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711.
本研究通过对收集的科学发明创造实例进行整理,测量,访谈,再测量,建立拥有多项指标的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材料库,以期为研究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提供有效的测试工具。在材料库的建立过程中,对问题提出中的原型启发效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原型对创造性问题提出具有稳定的启发效应,并且这种启发效应在具有理科背景的个体上有更明显的效果。此外,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分数不仅与创造性成就倾向显著相关,且在企业环境中也显示出了对于不同创造力群体的有效鉴别  相似文献   
712.
本研究测评了广州市1628名六年级学生的学习投入和学业成绩,并调查了其家长的家长投入和教养风格。结果发现:(1)家长投入能正向预测子女的学业成绩;(2)在家长投入与子女学业成绩的关系之间,子女的学习投入起完全中介作用;(3)家长教养风格对家长投入与子女学习投入的关系路径起调节作用,积极的教养风格有利于促进家长投入对子女学习投入的正向影响。结果表明:积极的家长教养风格能促进家长投入转化为子女的学习投入,进而促使子女学业成绩的提升。  相似文献   
713.
运用ERPs技术考察谐音线索和前、后语节呈现时间间隔(ISI)对谐音型歇后语理解的影响。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谐音线索影响语料的通达过程。在短ISI条件下,谐音线索同时作用于反应时和错误率,易化对歇后语的加工;在长ISI条件下,谐音线索仅提高正确率。ERPs结果表明,长ISI诱发更大波幅的N170成分和P200成分,不出现谐音线索将诱发更大波幅的P300成分,同时,短ISI诱发更大波幅的N400成分。实验结果推测,谐音型歇后语的理解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注意、语义识别和初级整合过程;(2)谐音线索加工过程;(3)通过语义映射中介,消除差异,获得同一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714.
Niu  Gengfeng  Sun  Lijun  Liu  Qingqi  Chai  Huanyou  Sun  Xiaojun  Zhou  Zongkui 《Sex roles》2020,82(3-4):232-240
Sex Roles - Considering the prevalenc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SNSs) and restrained eating among young adult women,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lfie-posting...  相似文献   
715.
皮亚杰的方法论:体系、优势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盛华 《心理学探新》2001,21(4):3-6,11
皮亚杰的方法论体系包括:(1)发生学的理念;(2)“适应”和“运演”的理论解释工具;(3)获取资料的临床访谈法.他以这样的方法论体系而建立起来的理论具有:理性性、解释性、整体性等特征。皮亚杰方法论对我们当前的心理学研究具有启示意义。当前的一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恪守着“实证”与“量化”的规范;却忽视研究主体的理性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716.
Understanding Happiness: A Look into the Chinese Folk Psycholog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qualitative study using a folk psychology approach explored what Chinese people think about happiness. One hundred and forty-two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rote free-format essays in response to a simple open-ended question, “What is happiness?” Using thematic analysis, four main themes were found. (1) Happiness can be defined in terms of (a) a mental state of satisfaction and contentment; (b) positive feelings/emotions; (c) a harmonious homeostasis; (d) achievement and hope; and (e) freedom from ill-being. (2) Happiness is a harmonious state of existence,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a) the individual is satisfied or content; (b) the individual is the agent of his own happiness; (c) spiritual enrichment is emphasized more than material satisfaction; and (d) the individual maintains a positive outlook for the future.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ppiness and unhappiness is dialectical. These two distinct entities are locked in a never-ending relationship of interdependence: each depends on the other for contrast and meaning. Moreover, thi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opposites is also dynamic and constantly changing. (4) Happiness can be achieved, provided that one has the following abilities: (a) the wisdom of discovery; (b) the wisdom of contentment and gratitude; (c) the wisdom of giving; and (d)the wisdom of self-cultivation. These themes we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s of Chinese philosophical and folk views of happiness.  相似文献   
717.
本研究通过两部分实验探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中央执行系统的容量差异和这种差异的性质。通过比较匹配生理年龄的不同阅读水平儿童在自定步速和固定步速的复杂阅读广度测验中的成绩,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两种阅读广度测验中都表现出中央执行系统容量的缺陷,这种缺陷既不能用加工效率理论,也不能用资源分配理论来解释,而符合一般容量假设。因此,本研究支持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实时加工和存储信息的一般容量缺陷。  相似文献   
718.
亚里士多德逻辑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路 《世界哲学》2005,1(1):66-74
亚里士多德是逻辑的创始人,也是形而上学的开拓者,他的逻辑为西方哲学提供了一种工具和眼界,一直促进和影响西方哲学的发展.因此,理解亚里士多德逻辑,不仅有助于理解他本人的逻辑观和哲学思想,也有助于理解西方人的逻辑观念和哲学.对照亚里士多德逻辑和现代逻辑,则有助于深入地理解逻辑的本质,有助于清楚地认识西方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同异,有助于揭示为什么说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逻辑分析的,从而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哲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719.
本研究设计了长度比较的实验,检查了5—11岁青海高原藏汉儿童长度概念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5—11岁藏汉儿童长度概念稳定性是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藏汉儿童的成绩,10岁以前各年龄组均无显著差异,唯有11岁组差异显著,而其中了,9,10岁是几个值得注意的转折年龄。(2)儿童长度概念稳定性的发展大致有四个思惟水平,据此可以划分成几个年龄阶段,但各个阶段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儿童长度概念稳定性的发展,是各种认知成分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3)概念“守恒”是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直接认识与间接认识的矛盾关系是儿童认知结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4)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条件对藏汉儿童长度概念稳定性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20.
恒河猴在繁殖笼内的等级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有关非人灵长类社群结构的问题,国外已多有研究。许多学者认为无论在野外,或是在捕后(笼养)条件下进行观察都发现只要有几只动物在一起,形成一个群,那末群内的个体之间必然形成等级关系,而这种等级关系是线性排列的。换句话说,如果一群有A、B、C、D、E五只动物的话,它们的等级关系就是这样排列的:A>B>C>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