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论价值澄清模式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澄清模式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学校德育中广泛使用的模式之一。其主要理论观点包括三阶段七步骤八功能;主要方法有价值澄清应答法、价值表填写法和价值延续体法等;其显著特点是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等,但也存在着陷入价值相对主义的窠臼、忽略教育目标和内容、忽略社会主导价值观等明显缺陷。价值澄清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2.
青少年压力:两个华人社区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衍刚  张卫  岳颂华  李智能  邹泓 《心理科学》2006,29(2):332-335,326
研制适合当代我国青少年的生活压力事件问卷,并对广州和澳门两地中学生的压力状况进行比较。研究一在参考前人问卷及预试的基础上编制初步问卷,用之对广州1652名初一到高三6个年级的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因素分析形成一份六维度的正式问卷,这六个维度分别是学业压力、社会人际压力、父母压力、自我发展压力、环境压力和学校-老师压力。研究二用问卷对广州和澳门两地初一到高三6个年级的中学生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地学生在这所有维度上均差异显著,只有环境维度广州学生感受到的压力高于澳门,其他五个维度均是澳门学生高于广州学生。  相似文献   
153.
人格的行为遗传学研究,是以研究遗传和环境的差异来解释人格的个体差异的程度为目的,为探讨遗传和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该文以天性和教养为突破口,紧紧围绕行为遗传学在人格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遗传力、环境、特定基因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在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中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4.
王英春  邹泓  叶苑 《心理科学》2006,29(4):980-982,966
本研究在已有理论及开放式问卷基础上首先确定友谊认知的初步结构,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调整结构并筛选题目,最终确定友谊认知问卷的4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自编的友谊认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其他各项信效度指标也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另外,聚类分析表明可以把初中生的友谊认知划分为重情感-重兴趣、重情感-轻兴趣和情感淡漠-轻兴趣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5.
李彩娜  邹泓  张春妹 《心理科学》2006,29(6):1492-1495
采用家庭功能评价量表(FAI),Rosenberg自尊量表,对北京和西安4所普通中学的1317名初高中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亲子间的家庭功能知觉存在中等程度的相似性,青少年与父亲和青少年与母亲间知觉的相似性无显著差异;(2)亲子间家庭功能知觉相似性的性别和年级差异显著,女孩与父母间知觉的相似性高于男孩,高一年级与父母知觉的相似性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家庭功能不同维度知觉相似性的表现不同;(3)不同性别和不同知觉相似性水平的青少年自尊得分差异显著;低相似性组个体的自尊分数显著低于高相似性组和一般组;亲子间在整体家庭功能和父母关注维度的相似性可显著预测青少年自尊。  相似文献   
156.
有明一代,心学特盛。学界对于白沙、甘泉心学与阳明心学的契合上颇有佳作,但对于康斋、敬斋二人的心学与阳明学的相似处似乎未引起重视。事实上,康斋、敬斋的心学与阳明学存在不少相似处。康斋的理在心中、心具此理思想为白沙、阳明心学的大明提供了思想资源。吴康斋"理在心中"思想通过门人娄一斋、胡敬斋与陈白沙等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一种崭新的心学思潮。吴康斋门人弟子的"本心即理"说与"理心本一"论为王阳明"心即理"说的兴起提供了知识上的可能。吴康斋心性学诸多范畴也与阳明心学概念一致。吴康斋由工夫而证本体的理契于心的感悟与王阳明"心即理"功夫进路有相似性。所以,吴康斋等人的理心合一观已入精微。吴康斋确实开启明代心学,是明代理学的开山人物。阳明心学风行天下,崇仁心学的知识论背景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57.
文本阅读中文本表征的意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表征的意识性是文本阅读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该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多年以前研究者就提出的再认双加工模型,该问题研究的主要范式有记得-知道范式、独立记得-知道范式和加工分离范式,三者各有自己的特点,在很多研究中经常结合使用。当前,研究者使用最新的研究范式对文本阅读中文本表征的意识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已经初步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但当前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研究者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58.
观点采择任务在心理理论脑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的心理理论脑机制研究主要采用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或其变式。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将观点采择实验任务融入心理理论脑机制的研究中,得到了更为精确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心理理论涉及额叶—顶叶—颞叶的神经网络,它们是完成心理理论加工必不可少且功能各异的脑区。文章阐述了观点采择任务在心理理论脑机制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并指出今后应着重在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框架中,融合镜像神经元的最新成果展开对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9.
幼儿与成人依恋关系的特质和同伴交往能力的联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放  邹泓 《心理学报》1995,28(4):434-441
参加研究的被试是来自北京某公立幼儿园的78名幼儿和他们的母亲(78位)以及幼儿园老师(12位)。幼儿平均年龄为四岁十个月。用来测量亲子和师生依恋关系的工具是中文版的沃特斯-迪因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用同伴间社会交往测量和教师的评分来评定。研究结果表明,亲子依恋和师生依恋关系的安全性与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有显著相关,依恋安全性得分高的幼儿具有较低的攻击性、乐于帮助别人、在群体中更受同伴喜爱。  相似文献   
160.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people’s lives are influenced when going from a 50% risk status of Huntington’s disease (HD) to no risk after performing predictive testing. In this study, 20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long-term (>?5 years) experiences after receiving predictive test results as a non-carrier of HD. The results showed a broad variety of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actions. The most prominent positive reaction reported was feelings of relief and gratitude, of not carrying the HD mutation for themselves and for their children. Also, the non-carrier status promoted in some individuals’ significant life changes such as a wishing to have (more) children, pursuing a career or breaking up from an unhappy relationship. However, negative reactions on thei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were also described. Some had experienced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needing to do something extraordinary in their lives; others expressed feelings of guilt towards affected or untested siblings, resulting in sadness or clinical depression. The new genetic risk status could generate a need of re-orientation, a process that for some persons took several years to accomplish.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show the importance of offering long-term post-result counselling for non-carriers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that may follow predictive tes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