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9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66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2篇
  1975年   6篇
  1971年   9篇
  1970年   4篇
  1969年   6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本文主要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一套视觉心理物理实验装置进行了深度位置和深度运动的观察和测量。 观察到在允许辐合运动下,深度位置响应和理论计算值相近,这说明人的视觉系统能实现几何视差的运算。特别注意到,在大视差时,辐合运动在正确的深度感知中起重要作用。 视觉系统对深度运动的响应表明了辐合运动在大视差的深度运动感知中也起了重要作用:在大视差时能正确感知深度运动的大小;并能维持深度运动感。得到了视觉系统对深度运动刺激的响应有0.15—0.18秒的潜伏期。  相似文献   
902.
韩凯  林仲贤 《心理学报》1983,16(3):88-94
本实验探讨了3—6岁学前儿童的视、触大小知觉的发展规律及视、触不同感觉道在大小知觉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无论哪一个年龄组的儿童均以“视—视”条件的大小知觉结果最优,其次是“触—触”条件的结果,而“视—触”及“触—视”的结果均较差。本文结果否定了认为交叉感觉道(“视—触”、“触—视”)对大小知觉的辨别与单一感觉道(“视—视”,“触—触”)没有差异的看法。实验结果还表明了,学前儿童的视、触大小知觉有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单一感觉道(视—视”,“触—触”)的大小知觉的准确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交叉(不同)感觉道(“视—触”,“触—视”)的大小知觉的准确性在5岁阶段为高峰期,6岁后便开始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03.
为了同实验Ⅰ在金丝猴身上所做关于对实物、照片和画片的概括的结果进行对照,用10名1岁7个月至2岁6个月的儿童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方法和实验Ⅰ大致相仿。实验开始时对儿童进行简单言语指导。全部被试都迅速对基础辨别刺激形成巩固的辨别反应,这可能是由于儿童的言语发展起了中介作用。在随后的测查实验中,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能够把反应从实物迁移到代表实物的平面图片上的人数有所增加。这似乎和儿童的言语发展相平行。  相似文献   
904.
陈霖  汪云九 《心理学报》1983,16(1):108-112
本文提出交变图(Ambiguous Figures)产生原因的一种看法。根据一些实验观察,表明视觉系统具有识别图形拓扑性质(如连通性)的自发的功能。包括图形-背景关系在内的许多视觉感知现象只不过是这种功能的反映。视觉感知的组织(Organization)的数学结构是建立在容限空间上的,所以,象交变图那样的特殊图形,它们的拓扑性质出现矛盾的两种可能性,因此产生交变的感知。  相似文献   
905.
使群体隔离大白鼠接受急性和慢性铃声刺激,以观察隔离对大白鼠听源性癫痫的发生和适应过程的影响,同时观察其与脑内单胺类神经介质含量变化的关系。 结果表明急性声音应激时群体隔离动物癫痫发生率高。在铃声应激后隔离鼠端脑内NE含量显著减少。在连续6天的慢性声音应激时隔离大白鼠的适应过程稍慢。在6天中发生癫痫和狂跑的总次数隔离鼠也明显高于群居鼠。在第六天测定时发现隔离鼠脑干内NE含量明显低于群居鼠。群居鼠端脑和脑干内5-HT含量及隔离鼠端脑内5-HT含量明显增高。第七天测定时群居鼠端脑内NE含量明显增高,隔离鼠端脑与脑干内5-HIAA含量明显增高。上述结果表明隔离动物对铃声刺激的应付能力减弱,适应过程减慢。这种现象可能与隔离动物脑内NE和5-HT的生物合成受限有关。  相似文献   
906.
We assessed the immediate effects of two universal, first-grade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on the proximal targets of poor achievement, concentration problems, aggression, and shy behaviors, known early risk behaviors for later substance use/abuse, affective disorder, and conduct disorder. The classroom-centered (CC) intervention was designed to reduce these early risk behaviors by enhancing teachers' behavior management and instructional skills, whereas the family-school partnership (FSP) intervention was aimed at improving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and parental teaching and child behavior management strategies. Over the course of first and second grades, the CC intervention yielded the greatest degree of impact on its proximal targets, whereas the FSP's impact was somewhat less. The effects were influenced by gender and by preintervention levels of risk. Analyses of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demonstrated that greater fidelity to the intervention protocols wa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impact on behavior ratings and on achievement scores, thus providing some evidence of specificity in the effect of the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907.
The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 (CPT) is a widely used measure of sustained attention, which may rely on the efficiency of cognitive inhibition. We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s of age and sex with CPT performance among 341 randomly selected school children 6–15 years of ag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hit rate, false alarm rate, and sensitivity of both the undegraded and the degraded CPT were associated with age by a quadratic relationship. The age–development curves for the hit rate and sensitivity were convex, whereas that for the false alarm rate was concave. Sex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hit rate and sensitivity on the degraded CPT only. Our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sustained attention develops during the primary school ages. The data reported are essential for identifying children with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sustained attention deficit, such as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s well as those at an increased risk for developing schizophrenia.  相似文献   
908.
试论医学的社会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的社会意识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研究医学的社会意识的内涵和作用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同时,强化卫生决策者,医务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医学社会意识,对于医学的正确发展和卫生事业的进步也同样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909.
对适应性细胞保护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遭受非致命的损伤刺激后能对随后更大的损伤产生防御和保护作用,这种现象被称为适应性细胞保护。损伤和抗损伤是疾病发展过程中一对基本矛盾,机体细胞具有内源性抗损伤机制。采用非致命性损伤刺激作为预处理的手段,从而调动细胞的适应性保护能力,将给有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应用前景。预适应手段和细胞内源性抗损伤机制两者是外因和内因的辩证统一,存在因果关系的多样性。同时,适应性细胞保护也有其相对的一面,表现为种属相对性和保护能力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910.
综合智力:对智力概念的整合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王垒  梁觉 《心理科学》1999,22(2):97-100
对于智力的概念和效果长期以来存在争议和怀疑。研究表明传统的智力概念不良很好解释个体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