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测量估计(简称估测)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数学认知领域兴起的研究热点之一。采用自编的测验任务对747名青少年估测能力的发展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考察。其中测验任务包括长度和面积估测两种类型,并且每种类型都采用了图形和实物两种题目形式。被试平均年龄为17.11岁。结果发现青少年的估测能力的发展表现出如下特点:(1)青少年的总体估测能力普遍较低;(2)青少年的估测能力在初中阶段会显著提高,但之后的发展相对缓慢;(3)青少年的估测成绩易受任务类型和题目形式的影响。对长度任务的估测成绩好于对面积的估测;对图形题目的估测成绩好于对实际物体的估测;(4)青少年的估测能力不存在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2.
比率偏差是指小概率事件以不同比率形式呈现时,人们倾向于认为以较小数字呈现的事件更不可能发生.这种现象在医疗卫生领域和职业生涯决策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关于比率偏差产生的解释主要包括标准理论与认知经验自我理论.比率偏差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元认知技能、计算能力、认知视角和任务性质等.未来的研究需要从比率偏差现象的产生、心理机制及应用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3.
五台山是佛教圣地、旅游避暑胜地和抗日革命根据地三位一体的文化活动基地。因此,佛教文化就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其基本教义就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自净其意,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74.
对医学基础研究中“确凿证据”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学基础研究中得到的确切可靠、无可辩驳的结论,可称为“确凿证据”。其重要性在于能对“一般证据”做出判断;可据此设计实验,提出并验证假说。所以准确判断十分重要,判断错误将误导实验,延缓实验进程。可分为两类:直接可见的结果或是经过严密实验设计得出的结论。我们要慎重判断“确凿证据”,也要善于利用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75.
1952年中央卫生部在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创办了一个5年制的“中学西”培训班,以期提升中医的科学素养,培养中医现代化人才。通过追述“中学西”班的开办始末及该班学员在中医现代化中的作用,探讨了“中学西”的教育模式在中医现代化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希望对于中西医结合途径以及中医教育模式的探索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6.
研究旨在编制针对小学生社会技能的家长评定量表。有效样本1027名(男484名,女543名)。通过量表的编制、预测、修改和再测,确定了量表的3个层次,9个因素,量表的内在一致性信度为0.88,分半信度为0.76,量表总分与效标分数(同伴正提名分)相关显著(P<0.01)。量表编制发现:小学生社会技能在总体上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三年级显著低于二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  相似文献   
77.
课程嵌入型表现性评定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以335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为期一学年的追踪实验研究方式,探索课程嵌入型表现性评定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此方式对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随实验进程不断增加并受到学生原有学业水平的影响。对口语报告资料的分析进一步表明,此评定方式对数学问题解决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理解问题、元认知与问题解决策略等方面。  相似文献   
78.
疼痛对心理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景  沈林  ToddJackson  陈红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0):1493-1501
疼痛对个体的认知、情绪等心理过程有消极影响。疼痛会干扰个体的选择性和持续性注意, 损害其记忆功能。长期疼痛还会诱发焦虑和抑郁等消极情绪。目前疼痛的机制主要有闸门控制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 分别从脊髓水平和大脑水平解释疼痛与心理的交互作用。大脑对疼痛信息的编码方式包括特异化理论、模块化理论和中枢整合机制学说。未来研究应注意实验室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差异, 区分急、慢性疼痛的特有机制, 进一步探讨疼痛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9.
创制理想的动物模型是突破抑郁症研究的技术难点之一。来自进化研究的证据提示, 树鼩属灵长类近缘的一种小型动物, 具有较为发达的神经系统和与人类相似的应激系统, 因而可能成为创制精神疾病行为模型的较佳选择。已有的研究表明, 树鼩社会挫败模型可能具有比啮齿类更好的表面效度、预测效度及结构效度。由于树鼩与人类的近缘关系, 对其抑郁行为的脑机制研究或药物评价可能更具潜在价值。但是, 该模型仍有待进一步利用、拓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80.
自发性自传体记忆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经历的突发性回忆。作为一种普遍的基本记忆方式, 它具有指导功能和自我功能。与自觉性自传体记忆相比, 其特征是:提取方式为基于联想、自下而上加工的直接提取过程, 内容上更倾向于积极情绪事件且复述频率较低, 性质上更具体。相应的解释理论有情景记忆回想理论、线索-启动理论、直接提取理论及概念联想理论。未来研究应注意功能验证、研究系统化、理论整合与跨文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