好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