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9篇
  免费   1872篇
  国内免费   1159篇
  783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489篇
  2018年   364篇
  2017年   473篇
  2016年   418篇
  2015年   419篇
  2014年   461篇
  2013年   642篇
  2012年   440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471篇
  2009年   442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8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3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31.
32.
33.
胡艳梅  张明  徐展  李毕琴 《心理学报》2013,45(2):127-138
通过两个实验验证了客体工作记忆内容对注意的导向过程是灵活可控的; 与客体工作记忆内容匹配的刺激既可以捕获注意, 也可以被抑制。实验1通过操作匹配试验概率来诱发不同水平的抑制动机, 考察在客体工作记忆内容对注意的导向作用中抑制动机的影响。匹配试验中有分心物与客体工作记忆内容相同。控制试验中所有搜索项目均与客体工作记忆内容不同。实验2保持实际匹配试验概率恒定, 仅通过改变指导语来调节抑制动机水平, 以排除练习的干扰。两实验结果均表明, 当抑制动机水平较低时, 匹配分心物会捕获注意; 而当抑制动机水平足够高时, 匹配分心物会被抑制。并且, 抑制动机水平的高低还会影响认知控制的效应量和时程。  相似文献   
34.
题目属性的定义是实施认知诊断评价的关键步骤, 通过有丰富经验的领域专家对题目的属性进行定义是当前的主要方法, 然而该方法受到许多主观经验因素的影响。寻找客观的题目属性定义或验证方法可以为主观定义过程提供策略支持或对结果进行改进, 因此已经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本研究构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题目属性定义方法, 研究使用似然比D2统计量从作答数据中估计题目属性的方法, 实现属性掌握模式、题目参数和题目属性向量的联合估计。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使用似然比D2统计量可以有效地识别题目的属性向量, 该方法一方面可以实现新编制题目属性向量的在线估计, 另一方面可以验证已经定义的题目属性向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5.
Children worldwide experience mental and emotional disorders. Mental disorders occurring among young children, especially infants (birth –3 years), often go unrecognized. Prevalence rates are difficult to determine because of lack of awareness and difficulty assessing and diagnosing young children. Existing data, however, suggest that rates of disorders in young children are comparable to those of olde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von Klitzing, Dohnert, Kroll, & Grube, 2015 ). The lack of widespread recognition of disorders of infancy is particularly concerning due to the unique positioning of infancy as foundational in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Both the brain and behavior are in vulnerable states of development across the first 3 years of life, with potential for enduring deviations to occur in response to early trauma and deprivation. Intervention approaches for young children require sensitivity to their developmental needs within their families. The primacy of infancy as a time of unique foundational risks for disorder, the impact of trauma and violence on young children's development, the impact of family disruption on children's attachment, and existing literature on prevalence rates of early disorders are discussed. Finally, global priorities for addressing these disorders of infancy are highlighted to support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actions that may alleviate suffering among our youngest world citizens.  相似文献   
36.
图形型归纳推理的神经机制:一项f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MRI脑成像技术探讨图形型归纳推理的神经机制。设计了一种由图形形状和条纹方向描述的简单几何图形组成的归纳推理任务,这种图形型任务与以往研究中常用的语句型归纳推理任务是同质的。根据两个图形共享特征数量的不同设计了两种实验任务:共享两个特征(2T)和共享一个特征(1T),以休息基线(Rest)作为控制任务。2T和1T任务均为归纳推理任务,但2T任务包含知觉特征整合成分,而1T任务不包括。结果发现:与控制任务相比,归纳推理任务在前额区(BA6、9、11、46、47)、尾状核、壳核和丘脑等脑区有显著激活,反映了"前额皮层-纹状体-丘脑"通路在图形型归纳推理中的重要作用;图形型归纳推理中的知觉信息整合与右侧额下回(BA47)、双侧尾状核头部、壳核等脑区有关。  相似文献   
37.
风险决策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如何进行风险决策是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遇到的未解之谜。主流风险理论认为, 风险决策是一个补偿性的、期望值最大化的过程; 而非主流的风险理论则认为, 风险决策是非补偿性的, 并不遵循期望法则所假设的加权求和等过程。这一谜团为何一直没有得以破解, 或许是因为我们未找到揭示其心理过程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近10年来, 我们针对风险决策过程, 借助行为实验、眼动记录法、事件相关电位、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技术, 系统探索风险决策的心理和神经机制, 为回答“风险决策是否遵循补偿性规则”这一问题提供了汇聚性证据。本文依据期望法则所假设的概率函数推导、加权过程、加权求和过程、总分最大化等步骤, 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与回顾, 以期加深人们对风险决策机制的理解, 并为建立、健全与风险决策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青少年理想自我表征的丰富性及其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尝试对青少年理想自我表征丰富性进行量化研究,并着重从压力缓冲和人际交往角度探讨了理想自我表征丰富性对个体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以及理想自我表征丰富性与弹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理想自我表征丰富性不存在年龄差异,而在性别上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主要存在于初中男女生之间;丰富的理想自我表征有利于缓冲青少年对压力的负性体验,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在同学中的人缘.此外,理想自我表征丰富性对心理健康的调节主要通过弹性中介发挥作用,预示着理想自我表征丰富性可能是青少年弹性的重要构成成分.  相似文献   
39.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personal values, value congruenc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psychology/education and business students from Argentina (N = 275), Bulgaria (N = 182) and Finland (N = 148).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ed, first, that there were no direct relations between higher order value priorities and life satisfaction (LS), positive affect (PA) or negative affect (NA). Second, objective value‐congruence (VC)—the similarity between individual and group values—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LS and PA, and negatively related to NA. Most importantly, the effects of VC on LS, NA and PA were partially mediated by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ur results show tha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re facilitated by sharing values similar to those of one's fellow students. More generally, personal values per se appear not to be associated with subjective well‐being, more important is how these values fit into the social context.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0.
采用4个研究探究了权力感对调节定向的影响。研究1通过测量被试的特质性权力感和特质性调节定向初步探索权力感水平与调节定向的关系。研究2和研究3分别通过外显角色扮演和故事回忆法来探究状态性权力感对调节定向目标表征和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4采用身体姿势法启动权力感,进一步探究在内隐层面权力感对调节定向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权力感个体更倾向于促进定向;而低权力感个体更倾向于预防定向,并且排除了其中可能的无关变量(情绪)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整合现有的权力感研究结果,并能预测更多未知的权力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