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76篇 |
免费 | 296篇 |
国内免费 | 669篇 |
专业分类
38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59篇 |
2022年 | 64篇 |
2021年 | 102篇 |
2020年 | 126篇 |
2019年 | 121篇 |
2018年 | 135篇 |
2017年 | 128篇 |
2016年 | 140篇 |
2015年 | 97篇 |
2014年 | 96篇 |
2013年 | 261篇 |
2012年 | 168篇 |
2011年 | 218篇 |
2010年 | 194篇 |
2009年 | 189篇 |
2008年 | 216篇 |
2007年 | 286篇 |
2006年 | 244篇 |
2005年 | 236篇 |
2004年 | 168篇 |
2003年 | 115篇 |
2002年 | 69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8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当前大多数融合反应时的IRT模型仅适用于0-1评分数据资料,极大的限制了IRT反应时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本文在传统的二级计分反应时IRT模型基础上,拟开发一种多级评分反应时模型。在层次建模框架下,分别采用拓广分部评分模型(GPCM)和对数正态模型构建融合反应时的多级评分IRT模型(本文记为JRT-GPCM),并采用全息贝叶斯MCMC算法实现新模型的参数估计。为验证新开发的JRT-GPCM模型的可行性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本文开展了两项研究:研究1为模拟实验研究,研究2为新模型在大五人格-神经质分量表中的应用。研究1结果表明,JRT-GPCM模型的估计精度较高,且具有较好的稳健性。研究2表明,被试的潜在特质与作答速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且本研究结果支持Ferrando和Lorenzo-Seva(2007)提出的“距离-困难度假设”,即当被试的潜在特质与项目的难度阈限距离越远,那么被试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对项目进行作答。总之,本研究为拓展反应时信息在心理测量及教育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82.
83.
以"人类是否对自然承担直接道德义务"的问题为根据,可以将西方环境伦理学划分为非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环境伦理学存在尖锐的分歧和激烈的争论背后却具有理论基础、价值立场的一致性。从理论基础的一致性看,它们都割裂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使得它们不去探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下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实际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是如何断裂的,进而把生态危机的本质归结为生态价值观的危机,秉承的都是一种抽象的文化价值决定论;从价值立场的一致性看,它们不仅都是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辩护的伦理学,而且漠视人民群众和发展中国家为了消除贫困追求生存的发展权与环境权,是一种以追求"生活质量为导向"的"西方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开始于对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引进、评介,由此形成借鉴或认同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两种类型的生态文明理论。随着学术界对西方环境伦理学在理论基础和价值立场上的缺陷的认识更加深入,学术界提出了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的理论主张,这也使得学术界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在吸收西方环境伦理学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建构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 相似文献
84.
日本近代哲学家西田几多郎认为西方哲学是一种对象化的逻辑,然而实在并非独立于意识之外的认识对象,而是知情意合一的意识的统一状态,这种主客合一的直觉主义就是东洋文化的本质。西田在《善的研究》中提出了纯粹经验的概念,试图给贯穿于老庄思想、儒学以及大乘佛教根底里的东方式直觉体悟加以哲学化的阐释,并以此与以逻辑学为基础的西方文化相抗衡。同时西田从一即多这一关于实在的分化发展逻辑出发,将作为有形文化的西方哲学与作为无形文化的东方哲学理解为一个普遍逻辑的两种形态,二者的融合可以形成一个更大的世界性文化。 相似文献
85.
上级反馈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2×2(反馈方式、反馈对象)两因素组间实验设计,选取303名被试考察了上级反馈对员工积极整合行为倾向、冲突行为倾向和中立行为倾向的影响,以及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倾向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Singelis、Triandis等人有关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理论框架基本适合中国被试,个体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倾向对反馈的效果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领导的反馈方式、反馈针对的对象对员工的行为主效应都显著,上级的表扬会增加员工的中立行为倾向,针对个人的反馈会引起较强的冲突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86.
87.
88.
Chun Wang Ping Chen Alan Huebner 《The British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d statistical psychology》2021,74(2):184-202
Computerized classification testing (CCT) aims to classify persons into one of two or more possible categories to make decisions such as mastery/non-mastery or meet most/meet all/exceed. A defining feature of CCT is its stopping criterion: the test terminates when there is enough confidence to make a decision. There is abundant research on CCT with a single cut-off, and two common stopping criteria are the sequential probability ratio test (SPRT) statistic and the generalized likelihood ratio statistic (GLR). However, there is a relative scarcity of research extending the SPRT to the multi-hypothesis case for when there is more than one cut-off.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multi-category GLR (mGLR) statistic as well as a stochastically curtailed version of the CCT with three or more categories. A simulation study was conducted to show that the mGLR statistic outperformed the existing stopping rules by generating shorter average test length without sacrificing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Results also revealed that the stochastically curtailed mGLR successfully increased test efficiency in certain test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89.
Psychometrika - This study revisits the parameter estimation issues in multidimensional item response theory more thoroughly and investigates some computation details that have seldom been... 相似文献
90.
Close‐knit ties through thick and thin: Sharing social exclusion and acceptance enhances social bond
Cong Gao Deming Wang Xiao‐Yan Miao Zuo‐Jun Wang Kai Qin Chan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21,51(1):197-211
Three experiments investigated whether and why sharing experiences of social exclusion or social acceptance with others strengthens social bonds. Participants experienced either social exclusion or social acceptance alongside another co‐participant who either also experienced the same outcome, or experienced a different outcome, as them. Multilevel modeling results showed that participant dyads who shared the experience of social exclusion or social acceptance felt closer to each other than those who experienced different outcomes, and that perceived similarity mediated the effect of shared experiences on social bonds. Interestingly, participants felt closer to one another after having shared social acceptance, more so than when they have shared social exclusion. Implications of the present findings are interpreted in light of theories of social exclusion, shared experiences, and social bondin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