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66篇 |
免费 | 794篇 |
国内免费 | 269篇 |
专业分类
462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80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116篇 |
2021年 | 120篇 |
2020年 | 173篇 |
2019年 | 131篇 |
2018年 | 150篇 |
2017年 | 154篇 |
2016年 | 149篇 |
2015年 | 122篇 |
2014年 | 138篇 |
2013年 | 270篇 |
2012年 | 223篇 |
2011年 | 282篇 |
2010年 | 251篇 |
2009年 | 232篇 |
2008年 | 282篇 |
2007年 | 343篇 |
2006年 | 351篇 |
2005年 | 253篇 |
2004年 | 157篇 |
2003年 | 108篇 |
2002年 | 92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5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1.
对风险决策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微观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热门,但是从传统的决策理论到主张有限理性的预期理论大多是对决策行为的研究,决策的心理机制一直是无法解释的黑箱子。令人兴奋的是近几年来神经科学家及其他领域的学者开始用先进的神经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风险决策,试图理解神经过程调节风险决策行为的方式。文章从分析违背“不变性”原则的框架效应入手,从正反框架、确定选择和风险选择、风险规避和风险寻求、高估小概率事件几个方面,全面分析风险决策可能的神经基础。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把风险决策研究扩展到不确定决策,把风险决策中的一次决策研究扩展到多次决策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22.
尽管已有研究发现数字以空间方式表征在人类记忆系统, 但是人脑如何完成数字的空间表征尚存争议。本研究两个实验在不同比例的数字字母(实验1)和不同比例的数字汉字(实验2)混合情境中考察了数字空间表征特点及其机制, 对上述争议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1)当数字字母比例为“1 : 1”时, 数字加工中不出现SNARC效应。当数字字母比例为“1 : 6”和“6 : 1”时, 数字加工中均出现SNARC效应。即数字字母比例与数字SNARC效应之间呈倒“U”型关系。(2)数字汉字混合情境中数字汉字比例与数字SNARC效应之间同样呈倒“U”型关系。结果说明:(1)干扰刺激与数字混合呈现会影响数字SNARC效应。(2)干扰刺激加工对数字SNARC效应的影响受到数字与干扰刺激比例的调节, 且具有跨干扰材料的稳定性。研究结果意味着数字的空间表征是人类通过统计学习在线建构的, 支持了工作记忆理论。 相似文献
923.
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近年来,我国心理与教育研究者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认知、社会性情感及各种人格品质的发展的作用以及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为儿童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并获得了中国文化背景下与西方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924.
通过2(外在锚类型:高锚VS低锚)×2(内在锚类型:有VS无)被试间设计,考察不同锚定信息来源:由外部世界提供的外在锚与个体自身内部产生的内在锚信息对锚定效应及其加工机制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内在锚不存在时,外在高低锚组的估计值有显著差异,当内在锚存在时此种差异变得不显著;(2)当内在锚存在时,外在高低锚组被试的答题反应时有显著差异,内在锚与外在锚一致时反应时比不一致时更快,当内在锚不存在时,此种差异变得不显著。实验结果表明,当锚定调整机制与选择通达机制同时存在时,前者更占优势;锚定信息一致性会影响不同加工机制的启动,一致的信息会激活选择通达机制,不一致的信息则会激活锚定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925.
摘要:Dweck研究提出,通过蕴含特定能力观的故事和表扬可以形成儿童相应的能力和目标取向。作者认为,随着儿童能力的自我意识发展,干预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本研究以3-9年级885名学生为被试,采取“天分”、“努力”、“无关”三组故事和“聪明”、“努力”、“潜能”、“不表扬”四种评价方式进行能力观干预,将目标得分变化作为干预效果的指标。实验结果显示了年龄和干预方式的交互作用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Dweck的研究结论,验证并丰富了作者关于能力观干预发展性效应的设想。 相似文献
926.
随着近年来中国临床研究的快速增长,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成为关注热点,而IIT的伦理跟踪审查是伦理委员会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文章从政策支持不足、审查标准差异、伦理培训欠缺、工作量大而缺乏激励措施以及缺乏信息平台5个方面对IIT伦理跟踪审查的难点进行阐述,并从规范顶层设计、规范伦理跟踪审查程序、提高研究者伦理自律、加强伦理委员会建设和搭建伦理信息平台5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以规范IIT的伦理跟踪审查工作,促进受试者权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927.
作为公德的社会公正与作为私情的个人幸福,是个体作为社会成员的两个方面,二者在逻辑上是统一的,以往的心理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但在低标准下,二者却可能出现分离。本研究探讨了灾区民众的公正观和幸福感及其与非灾区的对比,以及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二者的关系。本研究发现,与非灾区相比,处在灾区的民众持有更高的公正观与更平和的情感状态,男性尤其如此,并且其情感幸福对公正观有微弱的正向预测(主要是积极情感),但八个月后随着公正观与幸福感的回落,这种关联变得不显著。民众的情感幸福与公正观在常态下表现为分离的关系,但生活满意度这一幸福感的认知因素却与公正观一直有正向的关联。总之,情感幸福、认知幸福与社会认知的矛盾、变换关系,暗示了建立在私情基础之上的、在灾难中不断强化的中国人特定的情感与理性诉求。 相似文献
928.
929.
该项研究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胎教音乐对胎儿的作用。结果发现:胎教音乐可以使胎动时间延长,并证明在胎儿后期即存在条件反射;胎儿出生后能够再认胎教音乐,说明在胎儿后期已经存在听觉记忆;胎儿的性别及神经活动类型是影响其对音乐反应的重要因素。该研究的意义在于:证明了胎儿期心理现象的存在。把对“胎儿期有无心理现象”的历史争论引入了心理学的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930.
红色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新的形势下开发运用红色资源,充分挖掘和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独特的优势.当前,要创新红色资源开发运用的思路,并采取有效的实践策略加以实施,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