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7篇
  8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分析了里可纳品格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对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进行了回顾和评价,认为教育不可能是价值中立的,也根本不存在没有价值观念的教育。学校每天都在有意或无意地向学生传授着价值观念,特别是教师的言谈举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要想帮助学生取得成功,就必须向学生传授诸如公平、正直、责任、坚忍、诚实、宽容、合作、尊重他人等核心伦理价值观念,这也是近年来美国教育界和多数公众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62.
医疗过程不应被看作是单一的技术过程,需要关注医学技术以外的诸多因素,医患沟通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讨论了培养医患沟通技能的意义在于增加病人满意度、提高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与工作效率、减少纠纷等,并介绍了医患沟通过程中的主要技巧,以期对临床医患沟通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3.
研究选取3~4岁、5~6岁和7~8岁儿童,考察儿童在分配资源时对贡献、努力和能力因素的权衡,采用资源分配范式和在以上三维度上不同的人物故事情境。结果发现,各年龄儿童均最偏爱平等分配,相比之下,3~4岁儿童倾向分给贡献最大的个体最多的资源,7~8岁儿童则分给最努力的个体更多资源。儿童均较少按能力进行分配。随着年龄发展,儿童对贡献原则赋予的权重逐渐减弱,对个体努力的认可度逐渐增强,显示出儿童分配原则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64.
病理诊断是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许多疾病的最终诊断,被许多人称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病理诊断技术存在的一些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病理诊断也存在局限性,并且这些诊断的局限常常会引起误诊漏诊和医患纠纷。如何能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克服病理诊断的局限,使其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服务。结合临床病理实践的具体工作,对病理诊断的局限性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5.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以近期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以老年斑及神经纤维缠结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目前发现男女患病率有明显差异,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1.5倍~3倍,这可能是由于绝经后妇女体内雌激素不足增加了AD的易感性,而男性血清总睾酮降低,能使AD患者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66.
中国传统婚姻与性道德是中国封建时代经济关系、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产物,其中既有封建性的糟粕,亦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精华。“性欲即罪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尊女卑歧视妇女是中国传统婚姻与性道德中的封建性糟粕。主张对婚姻与两性关系的严肃慎重态度;强调对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女性珍视自己的贞操,则是中国传统婚姻与性道德中的道德精华。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婚姻与性道德中的优秀道德成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7.
采用Triad Classification法和等级图形模式研究了4~6岁幼儿在辨别过程中图形维度显著性效应。实验1让幼儿进行自由辨别任务,发现颜色显著性强于形状,局部特征的显著性强于整体特征;随被试年龄增长,整体特征和颜色的显著性逐渐增强;对维度显著性等级模式的信息加工比对整体局部特征等级模式的加工反应时长。实验2进行按指定标准来辨别的任务,发现仍然出现图形维度显著性效应。这些结果说明图形维度显著性效应可能是自动发生的,可能比整体局部特征的认知加工更复杂。  相似文献   
68.
组织与个人面临的许多决策,既无纯粹获益,也无纯粹损失,往往需要同时对未来不同时间点的损益加以权衡,这类损益兼具的决策称为混合跨期决策。过往研究通常沿用纯粹获益或损失跨期决策的理论框架,缺乏与混合跨期决策相匹配的理论建构和决策过程探索。基于此,本研究从趋近-回避动机理论出发,探索动机冲突影响混合跨期决策的过程机制。研究1拟探讨混合跨期决策中动机冲突特点,及其与决策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2则计划分别操纵影响动机冲突程度的内源性因素(得失金额的相对差异程度)和外源性因素(资源有限程度),试图揭示动机冲突程度与混合跨期决策之间的因果链条。研究3拟采用鼠标追踪技术,基于决策过程指标进一步探索动机冲突影响混合跨期决策的过程机制。我们预期该研究结果有利于从动机冲突视角揭示并建构混合跨期决策的作用机制,同时也将为涉及混合跨期情境的企业管理和个体消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9.
Substance use may influence mothers’ responsiveness to their infants and negatively impact the parent–infant relationship. Maternal substance use may co-opt neural circuitry involved in caregiving, thus reducing the salience of infant cues and diminishing the sense of reward experienced by caring for infants. Gaps in understanding exist with regard to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substance use operates to influence mothers’ processing of infant cues and how this translates to caregiving. Therefore, we examined how substance use might relate to maternal neural responses to infant cues using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 Substance-using (n = 29) and nonsubstance-using (n = 29) mothers viewed photographs of infant faces and heard recordings of infant vocalizations while electroencephalography was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Three specific ERP components were used to examine initial processing of infant faces (N170) and cries (N100), and attentional allocation to infant faces and cries (P300). Substance-using mothers did not discriminate facial affect at early encoding stages (N170), were generally slower to orient to infant cries (N100), showed heightened responses to neutral faces (P300), and failed to adaptively differentiate between high-distress versus low-distress cries (P300). These differences may be important to caregiving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mother–child attachment.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as are limita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70.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动物模型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由于经历对生命具有威胁的事件或严重的创伤,导致症状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动物模型为条件性恐惧和应激敏感化模型。研究表明,创伤后应激障碍中长时程留存的恐惧性记忆、高唤醒等症状与大脑杏仁核、内侧前额叶皮层和海马三个脑区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负反馈功能增强密切相关。其中杏仁核活动增强是条件性恐惧记忆获得、保持和表达的关键神经基础。内侧前额叶皮层对杏仁核的去抑制及海马向杏仁核传递的威胁性环境信息,促进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出现。在经历创伤应激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上调及多巴胺活动的增强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产生的主要神经基础。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药物治疗研究证明多巴胺D2受体在改善患者症状中的作用比较重要,但仍需作更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