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8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499篇
  310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81.
目的:探讨语言熟练度对Stroop效应的影响及其背后的脑机制。材料与方法:17位被试参与本研究。被试母语为汉语,第二语言为英语。在被试完成中英文的stroop色字的任务过程中对被试进行fMRI扫描。结果:在色字相一致的条件下,中文任务与英文任务相比,双侧背侧枕叶及右侧背外侧前额叶有更强的激活; 反向比较,双侧腹侧枕叶有更强的激活。在色字不一致的条件下,中文任务与英文任务相比,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右侧枕下回有更强的激活; 反向比较,并无显著激活的脑区。此外,中文Stroop效应引起左侧额下回显著的激活。英文Stroop效应中,左侧额下回无显著激活。结论:结合前人研究,我们得出,语言熟练度影响了对注意控制有重要作用的背外侧前额叶以及与反应抑制有关的左侧额下回在Stroop任务中的参与程度,进而影响了Stroop任务的表现  相似文献   
82.
While scholarly discussions on Jesuit education are plentiful, inquiries related to Ignatian pedagogy are rar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applications of Ignatian pedagogy by juxtaposing it with the analysis of a Buddhist‐inspired and interdisciplinary contemplation program, Cognitively‐Based Compassion Training® (CBCT®). Drawing from the author's experience in teaching CBCT® at a Jesuit University,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CBCT® aligns with the Ignatian Pedagogical Paradigm's five elements: context, experience, reflection, action, and evaluation. This study uses psychometrical measurements, such as the Compassionate Love for Humanity Scale, to document how my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may enhance participants' emotional well‐being and widen their ethical concerns. As these outcomes are inherently cross‐disciplinary and include intellectual and affective dimensions, they cannot be achieved through a single field. Building a bridge between the Ignatian Pedagogical Paradigm and CBCT® provides a successful strategy for the educational objectives of developing the whole person and forming a compassionate character.  相似文献   
83.
This research examines consumers' participation in a nonmonetary, nonreciprocal form of online consumer exchange wherein consumers may decide to give only, receive only, or both give and receive. Given the lack of financial incentives or relational norms that would traditionally drive participation in this societally beneficial consumption activity for which we advance the term alternative giving, this research examines consumers'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s. Are consumers, as prior research suggests, motivated to participate in alternative giving activities on the basis of prosocial motives or for other reasons? Through 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online Freecycle Network, we found that participation is driven primarily by fundamental consumer needs and wants, though other prosocial, less materialistic factors are also drivers. Our findings also identify an inconsistency in product categories between what givers offer and what receivers seek, suggesting that supply–demand imbalances can emerge within alternative giving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84.
变化盲视是指在某些条件下人们往往觉察不到视觉场景中实质性的改变。最近研究表明,变化盲视发生时个体虽然不能有意识地报告变化,但却能无意识地对变化刺激进行加工和反应,也就是产生了内隐觉察。内隐觉察能够引导注意、影响反应速度。与觉察和无觉察相比,内隐觉察的眼动模式具有鲜明的特征。与无变化试次相比,盲视试次可以观察到显著的脑电活动变化以及不同的脑区激活。内隐觉察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明确和解决的问题,如左侧前额叶在内隐觉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将没有视觉干扰的范式应用到变化觉察的神经活动测量中等。  相似文献   
85.
张严文  刘拓 《心理科学》2020,(5):1103-1110
中国性少数群体普遍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家庭是其最大的压力来源。在性少数压力模型的背景下,本研究基于Bifactor模型探究父母消极教养方式对中国性少数(LGB)心理健康的特殊影响。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和金赛量表对649名LGB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消极教养方式的Bifactor模型存在部分差异;(2)对于LGB心理健康,父母消极教养方式的一般因子和拒绝特殊因子具有损害作用,过度保护特殊因子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6.
心算活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心算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之一。心算活动具有明显的问题大小效应,其加工过程与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存在密切关系。此外,对心算的加工机制进行跨学科(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等)的综合研究,是今后心算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考察了唯识学之心法八识所建构的认识结构。  相似文献   
88.
颜色知觉恒常理论的回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早期颜色恒常理论、系数理论、计算理论和 Octant模型作了简要回顾 ,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对影响颜色恒常性机制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强调了知觉经验、记忆、认知决策等高级意识活动对颜色恒常知觉的作用 ,并尝试性地提出了描述颜色恒常知觉过程的一般参照框架。  相似文献   
89.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学师生的内隐智力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对聪明男女中学生重要特征的评定中,中学教师对于智力的理解多集中于与认知有关的因素,并且评价所涉及到的方面随被评价对象年龄增长而调整;中学生对于智力的理解多集中于与人际交往有关的因素,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表现出更加看重内在特征的趋势;中学教师与中学生的内隐智力观存在一致性,主要表现为他们对聪明特征的评定因被评价对象的年龄和性别不同而变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为教师和学生强调的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0.
社会认同理论视野下的社会认同威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沛  刘峰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5):822-827
社会认同威胁是指,在社会比较的情况下,由于群体地位的差异,某一群体的个体在认知、情感上,对自我、所属群体身份的不承认,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疏离感和剥夺感、自卑感。社会认同威胁的结果包括3类:脱离群体、改变群体的状态、接受消极的社会认同结果。外显“社会威胁”的测量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测量“社会威胁”的内隐方法则以心脏血压和平均动脉血压作为测量指标。社会认同威胁的实验研究将群体分化为内群体和外群体,操纵群体地位的差异,通过模拟社会游戏来了解群体的社会认同威胁及其生理反应。未来的研究将重点关注下述问题:对社会认同威胁概念的建构、跨文化研究及其内隐过程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