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5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8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452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105篇
  1987年   116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109篇
  1984年   105篇
  1983年   130篇
  1982年   86篇
  1981年   87篇
  1980年   73篇
  1979年   81篇
  1978年   65篇
  1966年   48篇
  1965年   132篇
  1964年   104篇
  1963年   127篇
  1962年   54篇
  1958年   76篇
  1957年   71篇
  1956年   45篇
  195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Native speakers of languages perceive differences in the acceptability of phrases even when those phrases are both grammatical and novel (previously unseen). We suggest that smoothing, a statistical technique used by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engineers, provides several candidate mechanisms for investigating this phenomenon. We describe the creation of a large data set of predictions from several smoothing algorithms about the acceptability of unseen grammatical phrases and a novel experimental method for the pairwise comparison of these models. We use this method to compare three smoothing methods and consider the results in light of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models. We argue that the data support the idea that similarity in this domain is best thought of as a form of asymmetric representational distortion and that the informational basis over which such estimates are made is broad, rather than narrow, as has been previously suggested.  相似文献   
962.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e sensitivity of a 5-min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sychomotor vigilance test (PDA-PVT) to severe sleep loss. Twenty-one participants completed a 10-min PVT-192 and a 5-min PDA-PVT at two hourly intervals during 62 h of sustained wakefulness. For both tasks, response speed and number of lapses (RTs > 500) per minut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hours of wakefulness. Overall, standardized response speed scores on the 5-min PDA-PVT closely tracked those of the PVT-192; however, the PDA-PVT was generally associated with more lapses/minute. Closer inspection of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when the level of sleep loss and fatigue became more severe (i.e., Day 3), the 5-min PDA-PVT was not quite as sensitive as the 10-min PVT-192 when 2- to 10-sec foreperiods were used for both. It is likely, however, that the observe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devices was due to differences in task length. Thus, the findings provide further evidence of the validity of the 5-min PDA-PVT as a substitute for the 10-min PVT-192, particularly in circumstances in which a shorter test is required and/or the PVT-192 is not as practical.  相似文献   
963.
争论     
对语言的关注是后期海德格尔思想的一个基本主题。语言不应当是私人性的,一个思想者不可能脱离其语言,但他必须脱离他的话语,而问自己:谁在说话?并去倾听语言本身的言说。与之有关,本文涉及到博德尔对海德格尔关于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以及阿那克西曼德、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等人有关思想的解释的解释。从这里,我们看到,海德格尔将本源的语言看成是纯粹的语言,而博德尔则进一步将这种语言理解为智慧。  相似文献   
964.
本文以黑格尔哲学的回归为主线,通过研究分析哲学对黑格尔哲学、对唯心主义所为何物认识的不足,以及实用主义者和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对黑格尔哲学的吸收和借鉴,说明了分析哲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排斥到借鉴黑格尔哲学,说明了黑格尔哲学依然是可以给予我们真知灼见的哲学,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于一个真理王国的渴求。作者认为唯心主义概念是一个不清晰的、值得反思的概念。作者关于知识是历史的和社会的观点分析,也是很有见地的。  相似文献   
965.
作者将《纯粹理性批判》视为康德哲学的“哲学全书”,认为它不仅是对“我能够知道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而且也是对理性关切的另外两个问题,即“我应该做什么?”与“我可以希望什么?”问题的回答;同时,康德对于“知识”与“希望”的探讨最终都是为道德服务的。康德通过先天综合不但解决了自然科学如何可能的问题,而且一举解决了道德及其基础———自由如何可能的问题,从而使哲学不但具有了超越时代与文化的自明的有效性,而且也展示出其道德———实践的优先性,这使得《纯粹理性批判》成为了自然科学时代具有“世界公民”性质的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966.
G.邵尔慈  薛华 《世界哲学》2006,2(3):33-41,85
文章鲜明地提出了“承认”在诠释学中的地位这一问题,强调它在诠释学内显得愈来愈大的重要性。作者以他对诠释学历史具有的丰富知识和独到的见地,精彩地列举出了五大类型,并以此来论述和展示“承认”这一概念在诠释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文章连贯地在最后部分讲到诠释学研究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从这一概念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作者GunterScholtz是德国鲁尔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以研究诠释学、文化学与精神科学史见长。  相似文献   
967.
当代全球主义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美学复兴。如果说,20年前的美学还是艺术哲学和美的哲学,那么今天,美学已经被转化为一种平行的理论话语共存的广阔领域,全球的美学已经失去了中心。尽管美学延续了其来源于一定文化帝国的存在,但是原来形成的分化界限已在很大程度上消失了。这些帝国化的国家已通过地域的传统而得到补充甚至被取代,或者已被重新创造,或者已复兴了来自过去的历史。由此,美学就终止了作为一种霸权的学术话语和理论构架,而投入到地方化知识的生产当中。于是,一种拼贴全球美学地图的工作就出现了,美学在民族或地域环境中的角色和地位的问题亦被凸显了出来。  相似文献   
968.
现代文化和政治已经导致了全球帝国主义,即一种通过一个国家来创建一个无所不包的帝国的尝试。为了战胜这种全球帝国主义,需要从现代世界秩序转向一种后现代世界秩序,其中,以主权为基础的民族国家的无政府秩序将被全球民主所取代。怀特海式的重构的后现代主义为后现代政治的双重任务(抵抗全球帝国主义和建立全球民主)提供了各种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69.
A.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作为环境美德伦理的一个实例,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古典的对休闲的看法,最初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表明,为检查野外休闲提供了一个好的出发点。利奥波德认为野外休闲是重要的,而且与他的土地伦理有关系。利奥波德对野外休闲的看法,集中在对生态学教育和对美德习惯的感知作用上。当野外休闲习惯于古典克制力的美德时,就变成了生态学道德心所必需的主要美德。野外休闲正是培养那些有智力的,以及优雅的感知和审慎所必需的科学美德。这种美德在好的公民身份与土地公民身份之间提供了诸种关系。  相似文献   
970.
剑桥政治思想史原著系列中,普芬道夫之《人和公民的自然法义务》是由J.塔利所编辑的,本文是塔利对于近来有关普芬道夫文献的述评,是对于普芬道夫所处的历史背景、主要观点及其学术影响精辟入理的总结。在塔利看来,普芬道夫是瞻顾维斯特伐利亚条约而给现代欧洲国家制度提供全面理论可能性的第一人,其作品是开创近代以自然科学为模式的现代自然法学派的最为经典的历史性阐述之一。这首先要得益于普芬道夫在结构上通过六步划界法把自然法道德转换成为一种社会理论,从而决定性地变更了古典的自然目的论学说;其次也得益于普芬道夫以社会性为核心,通过两重契约理论修正了霍布斯的一重契约理论,从而不但为稳固的君主政体奠定了基础,而且为新兴之近代国家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