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9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Before and during the times of Confucius and Aristotle, the concept of friendship had very different implications. This paper compares Confucius’ with Aristotle’s thoughts on friendship from two perspectives: xin 信 (fidelity, faithfulness) and le 乐 (joy). The Analects emphasizes the xin as the basis of friendship. Aristotle holds that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friends and corresponding to them are three types of friendship. In the friendship for the sake of pleasure, there is no xin; in the legal form of friendship for the sake of utility, xin is guaranteed by law; and in the moral form of friendship for the sake of utility, xin is guaranteed by morality; in the friendship for the sake of virtue, xin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Both thinkers believe friends can bring joy to human life. According to Confucius, it is the joy of rendao 仁道 (benevolence), whereas for Aristotle, it is the joy of Reason. There are many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he commonalities reveal some inner links between Confucian rendao and Aristotelian Reason. It seems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rendao and Reason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oral reason and logical reas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is helpful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two masters’ ethics, politics and philosophy. Translated from Lunlixue Yanjiu 伦理学研究 (Research in Ethics), 2006, (1): 47–52  相似文献   
102.
性别刻板印象是在继种族刻板印象之后,逐渐受到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运用内隐联想测量法来探讨大学生性别一学科刻板印象的加工模式,采用3×2×2的三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内隐和外显的性别-学科刻板印象出现了实验分离现象。三个不同的内隐测量组的被试均不同程度认为男女性在学习文科时能力相当,学习理科方面则男性明显优于女性。但在外显测试中被试们却认为两者在学习文理科时无差异。结论:内隐性别一学科刻板印象更倾向于一种自动化加工,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省时省力加工模式。而外显性别一学科刻板印象趋向于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相结合,是一种“自下而上”、“三思而答”的加工模式。  相似文献   
103.
情绪状态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情绪状态对学生创造性影响的问题。被试为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初二的学生 2 2 0名 ,其中男生 10 4人 ,女生 116人 ,年龄 13~ 14岁。由于国外已有研究的结果并不统一 ,研究的方法也缺乏生态化效度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教学现场实验 ,运用实际教学情境中的刺激来诱发学生愉快—难过情绪 ,以探索在教学情境中学生情绪状态对其创造性影响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学生在愉快情绪状态下的创造性总体发挥水平显著高于难过情绪状态 (t=2 0 2 5 ,p =0 0 4 5 ) ,且主要体现在流畅性和变通性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4.
文本阅读过程中信息的协调性整合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莫雷  王瑞明  何先友 《心理学报》2003,35(6):743-752
采用移动窗口阅读技术探讨文本阅读中信息的协调性整合问题。被试为华南师范大学本科生120名。实验材料按照主 人公特征与其目标句行为的关系总体上分为一致与恢复一致两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有两个目标句,出现在不同位置。实验1主 要探讨阅读过程中背景信息的激活与协调性整合的性质与特点,实验2主要探讨阅读过程工作记忆中前后信息的协调性整合 问题。采用相关样本t检验分别对两个目标句的阅读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通过共振激活的背景信息,还是保留 在工作记忆的文本信息,如果与新进入的文本信息有局部的不协调,那么就会产生协调性整合,整合的结果不仅维持了文本的连 贯,而且将相关的信息建构成整体的信息块  相似文献   
105.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是近年来形成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崛起的一个短期咨询学派,它是一种以正向目标解决导向的咨询模式。该文介绍了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模式的起源背景及此模式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并对其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06.
《易经》与“心理分析”——重访爱诺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以爱诺思的易经研究及富有特色的《周易》译本.作为一个例子,来反映《易经》对心理分析的彤响。  相似文献   
107.
采用跨通道启动范式,通过两个实验探讨句子中熟悉的不可预测的汉语口语习语的理解.结果发现:在结构紧密习语中,既有比喻意义又有字面意义习语的理解比只有比喻意义习语的理解慢;而在结构不紧密口语习语中,习语理解更多地受习语结构和目标词呈现位置影响;结构紧密和结构不紧密口语习语的理解均在习语后.口语习语的理解是一个构造过程.  相似文献   
108.
在仙游县,三一教有着更为广泛的影响和更为明显的社会作用。我们的田野调研主要是在仙游县的农村展开,主要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来具体实施调研计划:1、访谈法,访谈对象为行政村的负责人,普通村民(各个年龄层及各种职业的村民),莆田  相似文献   
109.
用模糊数学方法预测商品喜爱度的实验性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是一种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来预测商品喜爱度的实验性探索。 从实验一中取得被试对一种商品的单维评价[R′_(ji)]和综合评价[B_j],然后根据导出权数集[A_i]。 从实验二中取得被试对另一种同类商品的单维评价[R″_(ji)],然后与[A_i]加权,就预测出第二种同类商品的综合喜爱度[B_j]。 经验证,此种预测是可行的。并且它比其它预测方法更准确,更简便。  相似文献   
110.
卡车驾驶员的夜间视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YJS—II型夜间视觉检查仪对238名男性卡车驾驶员的暗适应时间和夜间视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卡车驾驶员暗适应时间的95%上限值为59.67秒;卡车驾驶员暗适应时间和夜间视力的年龄阈值为40岁;事故组与安全组卡车驾驶员暗适应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事故组卡车驾驶员的暗适应时间较长,表明卡车驾驶员的暗适应能力差是引起夜间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为驾驶员的选拔,安全教育以及制订预防夜间交通事放对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