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5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3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由研究者所修订的数学焦虑量表和自行设计的估算问题,通过对大学生被试进行团体测验,考察了在纯数字运算和应用题两种情境中数学焦虑对估算加工的影响以及估算中的问题大小效应。结果显示:(1)数学焦虑情绪在纯数字与应用题两种情境下都对估算有显著影响;(2)情境对估算准确率影响显著,纯数字情境下的估算准确率显著高于应用题情境;(3)在应用题情境估算中发现明显的问题大小效应,在纯数字情境估算中却未发现该效应。  相似文献   
992.
积极情绪调节的ERP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阳  张钦  刘旋 《心理科学》2011,34(2):306-311
利用ERP技术研究认知重评对积极情绪调节及后续认知任务的影响。先呈现积极图片,要求被试被动观看或认知重评。接着呈现情绪词,要求被试进行效价判断。结果显示,在情绪调节阶段,与被动观看或评价忽视相比,评价重视调节下的LPP更大。在词呈现阶段,被试的反应时受情绪调节的影响,表现为:评价忽视>评价重视>被动观看。在160-720ms期间,认知重评之后词汇所诱发的ERP与被动观看后词汇的ERP有显著差异,支持情绪调节损耗认知资源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3.
刘爱伦  郭志华 《心理科学》2003,26(3):386-389
本研究探讨记得与知道反应的特点及机制。两个实验分别以具体或抽象名词、情绪色彩不同的形容词作为测验材料,呈现不同时间。结果发现呈现时间与词的属性都引起记得和知道判断上的实验性分离,表明对信息源不同意识水平的监控受信息呈现时间和信息属性的影响。研究支持解释记得与知道机制的双加工理论,本文也讨论了两种机制可能共同起作用的看法。  相似文献   
994.
庄锦英  刘永芳 《心理科学》2003,26(2):249-252
控制知觉材料的熟悉性和概念范例的典型性,以考察它们对内隐与外显记忆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知觉内隐记忆的启动效应不存在年龄和熟悉性效应,而知觉外显记忆成绩则具有明显的年龄和熟悉性效应;(2)在概念内隐记忆任务上,典型范例的启动效应不存在年龄差异,非典型范例的启动效应则存在随年龄而增长的启动效应:无论是典型范例还是非典型范例的外显记忆成绩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相似文献   
995.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obtai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ive well - being ( SWB ) status amongChina‘s urban elderly, and to find out the major factors that could influence the status in question. Our survey wasconducted of 233 urban elderly individuals, and the data was statistically examined by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with the results that: 1 ) The SWB of China‘ s urban elderly was relatively high as only 4.5 96 of all respondentsconsidered themselves unhappy or very unhappy; 2) Major factors that had an influence on SWB included economicresource, mobility, age and social support; and 3 ) Five demographic variables accounted for 18.6 96 of the variancein SWB, which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oreign findings. It is concluded that financial security,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and social activities, and social support are necessar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WB of the el-derly.  相似文献   
996.
利用脑ET技术对认知功能正常的被试进行智力发展的脑电图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脑α波的平均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中学生的变化幅度不大,但明显超过60年代的同期水平;(2)脑波平均频率的空间分布表现出额低枕高的前后梯度,在年龄低组被试有逆转现象,随年龄的增长,逆转现象减少,大脑的有序程度逐渐增强;(3)小学生的信息加工速度与脑α波的关系并不十分明显,而其脑波频率的分布和发展特点与计算速度有着根本的联系。中学生的表象能力与不同脑区平均频率的关系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表现为在右顶叶、右前颞叶、右后颞叶和左后颞叶区域,表象能力好组频率大于差组。  相似文献   
997.
学前儿童对“知道”和“会”的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2名3至5岁儿童接受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任务,探查他们在获得新知识前后对自己是否“知道”和 “会”的认知和知识获取方式的认知 。结果显示,有部分学前儿童在不知道或不会的情况下报告自己“知道”或“会”,对自己的判断倾向于作出肯定回答;在学习新知识之后,学前儿童对自己是否“知道”的认识要比是否“会”的认知准确;儿童对陈述性知识的获取方式的认识好于程序性知识,3岁儿童对知识获取方式的认识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998.
中文新异组合概念的解释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烨  傅小兰  孙宇浩 《心理学报》2004,36(3):265-273
通过分析600名中国大学生对32个概念组成的160个新异组合概念的解释,考察了中文名词-名词组合概念的解释策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⑴关系解释和属性解释是两种主要的解释策略;⑵第一个子概念具有显著属性的组合概念得到更多的属性解释;⑶子概念之间相似性的高低不影响属性解释出现的比率,但影响关系解释出现的比率;⑷生物组合概念比人造物组合概念得到更多的属性解释。其中的新发现既不支持关系竞争理论,也不支持双重加工理论,引出了有待研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999.
从历史到现代,人类实践体系中总是不时地孕育出某种破坏性力量(本文称之为“自然破坏力”),这种破坏力与一直被视为实践积极成果的物质生产力密切相关,共同影响社会发展。以前我们仅仅正面地看待实践,遗忘了孕育出“自然破坏力”的实践的负面性。其实,引入“生产力”与“自然破坏力”的对立,才能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对于现代发展更富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1000.
Chuang Liu 《Erkenntnis》2004,60(2):235-263
In this paper, a criticism of the traditional theories of approximation and idealization is given as a summary of previous works. After identifying the real purpose and measure of idealiz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science, it is argued that the best way to characterize idealization is not to formulate a logical model – something analogous to Hempel's D-N model for explanation – but to study its different guises in the praxis of science. A case study of it is then made in thermostatistical physics. After a brief sketch of the theories for phase transitions and critical phenomena, I examine the various idealizations that go into the making of models at three difference levels. The intended result is to induce a deeper appreciation of the complexity and fruitfulness of idealization in the praxis of model-building, not to give an abstract theory of 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