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6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adult attachment styles, interpersonal problems, and categories of suicide‐related behaviors (i.e., self‐harm, suicide attempts, and their co‐occurrence) were examined in a predominantly psychiatric sample (N = 406). Both anxious and 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s were associated with interpersonal problems. In turn, specific interpersonal problems differentially mediat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attachment style and type of suicide‐related behavior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e importance o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se groups of behaviors in terms of etiological pathways, maintenance processes, and treatment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42.
This study used the interpersonal–psychological theory of suicid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DSM-5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symptom clusters derived from the six-factor anhedonia model and facets of acquired capability for suicide (ACS). In a sample of 373 trauma-exposed undergraduates, most PTSD symptom clusters were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facets of ACS in bivariate correlations, but the anhedonia cluster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CS in regression models. Structure coefficients and commonality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anhedonia served as a suppressor variable for the other symptom clusters. Our findings further elucidate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ific PTSD symptom clusters and ACS.  相似文献   
43.
自动驾驶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现代交通问题并提升驾驶舒适度。有条件自动驾驶下, 驾驶员可执行非驾驶相关任务但需要在系统无法处理的状况下接管车辆。在这一关键过程中, 驾驶员需要进行注意转换并获得情境意识以成功接管。已有研究表明, 接管请求、非驾驶相关任务、驾驶情景及驾驶员因素是影响接管过程重要因素。未来可从认知机制角度研究各因素对接管过程产生的影响, 以及探究接管过程中各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4.
Research since the 1960s has consistently found that lay volunteers are better at helping suicidal callers than professionals. Yet, professional degrees are increasingly becoming requirements for helpline workers. In our first study, we conducted post hoc comparisons of U.S. helplines with all professional paid staff, all lay volunteers, and a mix of both, using silent monitoring and standardized assessments of 1,431 calls. The volunteer centers more often conducted risk assessments, had more empathy, were more respectful of callers, and had significantly better call outcome ratings. A second study of five Quebec suicide prevention centers used silent monitoring to compare telephone help in 1,206 calls answered by 90 volunteers and 39 paid staff. Results indicat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olunteers and paid employees on outcome variables. However, volunteers and paid staff with over 140 hours of call experience had significantly better outcomes. Unlike the United States, Quebec paid employees were not required to have advanced professional degrees. We conclude from these results and previous research that there is no justification for requiring that suicide prevention helpline workers be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In fact, the evidence to date indicates that professionals may be less effective in providing telephone help to suicidal individuals when compared to trained lay volunteers.  相似文献   
45.
为医学"会诊”-当代医学的主要缺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现代医学发展迅速,方兴未艾,由于技术主义抬头,认识局限与医学发展水平的制约。出现某些缺憾性倾向。主要有:破足的医学、分裂的医学。被动的医学、治标的医学、人性淡漠的医学、不公正的医学等。在对上述进行分析与评论的基础上,对医疗服务变革真挚进行了预测与展望。  相似文献   
46.
谐音型歇后语是汉语特殊的语汇表达形式, 对其加工常常需要通达后一语节的同音线索来完成语音、语义隐喻映射。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探讨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类型对谐音型歇后语加工的作用。实验1结果表明, 在高熟悉度条件下, 被试对语汇的加工策略取决于歇后语的同音线索类型。当后一语节为同音字时, 加工较为快速; 当后一语节为谐音字时, 通达歇后语隐喻意义的路径受阻。对熟悉度较高的谐音型歇后语进行加工, 语义通达表现出预存性; 在缺乏同音线索的条件下, 语料加工时间较长, 反应准确率较低, 支持概念隐喻模型和概念合成假说。而对熟悉度较低的歇后语进行加工, 被试更倾向于采用即时(on-line)策略, 支持概念合成理论和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假说。实验2结果表明, 呈现“错误同音”线索对歇后语的加工形成干扰, 不支持概念合成理论和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总的结果表明, 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类型影响谐音型歇后语的通达, 谐音歇后语加工需要同时激活语音和语义两条通道。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 辱虐管理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 以探讨中国文化情境下辱虐管理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中介心理机制及边界条件。采用多阶段-多来源的策略, 以93名主管和369名员工为对象, 通过多水平结构方程建模技术对三阶段主管-员工配对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主管的辱虐管理行为会通过心理契约破坏的中介作用, 对员工创造力产生间接的消极影响; 但该负向的间接关系的强度对高中庸思维者而言较弱。本研究有助于揭示辱虐管理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心理机制及边界条件, 研究结果对企业员工创造力及创新行为的管理实践也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48.
工作-家庭关系研究是组织与管理心理学中研究的热点议题,社会文化因素是工作-家庭关系研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在分析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总结发现:个体主义文化下的员工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对等并且领域之间界限明晰,而集体主义文化下个体的工作-家庭之间的关系并非完全对等,且员工的工作和家庭之间存在更多联结。如何在现有的工作-家庭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明晰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研究理论以及挖掘能够体现我国工作-家庭关系特征的研究主题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与任务。  相似文献   
49.
社会层面中的权威合法性研究是国内外学者和管理实践者近来关注的重要问题。而社会公正的两个维度——分配公正和程序公正对权威合法性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提出社会阶层能调节分配公正和程序公正对权威合法性感知的交互作用,并通过实验室研究和情境启动两种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对低阶层者来说,无论是否程序公正,分配公正能显著提高个体的权威合法性感知;在分配公正和多得不公条件下,程序公正显著降低权威合法性感知。对高阶层者来说,分配公正能显著提高程序公正时的权威合法性感知;程序公正能显著提高分配公正时的权威合法性感知。研究结果启示社会管理者在推行依法治国时应针对不同阶层民众的思维方式采取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50.
该研究探讨了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关系,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友谊质量的中介效应和学校联结对该效应的调节效应。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732名青少年进行了研究,研究工具包括亲子关系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友谊质量量表、学校联结量表。结果表明:(1)友谊质量在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心理资本之间起中介作用,即亲子关系通过友谊质量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资本。(2)亲子关系通过友谊质量对青少年的心理资本的间接效应受学校联结的调节,且这种间接效应在低学校联结的青少年中更显著。本研究验证了家庭系统、同伴系统和学校系统对个人系统(心理资本)的联合作用,对青少年心理资本的提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