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25篇 |
免费 | 972篇 |
国内免费 | 621篇 |
专业分类
301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100篇 |
2022年 | 192篇 |
2021年 | 129篇 |
2020年 | 190篇 |
2019年 | 105篇 |
2018年 | 89篇 |
2017年 | 87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155篇 |
2013年 | 149篇 |
2012年 | 169篇 |
2011年 | 164篇 |
2010年 | 204篇 |
2009年 | 211篇 |
2008年 | 161篇 |
2007年 | 218篇 |
2006年 | 205篇 |
2005年 | 129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5篇 |
1979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6篇 |
1964年 | 4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为了解定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医院中医护人员心理状况,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医护人员心理健康调查表》对3所定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医院中1 266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定点医院医护人员中,27.5%存在抑郁,26.3%存在焦虑,26.0%存在孤独。女性、已婚、传染科、发热门诊、监护室相比男性、未婚、普通门诊更容易抑郁;传染科、监护室相比普通门诊更容易焦虑。因此,医院应加强对这类群体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以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2.
叙事医学视阈下《醉花窗医案》中的反思现象,具有明显的“文学多维化”特征,且反思路径具有“多视角”特色。王堉通过汉语言修辞的运用,对文史学典故的援引以及对民俗文学体裁的融合等,实现了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对“医生自身、医生与患者、医患与社会”等各层面的叙事反思。多视角叙事反思的医事路径,主要呈现“医生与患者”视角和“医生与同业医”视角下的多篇典型医案中:前者以“医理共通和医患关系、诊疗依从性、知情同意、转诊及其影响”为路径关键词展开表述;后者聚焦对“妥善处理诊疗分歧”的关注。 相似文献
33.
梳理叙事医学的起源与在国内外的发展,剖析南方医科大学2016级50名临床本科生叙事医学教育现状,基于叙事医学在医学生中的知晓率偏低,接受度仍有待提高,以及医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希望获取人文教育的结果,在\"珠医博雅苑\"叙事医学教育平台上打造\"理论储备夯实基础、自主体验强化理解、临床实践融会贯通\"的三维度立体叙事医学教育课程体系,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叙事医学教育作为有效的临床实践工具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34.
从存在主义视角出发,探讨医护人员存在的死亡焦虑。通过剖析医护人员的特殊工作场域,揭示死亡焦虑在医护群体中呈现的特异性,即死亡焦虑的高水平及\"存在性\"特点,并借由分析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中所阐释的死亡焦虑的特点及应对方式,如内隐性、直面死亡、觉醒体验以及波动影响等理论,提出对医护人员开展死亡教育、唤起觉醒体验以及有效利用波动影响等应对死亡焦虑的策略,这对于当下从事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国内某三甲医院五年科研伦理审查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科研项目伦理审查工作的重点、难点及对策。汇总2013年~2017年经医学伦理委员会会议审查的科研项目,分析研究者的学历、职称、学科与通过率关系。近5年医学伦理委员会共审查科研项目285项,通过238项,未通过47项,其中内科通过率高于外科(P<0.05),副高以上职称通过率高于中级(P<0.05),研究生以上学历通过率高于本科及以下学历(P<0.05)。只有强化伦理意识,规范审查形式,健全监管机制,才能保证科研伦理工作健康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36.
37.
多层次积极追随力是创业企业成长的重要保证。已有研究强调不同显性领导对积极追随力的影响, 结论存在较多争议。对此, 以内隐领导理论为基础, 构建了“内隐创业型领导-积极追随力”的多层次互动模型。根据此模型, 内隐创业型领导通过关系认同和领导代表性对个体与团队积极追随力产生促进作用; 团队积极追随力通过积极心理资本塑造内隐创业型领导; 团队差序氛围、员工传统性和领导特质调节焦点是互动关系重要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38.
39.
老年人的视听觉整合能力强于还是弱于年轻人, 目前尚存在很大争议。对老年人视听觉整合脑机制的研究, 将为老年人脑保健提供一种科学的跨通道整合方案。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从两方面进行论述:1)影响老年人视听觉整合的因素, 包括刺激的物理属性、刺激呈现的时空关系以及刺激得到的注意资源。2)老年人视听觉整合效应。研究表明, 一方面, 老年人表现出更高的功能连接性、网络效率和较强的视听觉整合效应, 如:老年人在后顶叶、内侧前额叶和左前额叶等脑区有较强的激活, 额中央区的P2振幅表现出超加性; 老年人比年轻人的视听觉整合发生较早并有较长的延伸。另一方面, 老年人有较长的反应时和较弱的整合促进, 以及对视听觉刺激进行反应时颞上回脑区的振幅弱于年轻人。简单刺激诱发的老年人视听觉整合为进一步揭示整合机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但是对于复杂情景下的视听觉信息整合加工机制仍待探究。 相似文献
40.
孤独感与手机成瘾均是当下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 诸多研究基于不同的理论视角探讨了两者间的内在联系, 但研究结果却存在很大分歧。为明确两者之间的整体关系, 以及产生分歧的原因, 对检索后获得的121项研究(124个效应值)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孤独感与手机成瘾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 = 0.25, 95% CI = [0.23, 0.27]); 两者的相关性受被试年龄群体的调节, 成年人群体中的相关系数显著高于青少年群体, 但两者的相关性不受性别、孤独感和手机成瘾测量工具的影响。结果表明孤独感与手机成瘾关系密切, 支持了补偿性网络使用理论和自我调节缺陷模型。未来应加强纵向研究或实验研究进一步揭示孤独感与手机成瘾的作用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