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4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3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继承百家争鸣的成果并与统一王朝的时代要求相结合,汉代的盛世伦理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人类道德与伦理精神的理解,浸润、滋养并融会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董仲舒的伦理思想具有以儒为主、兼摄百家的包客精神、天人感应的天道精神、更化有为的"强勉"精神、厚德简刑的德性精神等特征.生命的物化与理精神的沦落、精神家园的失却,成为当今时代人类性的问题.中华民族重塑当代伦理精神的关键在于葆有"精神的自我",这可以从董仲舒伦理思想的内涵及建构方式获得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22.
In this research we demonstrate an asymmetry between the spatial dimension and the other three dimensions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i.e., the temporal, social, and hypothetical dimensions. The first study shows that a distal prime along the spatial dimension leads to greater perceived distance along the other three dimensions, but not the other way around. We theorize that this is because people understand temporal, social, and hypothetical distance in terms of spatial distance. Hence, symmetric priming effects should occur when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spatial dimension and other dimensions are highlighted. Indeed, the last three studies, using multiple operationalizations, show that such priming effects could become symmetric when people engage in relational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923.
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社会价值取向指个体对于自己和他人结果分配的特定偏好。西方社会价值取向的研究经历了从双维模型到整合模型的发展。这些研究证实了实验室情境以及现实情境下社会价值取向对个体的行为决策和社会认知的影响。人际取向命题的提出是该领域的最新理论进展,情境因素和平等取向在未来研究中将得到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24.
In a cognitive diagnostic assessment (CDA), attributes refer to fine-grained knowledge points or skills. The Q -matrix is a central component of CDA, which specif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ems and attributes. Oftentimes, attributes and Q -matrix are defined by subject-matter experts, and assumed to be appropriate without any misspecifications. However, this assumption does not always hold in real applications. To address this concern, this paper proposes a residual-based statistic for validating the Q -matrix. Its performance is evaluated in a simulation study and compared against that of an existing method proposed in Liu, Xu and Ying (2012,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6, 548).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leads to a higher recovery rate of the Q -matrix and is computationally more efficient. The advantage in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is particularly pronounced when the number of attributes measured by the test reaches five or mor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he two methods have different tendencies in estimating the attribute vector for each item. In cases where the methods fail to recover the correct Q -matrix, the method in Liu et al. (2012,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6, 548) tends to overestimate the number of attributes measured by the items, whereas our method does not show that bias.  相似文献   
925.
早期依恋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简称ASD)儿童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以及未来的社会融合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从北京、青岛、郑州、武汉、无锡和赤峰市等地28所融合幼儿园中筛选出来的210名ASD儿童及其母亲进行施测,考察母亲的依恋风格对ASD儿童母子依恋的影响,以及母亲教养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ASD儿童与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总体状况良好;轻度ASD儿童的母子依恋水平显著高于中度、重度ASD儿童;(2)母亲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与ASD儿童母子依恋均呈显著负相关;母亲关爱、鼓励自主与ASD儿童母子依恋均呈显著正相关,母亲控制与ASD儿童母子依恋呈显著负相关;母亲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与母亲关爱均呈显著负相关,与母亲控制均呈显著正相关;(3)母亲关爱在母亲依恋回避与ASD儿童母子依恋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母亲关爱、母亲控制在母亲依恋焦虑与ASD儿童母子依恋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26.
数字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触屏媒体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综述从触屏媒体的特征、触屏学习、幼儿发展、触屏媒体能否作为测量工具及其在家庭和学校中推广使用的有效性方面进行探讨。综述发现:触屏媒体具有交互性、即时反馈性、渐进性和便携性。41项涉及触屏的研究在STEM学习(d与基线比较=1.06,d与其它方法比较=0.30)、词汇学习(d与基线比较=0.51,d与其它方法比较=0.47)和学习迁移(d=0.78)上发现了触屏的促进作用。触屏媒体对幼儿执行功能与亲子关系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对精细运动的影响尚不明确。触屏可以作为测量工具或干预方式用于其它领域,推广使用时存在挑战。未来研究应该继续关注触屏媒体特征对学习效果及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影响,探讨真实触屏媒体环境中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927.
幸福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和共同追求。幸福社会基础在民生,关键靠教育,重心在培养学生的幸福感。本研究以中国特色世界视野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理论基础,在综合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5029名中小学生的测量,编制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生综合幸福感量表。量表由道德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学业幸福感、健康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五大分量表构成,包括17个因子,共113个项目,力争科学、系统、全面反映中小学生的幸福感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评中国中小学生的综合幸福感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928.
本文采用连续报告任务,从非线索指示项目的角度入手,探讨无效后线索的存在是否会影响后线索效应的产生,以此进一步了解“后线索效益”的产生机制。结果表明,无论采用空间后注意线索,还是非空间的颜色后注意线索,都产生了“后线索效益”,即后线索确实提高了被试视觉工作记忆的表现。无效后线索的存在不会影响“后线索效益”的产生,该效益的理论解释符合优先提取说,即被试会利用后注意线索优先提取线索指示项目,产生更快和更准确的反应。  相似文献   
929.
本研究主要考察了自我控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作用,以及反刍思维和就寝拖延的中介作用。采用相关量表对110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自我控制可以负向预测睡眠质量问题、反刍思维和就寝拖延。(2)自我控制还通过反刍思维和就寝拖延的单独中介及序列中介,间接影响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30.
高功能自闭症(High-Functioning Autism, HFA)个体智力正常, 但也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功能障碍。对威胁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与HFA个体社会功能的发展密切相关。梳理相关研究发现, HFA个体在自动加工阶段和情绪目标参与阶段, 不存在威胁性情绪面孔注意偏向; 而在任务与情绪无关的控制加工阶段, 存在威胁性情绪面孔注意偏向。针对HFA个体威胁性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理论解释主要有杏仁核理论、强烈世界理论和执行功能理论等。神经生理机制方面, HFA个体对威胁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可能与其异常的皮下及皮层通路功能有关, 同时可能会受5-羟色胺系统基因及催产素水平等的影响。未来研究可在综合考虑研究方法及个体因素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究其加工特征及神经生物机制, 着力开发科学有效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