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2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456篇
  478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20篇
  1975年   9篇
  197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221.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contact and decision type in predicting “harm to save” behavior. Participants were assigned to making either a judgment or a choice involving moral dilemmas. All participants were presented with dilemmas that either required or did not require having physical contact with potential victims.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decide whether to sacrifice fewer people to save more (utilitarian responses) or not to do so and thus more people would die (deontological responses). The study sample included 345 participants who completed a set of self‐report measures. Results indicated an interaction between physical contact and decision type. In the choice condition only, participants reported significantly less utilitarian responses to the dilemmas that required having physical contact with the person to be harmed than to dilemmas that did not require physical contact. This difference was not found in the judgment condition. These results contribute to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and potential malleability of human morality.  相似文献   
222.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a group member's individual‐targeted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I) and organization‐targeted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O) interact with a salient group‐level contextual variable, group cohesiveness, to foster positive change for that group member, starting with job self‐efficacy change, and followed by objective task performance change. Over a span of 6 months, we engaged in multilevel, multisource, multistage data collection and surveyed 587 members in 83 work group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group member's OCBI, in comparison with OCBO, is mo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his or her job self‐efficacy change. Group cohesiveness was found to atten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group member's OCBI and job self‐efficacy change, and conversely, to accent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group member's OCBO and job self‐efficacy change. Furthermore, a group member's job self‐efficacy change mediated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the group member's OCBI and group cohesiveness (as well as the group member's OCBO and group cohesiveness) on his or her objective task performance change.  相似文献   
223.
心理契约履行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琛 《心理科学》2007,30(2):458-461
本研究在对159名在职人员的调查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心理契约的内容,并对心理契约实际履行情况带来的影响做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心理契约履行水平下,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如果要提高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应该最大程度地履行员工的心理契约。这反映了员工与组织之间互惠交换关系的本质。另外,不同内容的心理契约履行带来的组织公民行为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不同方面。  相似文献   
224.
陈杰 《中国道教》2009,(5):12-12
9月24日上午,国家宗教局王作安局长等一行来到中围道教协会,亲切看望慰问协会负责人并举行了座谈。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副会长张继禹、黄信阳,副秘书长张立光、袁志鸿、孙同昌、冯正伟、李兆彩、王炳旸等出席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225.
王晓丽  陈国鹏 《心理科学》2006,29(5):1211-1214
以横断研究方法探讨一生发展中搜索速度对短时记忆容量的影响。以记忆广度任务和斯腾伯格任务分别测量6~70岁被试短时记忆容量与记忆搜索速度。结果发现:记忆广度在16岁达到最高峰,以后开始下降;一生的不同阶段,斯腾伯格任务中成功搜索的加工过程基本一致,但搜索速度一直在发展;搜索速度可能是贯穿短时记忆发展一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26.
左右半球在语篇理解中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花  陈卓铭  莫雷  陈善诚 《心理学报》2004,36(5):540-544
通过2例一侧颞叶损伤患者研究了一侧颞叶损伤及两侧半球的协同作用对语篇理解的影响,并探讨了发生此种影响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一侧颞叶的损伤将导致患者语篇水平的理解障碍及语言推理能力的下降;提示语篇理解需双侧半球的协同作用,而推理能力下降可能是引发语篇理解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27.
句子先提述的参与者在可提取性上的优势现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永明  崔耀 《心理学报》1994,27(2):113-120
下述五个实验就汉语句子成分(包括句子的参与者及其动作)的提述次序对其可提取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句子先提述的参与者比后提述的参与者容易被提取,提述的次序对参与者的可提取性有明显影响。(2)先提述参与者的这种优势与句子呈现的方式有一定的关系。(3)在系列呈现的条件下,先提述参与者的易提取性与探测词呈现的延迟间隔有关。(4)在系列呈现的条件下,参与者以名词形式出现时,被试的反应速度较快,而参与者以名字的形式出现时,反应则较慢;在同时呈现的条件下这种差异基本消失。(5)句子参与者的行动(即句子的动词)的提述次序对其可提取性也有明显的影响,说明提述次序对句子成分的可提取性的影响,不只限于句子参与者本身。  相似文献   
228.
李梦姣  陈杰  李新影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0):1623-1632
非药物成瘾又称“非物质相关性成瘾”或“行为成瘾”。特征性表现包括对成瘾对象的渴望、受损的冲动控制、对成瘾对象的耐受、撤退反应和高复发率等。目前发现的非药物成瘾类型包括病理性赌博、网络成瘾、购物成瘾、游戏成瘾、性瘾以及贪食等。非药物成瘾与药物成瘾在症状学上表现出很高的相似性且具有较高的共病率, 提示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着共同的发病机制。从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探讨非药物成瘾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家庭研究和双生子研究发现, 男性的病理性赌博和贪食障碍具有中度以上的遗传度。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 单胺能神经递质相关基因, 如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巴胺受体基因和单胺氧化酶A基因等, 与非药物成瘾有关。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 非药物成瘾者脑内负责奖赏,线索加工和冲动控制的神经通路活动性异于正常对照。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从多个角度入手, 探讨非药物成瘾与药物成瘾的共性和特性。  相似文献   
229.
本文研究拖延行为与大五人格因素相关关系及其对不同人格评价词、拖延词的注意偏向.研究1对352名大学生的拖延行为与大五人格特征进行问卷测量;研究2和3采用情绪Stroop范式对高低拖延行为个体对人格特征词、拖延词的注意偏向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拖延程度与神经质、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三种人格特质呈显著负相关.(2)拖延行为高低分组在神经质、严谨性词和拖延词上的Stroop效应差异显著.高拖延行为个体对神经质评价词和拖延词存在注意偏向;低拖延行为个体对严谨性评价词存在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230.
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99,自引:1,他引:99  
本研究运用一个"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对北京、天津、大连及青岛等四省市的204名小学教师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1)教师们在工作性质、职业投入感及人际关系这些内在因素上的满意度较高,而在薪水、领导管理、进修提升及物理条件这些外在因素上的满意度较低;(2)女教师的工作满意水平显著高于男教师;(3)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动机对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