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227篇
  9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51.
公立医院“医疗联合体”改革模式为解决“看病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其目的是促使优质医疗资源通过医疗联合体纵向下沉, 从而达到医疗资源最大化利用和居民就诊的合理分流。为了推进我国“医疗联合体”改革模式的发展, 首先分析了医疗联合体的作用和面临的障碍, 然后介绍我国上海、北京、湖北、重庆的“医疗联合体”改革实践模式,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医疗联合体”改革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望对我国这种改革模式的实施推进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2.

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规范化进行界定,发现我国面临儿童用药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存在需求缺口、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审查不够规范等现实困境,引发规范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关键性思考。借鉴FDA对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规范化实践,总结FDA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相关法案、临床试验指南文件以及对伦理审查委员会的监管措施,得出完善儿童药物临床试验专门法规和指南、加强相关伦理委员会监管和指导、规范儿童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加大儿童受试者保护力度等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53.
The Interpersonal–Psychological Theory of Suicide (IPTS) proposes that combinations of thwarted belongingness, perceived burdensomeness, and acquired capability lead to suicide ideation, planning, and attempting. We compared individuals with and without suicidality on thwarted belongingness and perceived burdensomeness, and compared a combined group of planners and attempters to ideators on fearlessness about death (one component of acquired capability). Individuals with suicidality had higher thwarted belongingness and perceived burdensomeness than individuals without suicidality. Planners and attempters did not have higher fearlessness about death than ideators. These findings partially support IPTS hypotheses. Assessing thwarted belongingness and perceived burdensomeness may improve suicide risk determination.  相似文献   
54.
Individuals with eating pathology, particularly those with diagnosed eating disorders, are at high risk for suicide. It is less clear whether undiagnosed eating pathology and subsyndromal eating disorders carry the same risk and, if so, what mechanisms may explain why higher levels of eating pathology yield greater risk for engaging in suicidal behaviors. The in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ordered eating and risk for suicidal behaviors via facets of experiential avoidance was tested using a multiple‐mediator model. The model was tested using bootstrapping estimates of indirect effects in a sample of 218 noncollege student adults (Mage = 32.33, 66.1% women) with a history of suicidal attempt and/or history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 Results revealed that disordered eating indirectly predicted risk for suicidal behaviors, distress aversion (i.e., negative attitudes or dislike of distress), and procrastination (i.e., delaying engagement with distressing activities). Results suggest that targeting experiential avoidance and helping those who have a history of engaging in suicidal behaviors and/or NSSI develop regulation strategies to use during times of distress may be of utmost importance fo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eating pathology.  相似文献   
55.
A nonlinear indirect effects framework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potential interpersonal indirect effects (i.e., perceived burden and thwarted belonging) accounting for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suicide ideation. Using a sample of 338 undergraduates, result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quadratic effect of BMI on suicide ideation via perceived burden only, which became significant as BMI fell below 18.00 kg/m2 and above 28.00 kg/m2. Our results provide novel information relevant for suicide risk screening in the context of weight‐ and health‐related interventions and provide justification for future longitudinal trials assessing suicide risk across the BMI spectrum.  相似文献   
56.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发病群体多为5岁以后的儿童,主要临床表现是多动、冲动,注意力无法集中,对一项任务不能够有规划进行下去,而且脾气暴躁、易怒。近年来,心理学界、神经科学界和教育学界等对ADHD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本文概括性地介绍了ADHD病症的基本特征,目前对于患者脑机制损害的研究,并从药理学和行为学等方面讨论了ADHD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57.
西方学者已普遍接受宽恕的本质即为亲社会性动机转变过程。从这一取向出发, 介绍Worthington提出的宽恕压力应对模型、Koutsos等人提出的人际间相关变量模型以及Hall和Fincham提出的自我宽恕模型这三个模型。三个模型从三个不同角度对宽恕的动机转变观点提供支持, 通过论述三个模型之间的关系, 对宽恕的动机转变观点进行更加深入的阐述。同时在宽恕模型论述中总结分析近年来宽恕的认知加工、人际相关变量的作用以及自我宽恕方面的研究进展等。最后对宽恕在西方以及我国的研究进行回顾, 指出中西方宽恕研究发展中存在的研究不全面、缺乏理论支持等问题。  相似文献   
58.
植物药复方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主要手段。药物是通过蛋白质起作用的。蛋白质复杂多样的功能与其时空的复杂演变密切相关,复方如何对蛋白质时空产生影响、如何对其结构与功能发生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深入研究可能发现新的生命现象,为阐明疾病发病机理以及植物药的创新研制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9.
祝春兰  刘伟  马亮  张利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2):1875-1881
轻度阿尔茨海默症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前瞻记忆衰退。已有研究以轻度阿尔茨海默症与前瞻记忆衰退的关联程度为主线, 对比了这一关联与“其他认知缺陷疾病-前瞻记忆衰退”、“轻度阿尔茨海默症-回溯记忆衰退”以及“轻度阿尔茨海默症-遗传表达”这三种关联的类似程度。此外, 也有研究涉及到了如何促进轻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前瞻记忆。将来的研究应引入病情程度、前瞻记忆任务类型等变量, 深入探讨轻度阿尔茨海默症与前瞻记忆衰退的关联, 并使用ERP、fMRI等神经生理技术确定轻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前瞻记忆衰退的机制。  相似文献   
60.
贪婪是人性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哲学、经济学等领域经常讨论的话题.本文首先梳理了贪婪的概念,并将问题聚焦在对于物质的贪婪上.然后总结了贪婪的特点,并提出贪婪的定义.接着阐述了情境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对贪婪的态度,以及贪婪动机如何影响自利行为.贪婪决策是个体决定是否做出贪婪行为的心理过程,受到自我意识和情绪的影响.贪婪决策过程模型整合了控制性、自动化两类加工方式,阐释了自利倾向与道德自觉相互作用的机制.本文对以上内容逐次进行讨论,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