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黄勇 《中国道教》2005,(2):30-32
神仙思想是道教的核心信仰,追求长生成仙是道教徒的终极目标。在道教产生之前,神仙思想就已经非常流行。道教产生后,这种追求“自度”的神仙思想发展成为一种更为精致的、对成仙充满自信的“自力本愿”的神仙思想。作为一种旨在济世救民的宗教,为扩大宗教影响,于是,“他力本愿”,度人成仙的神仙思想开始流行起来。①六朝时期,宣扬“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思想的灵宝派兴起后,度人成仙思想在道教传播中的影响日益扩大。针对只重视个人修炼成仙思想的局限性,灵宝派指出:“圣人传授经教,教于世人,使未闻者闻,未知者知,欲以此法桥,普度一切人也。…  相似文献   
912.
913.
刘瑞光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5,28(3):678-680
当人穿越杂乱的环境到达一个目标时,可以利用多种信息源进行行为控制,这些信息既包括物理信息又包括视觉信息,人们有选择地利用各种信息或信息的整合控制计时行为。本文阐述了不同运动条件下如步行运动、拦截行为、飞行运动和驾驶运动观察者所使用的行为控制策略,这些控制策略与各种信息源密切相关并依赖于特定的任务。  相似文献   
914.
从青少年学生的评价看教师的人格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焰  黄希庭  阮昆良 《心理科学》2005,28(3):663-667
本研究以班为单位,要求1594名大、中、小学生采用《青少年学生评价教师人格特质形容词捡核表》对自己理想中的教师人格特质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学生们对教师人格特质的评价维度是:高尚/进取、慈爱/公正、客观/求真、外向/开朗、退缩/粗暴、内向/怪异、损人俐己,前四个维度是学生们喜欢的,后三个维度是学生们不喜欢的。学生们对教师人格的评价存在着年龄、性别和学科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15.
中学教师成就动机、离职意向与倦怠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旨在探讨成就动机、离职意向和倦怠之间的关系。针对已有研究发现的关于成就动机与倦怠的矛盾关系,将成就动机分为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进行相关分析和结构回归方程分析。发现追求成功动机与倦怠负相关,而避免失败动机与倦怠正相关。倦怠是成就动机与离职意向关系的中介变量,经倦怠变量的调节,成就动机对离职意向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相互抵消。  相似文献   
916.
时间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珍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5,28(6):1506-1509
当前对时间认知的脑机制探讨有三个模型:特异化计时模型、分布网络模型和定域计时模型。在这些模型的框架下,时间认知的神经心理学研究集中探讨了小脑、基底神经节、前额叶在时间信息加工中的作用和大脑两半球在时间认知中的不对称性。小脑作为内部计时系统对时间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在周期性动作任务中,小脑对不连续动作计时具有特异性。基底神经节在时间加工任务中与小脑存在明显的作用分离,其具体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前额叶的计时功能可能与注意和工作记忆对时间信息的获得、维持和组织有关。此外,还发现大脑右半球与时问信息的加工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17.
沉没成本效应中的心理学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施俊琦  李峥  王垒  黄岚 《心理科学》2005,28(6):1309-1313
沉没成本效应是一种常见的非理性行为。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其进行了系统地介绍。文章概括了沉没成本及沉没成本效应的定义,沉没成本的种类和发生领域,并用心理学理论对沉没成本效应进行了解释。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沉没成本的逆效应以及影响沉没成本效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18.
Behavior based safety approaches have proven effective in reducing accidents in industrial settings, but cannot easily be extended to commercial driving. For considerable periods of working time, truck drivers are alone, and do not interact with peers. It might be possible to use data gathered by new in-vehicle technology to provide real-time and post-shift feedback to drivers about their driving behavior.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focus group interviews conducted with subject matter experts from the trucking industry (truck drivers, supervisors, managers, and other involved persons, such as insurance industry safety professionals). The focus groups discussed safety critical behaviors in commercial driving, the best way to provide feedback to truck drivers, and benefits of feedback by technology as well as concerns drivers and operators may have regarding monitoring and feedback systems. The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showed that, in general, drivers would like to receive more feedback and that feedback by technology is acceptable, if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properly. In addition, the participants had many suggestions on how to properly design and implement such systems.  相似文献   
919.
自传体记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传体记忆是人类记忆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本文介绍了有关自传体记忆的早期研究、自传体记忆的组织结构以及自传体信息的提取,并简评了自传体记忆的有关理论:复制理论、图式化理论、结构重建和部分重建理论。  相似文献   
920.
Jaeger is supportive of our experiment and the claims we make, arguing that the weight of current evidence shows the brain making a distinction between regular and irregular inflectional morphology. Seidenberg & Arnoldussen are unsupportive, criticizing our work on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grounds. Seidenberg & Arnoldussen’s major worries—that we have misunderstood connectionist theory’s predictions and have committed a “Difficulty Matching Error” in testing them—are important to consider but turn out to be groundless. At bottom, Seidenberg & Arnoldussen fail to recognize the consequences of our choice of German words, rather than English, as stimuli. Once the concept of “difficulty” is given substance in this context, it appears that in German, the brain activates more extensively when dealing with what in the connectionist universe should be, if anything, the easier stimuli, not the harder ones as suggested by Seidenberg & Arnoldussen. Thus regularity cannot be reduced to difficul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