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36篇
  66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2年   3篇
  1967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4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The scientist—practitioner model of training in psychology has been widely influenti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graduate curricula in Australia. The model had its origins in post‐war America and has formed the basis for accreditation of psychology courses in Australia since the late 1970s. Recently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model in Australian undergraduate psychology was argued for, suggesting that the absence of significant practical skills development in most curricula is detrimental to the discipline's graduates and their employers. The authors agree that the need for some practical skills development in undergraduate curricula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psychology. Many of the exemplars of curriculum revision provided, however, are impractical and are unlikely to mak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Australian program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consider the graduate attributes desired for 3‐year and 4‐year trained psychology graduates who will go on to employment without completing postgraduate study. Curriculum innovation to enhance graduates' employability will flow from this development, and will be likely to incorpor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lutions, rather than placement experience. This process is entirely compatible with the scientist—practitioner model of training and education in psychology.  相似文献   
42.
特质性与情境性调节定向匹配效应的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玲  林晖芸  逄晓鸣 《心理学报》2011,43(5):553-560
研究试图探讨基于不同性质的调节定向(特质性调节定向和情境性调节定向)而达成的匹配所导致的效应是否一致。实验一、二均采用2(调节定向:促进、防御)×2(信息框架:积极、消极)被试间设计, 分别考察了两种匹配对信息说服效果(包括信息价值评价、情绪强度、行为意向3项指标)的影响。MANOVA检验表明, 实验一中信息价值评价、情绪强度2项指标上的交互作用显著, 实验二中信息价值评价、情绪强度和行为意向3项指标上的交互作用显著; 这表明, 基于两种不同性质的调节定向所达成的匹配在对信息价值评价和情绪强度的影响上具有一致的效应, 但在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上具有不一致的效应。这一结果对于理解两种不同性质的调节定向之间的差异以及基于两者而达成的两种调节匹配之间的差异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
唐杰  林志扬  莫莉 《心理学报》2011,43(12):1454-1461
本文介绍了多项式回归的分析方法, 讨论并验证了它相比传统的差异分数分析法在检验一致性假设中的优势。针对目前该方法在国内应用方面的缺失状况, 本文从分析基准、理论推导、分析步骤和假设检验等方面完善了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应用分析框架。最后, 本文以个人-组织价值观一致性对员工情感性变革承诺的影响研究为例, 对分析框架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说明。结果表明, 被传统差异分数很好支持的一致性效应并不一定完美, 新的分析框架能够揭示更多的有用信息并给管理实践带来更具体而准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44.
该文以现代西方哲学视角分析了<易传>交感与会通的解释学思想.指出:易文本与解释者同源同构同德是理解解释的原因,易文本与解释者交感是易学理解前提,"往"与"来"、"彰"与"微"、道与物之视域融合是理解与解释实质,生命与易道互诠互显是理解与解释的终极目标.最后通过与西方解释学比较,提出了<易传>解释学特征是融创造与循环、理性与非理性、方法解释到哲学解释为一体.  相似文献   
45.
论医院管理的人文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医院是人类最需人文关怀的场所。医院管理的内在本质特征在于其人文性——以人为本,即对内管理以员工为本,以尊重医院员工为根本,以关爱医院员工为重心,对外服务以患者为本,医院管理以患者为中心,医者行医以患者为中心。理清和认识医院管理的人文内涵与特征,是医院建设的重要认识任务和基础使命。  相似文献   
46.
与已有研究着重考察如何识别客体导向性意图(动作以物理对象为目标, 而不涉及其他人)不同, 本研究对人们如何识别社会性意图(动作以指向社会主体为目标以影响对方的交互行为)进行了探讨。基于两交互主体在整体层面应遵循效用最大化的分析, 提出当A协助B达成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成本小于B单独实现该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成本时(简称为成本最小化信息), 其可被识别为具有社会性意图。通过在B面前设置栅栏的方法操纵成本最小化信息, 以指示不同意图类型的脑电μ抑制程度、对不同变化的敏感性(辨别力)为指标, 对该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 相比客体导向性意图的控制条件(即A将目标物苹果放置在石头前), 当A将目标物苹果放置在被栅栏挡住的B前, 其动作可减少B单独获取该苹果的动作成本, 即符合成本最小化条件时, μ的抑制程度更高(实验1), 且对结构改变(某两个动画中充当相同角色的智能体互换)的辨别力更强, 但对角色交换(某个动画中两个智能体的角色交换)的辨别力更弱(实验3a); 而当栅栏不存在时, 虽然A的运动路径与实验1相同, 但A将苹果放置在B前的成本大于B自身获取苹果的成本, 即不符合成本最小化条件, 条件间μ抑制的差异消失(实验2), 且对不同动作模式中变化的辨别相当(实验3b)。鉴于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性意图所诱发的μ抑制强于客体导向性意图, 且人们对存在社会性意图的两个智能体间的结构改变更容易辨别, 而对角色交换不敏感, 故上述结果揭示, 两个个体的行为是否满足成本最小化影响人们对动作意图的识别, 支持成本最小化信息是社会性意图识别线索的观点。  相似文献   
47.
为探讨青少年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其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采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亲子沟通问卷、同伴关系量表、师生关系量表对475名来自湖南、甘肃地区的初高中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1)亲子、同伴、师生关系均能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2)同伴关系在亲子关系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亲子关系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作用路径受到了师生关系的调节;(4)师生关系调节了亲子关系通过同伴关系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过程的前半路经。可见,师生关系在亲子关系预测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具备重要的调节功能,未来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可聚焦于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发挥亲子、同伴、师生关系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48.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