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8篇
  60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时间顺序关系对语言理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2个实验探讨在语言理解中时间顺序相关性(顺时序、反时序、不相关)和时间间隔(200ms、500ms、1000ms)在日常事件认识中的作用。实验采用关系——认知范式(relarion-recognition paradigm)。结果表明:被试在有明显时间信息影响下,优先对将来取向(顺时序)的事件进行加工处理。对时间上不相关的事件比对顺时序和反时序的事件加工得快而准。但在无明显时间信息影响时,首先受到本身词义的影响,继而受到隐含的时间信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历史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20世纪初,以天皇为首的地主资产阶级政权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日本帝国主义是带有军事封建性质的帝国主义,对内实行残酷的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双重压迫和剥削,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在对中国、朝鲜和其他国家发动的野蛮的侵略战争中犯下了累累罪行。在近代历史的转变过程中,日本佛教也由江户时期的“准国教”下降为神道教的附庸。面对局势的变化和自身地位的衰落,佛教界也开始谋求新的出路。从总体上看,20世纪前半叶日本佛教的绝大部分宗派都积极追随军国主义政府,提倡迎合统治者需要的“…  相似文献   
33.
<文心雕龙>中的创作理论是刘勰以推崇孔子教化的名义,用儒、道等家的思想对文学创作理论的阐发,本文拟返本复源,找出其中的儒、道思想脉络,以彰显古圣先贤之学在文学领域里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4.
非政治公共领域的性质决定了它对构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良性结构性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那么,如何促进非政治公共领域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呢?它的关键元素是什么?通过对中欧各自的历史文化、文明进程与非政治公共领域生存发展的态势之比较,揭示了平等、自治、权利、契约、民主、正义等文明因子正是非政治公共领域图存发展的关键元素.它旨在强调中国欲要促进非政治公共领域的蓬勃发展和构建中国社会的良性结构性基础,则需借鉴欧洲经验,重在打造具有这些文明因子的新型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35.
贺翠香 《哲学动态》2006,(10):32-35
“幽灵”作为一种隐喻,它与意识形态概念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似性与相异性,以致两者之间可以发生相互传送与转换呢?德里达以“马克思的幽灵们”为范例说明了两者的关系。他的观点概括起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意识形态具有幽灵性的特征;二是意识形态概念的建构具有不可还原的宗教模式。一、意识形态具有“幽灵性”在德里达看来,意识形态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与幽灵产生的条件极具相似性。我们知道,幽灵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它不是精神,但与精神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没有精神,就没有幽灵;幽灵不是肉体,而是正在形成的肉体。这种既不是精神,…  相似文献   
36.
道教界普遍认为谢自然是司马承祯的女徒弟,本文通过系统梳理谢自然有关传记文献资料,对其生平行止和交游进行了细致考证,指出上述说法纯属道士诞妄虚夸之辞。  相似文献   
37.
Addiction-like symptoms in relation to excessive and compulsive social media use are common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Because they can lead to various adverse effects, there is a growing need to understand the brain systems and processes that are involved in potential social media addiction. We focus on the morphology of the posterior subdivision of the insular cortex (i.e., the insula), because it has been shown to be instrumental to supporting the maintenance of substance addictions and problematic behaviors. Assuming that social media addiction shares neural similarities with more established ones and consistent with evidence from the neuroeconomics domain, we further examine one possible reason for this association—namely that insular morphology influences one's delay discounting and that this delay discounting contributes to exaggerated preference for immediate social media rewards and consequent addiction-like symptoms. Based on voxel-based morphometry techniques applied to MRI scans of 32 social media users, we show that the gray matter volumes of the bilateral posterior insula are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social media addiction symptoms. We further show that this association is mediated by delay discounting. This provides initial evidence that insular morphology can be associated with potential social media addiction, in part, through its contribution to poor foresight and impulsivity as captured by delay discounting.  相似文献   
38.
胡适的禅学史研究及其与日本学者的禅学论争向来为学界所关注,但是,人们多注意其研究方法的得失而忽视其佛教文化价值立场的重要影响。本文着眼于人们不太注意的胡适有关佛教文化观念的资料与当时佛教界的回应,分析胡适佛教文化价值观念的现代性特征及对其禅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并与陈寅恪、汤用彤等同时代佛教史学者进行比较,说明胡适禅学史研究主要受制于其文化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39.
论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西尔文化哲学的创立是对传统哲学展开的一次整体性的批判,是以文化哲学的方式解答康德的哲学问题,构建起来的一种新的哲学.这一哲学以符号功能为核心概念,把人的文化创造活动、意义的表达作为哲学的最高存在,在此基础上改造了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提问方式,实现了哲学从理性批判到文化批判的转向.与其他的文化哲学家相比,卡西尔文化哲学的根本特点是:理性主义+生命哲学和哲学人类学.  相似文献   
40.
本文对流传于中土的维摩诘王氏说及其眷属做了考察,认为这些说法撰造于南朝齐梁陈时代,它们的流行是佛法通俗教化的结果,与印度佛教传统中以传述圣贤事迹为主的大譬喻经或大因缘经有直接联系,标志着中土维摩诘信仰由士大夫阶层向民间普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