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82篇
  76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旨在考察《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在农民工群体中的心理测量学特征,了解我国农民工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情况,并与全国成年人常模进行比较。采用《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对来自于全国六大区域的不同性别、年龄段、教育程度和职业类别的855名农民工有效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本次调查中《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各分量表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2)农民工样本核心心理健康素质量表总均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农民工的情绪性素质得分高于全国成年人常模,其他素质和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得分与全国常模无显著差异;(4)农民工坚韧性素质得分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人际健康和情绪性素质得分存在显著年龄差异,自我概念、坚韧性素质和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得分存在显著的职业差异。结论:《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适用于农民工群体;农民工情绪性素质优于全国常模,其他所测心理健康素质的负载量与全国常模处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142.
In this research we examined age differences in the factorial structure of the Philadelphia Geriatric Center (PGC) Morale Scale. In particular, we viewed the covariance structure of the PGC Morale Scale items as a function of several parameter matrices. We analyzed the factorial invariance by testing hypotheses involving the equivalence constraints of one or more parameter matrices in the young-old (65-74) and the old-old (75 and over) populations. Data for this research came from the 1968 National Senior Citizens Survey. Analysis of covariance structures, or LISREL, was used to assess the factorial invariance of the PGC Morale Scale.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ge differences in the factorial structure, substantively they are less important.  相似文献   
143.
孟景  沈林  吕振勇  杨周  陈红  Todd Jackson 《心理学报》2012,44(11):1515-1522
在以往研究中“pain matrix”被认为是加工自我和他人疼痛信息的特异性神经机制, 也可能是个体对他人疼痛共情的原因。但是最近的研究发现非疼痛的感觉刺激也能激活该脑区, 因此疼痛表征在自我和他人间是否存在一致性受到质疑。研究采用启动范式从两个方面入手探索自身疼痛和疼痛共情间是否存在一致性关系。实验一使用疼痛和非疼痛图片为启动刺激, 疼痛或热刺激为靶刺激, 发现相对于非疼痛图片, 疼痛图片启动下被试对自身疼痛刺激的反应时减少, 疼痛水平和情绪反应增强。实验二使用疼痛和热刺激为启动刺激, 疼痛或非疼痛图片为靶刺激, 发现相对于热刺激, 疼痛刺激启动下被试对疼痛图片的反应时减少。同时, 在两个实验中非疼痛的靶刺激都不受启动刺激的影响。这说明疼痛表征在自我和他人间存在一致性效应。  相似文献   
144.
临床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医院药学的一个分支。日本作为药学教育发展较快的发达国家,在临床药学人才培养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分析社会对临床药学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总结日本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特点,期望为我国临床药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5.
编制适合中国社会文化特点的成年人健康信念量表。根据健康信念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大量研究结果,确定健康信念量表包括合理性和可控性两个维度的理论构想;通过访谈相关医务工作者以及在心理学专家中征集项目的方式形成初始问卷,并通过预测筛选,确定量表的最终项目。对天津市387名大学生、事业单位职员、公务员和农民工进行正式施测,检验量表的各项心理测量学指标。结果:健康信念量表包括两个维度,分别是可控性和合理性,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内部一致信度、结构效度、内容效度以及校标关联效度。结论:健康信念量表具备令人满意的心理测量  相似文献   
146.
董良 《道德与文明》2011,(2):138-142
大卫.高蒂耶认为契约论可以把道德构筑在\"审慎理性\"的基础之上,这一努力因其核心概念\"约束性最大化\"所隐含的\"道德理性\"而归于失败。同一理论框架下的双重理性基础使契约论可以从\"效用最大化\"的视角为规范优先提供某种合情理的说明。这种说明尽管不是一种严密的\"证明\",却是一种合情理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7.
超越效价和唤醒—— 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认为, 高动机强度的情绪窄化(narrow)认知加工而低动机强度的情绪扩展(broaden)认知加工。该理论超越了先前对效价和唤醒两大情绪维度的二分法, 证明了情绪的动机维度对注意、记忆等认知加工产生扩展和窄化效应, 深化了积极情绪的扩展-建设理论, 有助于深入理解情绪与认知的交互作用。未来研究应建立动机维度的操作性定义, 并进一步发展出诱发不同动机维度情绪的标准化刺激材料或任务。  相似文献   
148.
编制适用于我国成年人使用的应对风格量表。通过对应对风格研究的文献分析,将应对风格量表确定为注重问题的应对策略和注重情绪的应对策略两个维度,编写项目43个,通过对410和379人的大学生样本的两次预测分析,形成由33个项目的正式量表。通过对467人的成年人样本和来自大学生的三组样本的实测,考察量表的各项心理测量学指标。结果表明,应对风格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也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内容效度、聚合效度和效标效度。中国成年人应对风格量表具有可靠的心理测量学特征,可以被用于中国成年人应对风格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9.
采用2(笔画数:多笔画、少笔画)×2(结构特征:构型对称、构型非对称)×4(频级:4级)三因素的被试内设计,通过分析29名有效被试的平均反应时和平均正确率来探讨纵横码认知加工的规律,从而揭示汉字输入中形码的认知加工模型,结果发现:(1)形码的认知加工没有显现出笔画效应、频率效应,说明其基本加工单元与汉字知觉的基本加工单元不同。(2)在反应时上存在形码码数的差异,码数少的反应时显著快于码数多的,系列加工的方式非常明显。(3)结构效应显著,且错误码识别的平均反应时显著更慢,而平均正确率更低,符合多层次格式塔双向加工模型的假设。  相似文献   
150.
通过3个行为实验,以44名大学生或研究生为被试,考察了言语次级干扰任务是否对不同言语命名难度的客体与空间工作记忆信息的保持产生选择性干扰。研究发现:无论记忆对象是言语命名困难的客体信息,还是言语命名容易的客体信息,无论探测刺激是图形形式,还是词语形式,言语次级干扰任务都对客体信息的保持产生选择性干扰;但言语次级干扰任务对空间信息保持的影响,在不同条件下则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客体工作记忆自动、强制性地使用言语编码和保持机制,而空间工作记忆信息的保持是否由言语编码参与则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