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的唾液酸化作用对小鸡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的多聚唾液酸化不仅影响发育阶段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在学习记忆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验中的特异切割神经细胞粘附分子和多聚唾液酸之间α-2,8键在内神经氨酸苷酶endoneuraminidase NE定位注射到一日龄小鸡脑IMHV内,此酶明显破坏小鸡对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的记忆保持。这种破坏作用与酶的剂量有关,小于4μg的内神经氨酸苷酶对小鸡的记忆没有明显的影响。对胚胎第20天  相似文献   
172.
张丽锦  吴南 《心理学报》2010,42(12):1166-1174
为探明汉语儿童语言和心理理论的发展, 追踪二者的动态关系及相互作用的方向, 本研究以80名4、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 纵向探查了前后相隔6个月的儿童的一般语言能力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状况, 并运用交叉-滞后组相关分析初步探查了二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方向。结果表明:4~5岁是汉语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 语言在这一阶段也得到快速发展。交叉-滞后组相关分析发现了4岁儿童语言和心理理论因果关系的证据,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语言对心理理论的前提基础作用有所减弱, 5岁儿童没有表现出这种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3.
A reduced version of the Five-factor Personality Inventory, which only considers two of the five original dimensions, was constructed to assess Extraversion and Emotional Stability especially for a sample of 581 adolescents. This used Items 6, 9, 11, 19, 21, 39, 41, 46, 54, 59, 61, 66, 84, 89, 91, and 99.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questionnaire is acceptable, and both scales are reliable and correlated with similar measures as The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Revised.  相似文献   
174.
175.
吗啡行为及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及其个体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考察吗啡处理下,大鼠行为敏感化及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及其个体差异性表现。方法:根据大鼠在初次抵达的新颖环境中水平活动量的高低,将大鼠划分为高反应大鼠(High responder, HR)和低反应大鼠(Low responder, LR),应用自动监测大鼠活动箱,分别考察HR和LR大鼠在行为及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表达上的差异。结果:(1)连续5天吗啡给药,LR大鼠活动量显著升高,HR大鼠无此效应;(2)条件测试日(第6天),给药与环境匹配大鼠,活动量较给药与环境非匹配组动物和对照组动物显著为高;此效应在HR和LR大鼠同时存在;(3)从给予吗啡到给予盐水,发现LR大鼠活动量显著下降,而HR大鼠活动量无显著改变。结论:在连续给药下,LR大鼠较HR大鼠,在行为敏感化效应的形成中,具有更为显著的效应,此效应为LR动物对吗啡更高的药物效应,而非条件效应所致,同时HR和LR大鼠都可以对吗啡条件性线索产生应答,产生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  相似文献   
176.
特质激活理论旨在阐明适宜的外部情境如何激活个体的内在特质, 以及这种激活如何促使潜藏的隐性特质表达出显性的行为。文章综述了特质激活理论, 剖析了其从思想诞生到基准模型, 再到拓展模型的两次飞跃, 重点阐释了情境分层、情境特征、激活后果的反馈等系统, 辨析了特质激活的内涵及其与“人-环境”匹配理论、与情境强度理论的异同, 从深化验证、拓展现有理论模型等视角提出未来研究走向。  相似文献   
177.
采用ERP技术, 探究海洛因成瘾者在不同相关线索下的脑电反应及其与冲动性的关系。实验采用组间实验设计和双选择Oddball范式, 要求海洛因成瘾组和健康对照组被试对标准刺激与偏差刺激分别做不同的按键反应, 记录他们的EEG数据。结果发现:相比对照组被试, 海洛因成瘾者在观看药物相关线索时诱发的N2波幅更小, P3波幅更大; 在成瘾组内, 相比用药工具线索, 用药动作线索诱发了更小的N2波幅和更大的P3波幅。这表明海洛因成瘾者对药物相关线索存在反应抑制缺陷, 且不同的药物相关线索会激发海洛因成瘾者不同程度的反应抑制缺陷, 用药动作线索比用药工具线索更大程度地影响成瘾者的反应抑制能力, 反映出更高的动作冲动性。  相似文献   
178.
Through three experiments we examined whether the act of rejecting reduces the desire to reconnect with others. In Experiment 1, female participants who had just rejected a job applicant were less motivated to make new friends than the controls. In Experiment 2, female participants who had insufficient justifications to reject a paper were more reluctant to work with others than those who had sufficient justifications to reject. In Experiment 3, high-choice female participants showed more reduction in reconnecting desire than low-choice female participants. Furthermore, female participants who could misattribute their discomfort away showed less reduction in reconnecting desire. However, in all three experiments, male participants showed less reduction in reconnection desire than females. A follow-up survey showed that males and females differed in their senses of social connectedness and their different discomfort level at rejecting others. Overall, results supported the cognitive dissonance account which posits that, because the act of rejecting is in conflict with the fundamental motive to affiliate, such conflict may compel the mind to modify the existing attitude. Thus rejecting reduces the desire to forge new social connections.  相似文献   
179.
基于啮齿类动物的决策行为研究及其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年来以啮齿类动物为对象,关于决策的行为表现及其内在脑机制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决策的概念,以及啮齿类动物的决策模型。在这些模型的基础上,总结了不同决策模型的共同的心理过程:计算、动机和记忆,并且介绍了业已发现的参与这些心理机制的脑机制。最后,还从决策的角度探讨了其与药物成瘾之间的关系,包括成瘾药物对决策行为的影响以及决策个体差异与药物成瘾易感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0.
数字加工的认知神经基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数学作为人类最重要的发明,越来越引起认知神经科学家的重视与关注,究竟什么才是人类数学知识的脑基础?脑成像的研究已经证实了一个参与数学运算加工的神经网络,包括顶叶皮质、侧前额叶皮质、内前额叶皮质、和小脑。实验证明:人脑对于数字具有一种模拟表达,类似于将数量在脑内部作为一种内心的数字线上的点来操作。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证实数字加工的这种数量表达分布于两半球,其优势区位于下顶叶皮质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