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6篇
  免费   794篇
  国内免费   269篇
  4629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343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1.
从对框架效应的分析看风险决策的神经基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风险决策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微观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热门,但是从传统的决策理论到主张有限理性的预期理论大多是对决策行为的研究,决策的心理机制一直是无法解释的黑箱子。令人兴奋的是近几年来神经科学家及其他领域的学者开始用先进的神经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风险决策,试图理解神经过程调节风险决策行为的方式。文章从分析违背“不变性”原则的框架效应入手,从正反框架、确定选择和风险选择、风险规避和风险寻求、高估小概率事件几个方面,全面分析风险决策可能的神经基础。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把风险决策研究扩展到不确定决策,把风险决策中的一次决策研究扩展到多次决策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22.
尽管已有研究发现数字以空间方式表征在人类记忆系统, 但是人脑如何完成数字的空间表征尚存争议。本研究两个实验在不同比例的数字字母(实验1)和不同比例的数字汉字(实验2)混合情境中考察了数字空间表征特点及其机制, 对上述争议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1)当数字字母比例为“1 : 1”时, 数字加工中不出现SNARC效应。当数字字母比例为“1 : 6”和“6 : 1”时, 数字加工中均出现SNARC效应。即数字字母比例与数字SNARC效应之间呈倒“U”型关系。(2)数字汉字混合情境中数字汉字比例与数字SNARC效应之间同样呈倒“U”型关系。结果说明:(1)干扰刺激与数字混合呈现会影响数字SNARC效应。(2)干扰刺激加工对数字SNARC效应的影响受到数字与干扰刺激比例的调节, 且具有跨干扰材料的稳定性。研究结果意味着数字的空间表征是人类通过统计学习在线建构的, 支持了工作记忆理论。  相似文献   
923.
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近年来,我国心理与教育研究者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认知、社会性情感及各种人格品质的发展的作用以及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为儿童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并获得了中国文化背景下与西方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924.
通过2(外在锚类型:高锚VS低锚)×2(内在锚类型:有VS无)被试间设计,考察不同锚定信息来源:由外部世界提供的外在锚与个体自身内部产生的内在锚信息对锚定效应及其加工机制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内在锚不存在时,外在高低锚组的估计值有显著差异,当内在锚存在时此种差异变得不显著;(2)当内在锚存在时,外在高低锚组被试的答题反应时有显著差异,内在锚与外在锚一致时反应时比不一致时更快,当内在锚不存在时,此种差异变得不显著。实验结果表明,当锚定调整机制与选择通达机制同时存在时,前者更占优势;锚定信息一致性会影响不同加工机制的启动,一致的信息会激活选择通达机制,不一致的信息则会激活锚定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925.
李晓文  彭琴芳 《心理科学》2011,34(5):1090-1094
摘要:Dweck研究提出,通过蕴含特定能力观的故事和表扬可以形成儿童相应的能力和目标取向。作者认为,随着儿童能力的自我意识发展,干预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本研究以3-9年级885名学生为被试,采取“天分”、“努力”、“无关”三组故事和“聪明”、“努力”、“潜能”、“不表扬”四种评价方式进行能力观干预,将目标得分变化作为干预效果的指标。实验结果显示了年龄和干预方式的交互作用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Dweck的研究结论,验证并丰富了作者关于能力观干预发展性效应的设想。  相似文献   
926.
随着近年来中国临床研究的快速增长,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成为关注热点,而IIT的伦理跟踪审查是伦理委员会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文章从政策支持不足、审查标准差异、伦理培训欠缺、工作量大而缺乏激励措施以及缺乏信息平台5个方面对IIT伦理跟踪审查的难点进行阐述,并从规范顶层设计、规范伦理跟踪审查程序、提高研究者伦理自律、加强伦理委员会建设和搭建伦理信息平台5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以规范IIT的伦理跟踪审查工作,促进受试者权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927.
灾区民众的公正观与幸福感及其与非灾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公德的社会公正与作为私情的个人幸福,是个体作为社会成员的两个方面,二者在逻辑上是统一的,以往的心理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但在低标准下,二者却可能出现分离。本研究探讨了灾区民众的公正观和幸福感及其与非灾区的对比,以及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二者的关系。本研究发现,与非灾区相比,处在灾区的民众持有更高的公正观与更平和的情感状态,男性尤其如此,并且其情感幸福对公正观有微弱的正向预测(主要是积极情感),但八个月后随着公正观与幸福感的回落,这种关联变得不显著。民众的情感幸福与公正观在常态下表现为分离的关系,但生活满意度这一幸福感的认知因素却与公正观一直有正向的关联。总之,情感幸福、认知幸福与社会认知的矛盾、变换关系,暗示了建立在私情基础之上的、在灾难中不断强化的中国人特定的情感与理性诉求。  相似文献   
928.
情绪代理变量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情绪代理变量是指影响投资者对市场判断的非经济变量,主要包括天气、人体生物钟、月运周期、信念、社会事件、资本形象等。与蝴蝶效应类似,其影响在现实中往往被忽略了,但研究表明它们却会使股票市场出现巨大的波动。文章总结了两类情绪代理变量(“错误归因”情绪变量和“启发式”情绪变量)对投资者决策产生影响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使投资者从认识自己的情绪中获益,也可为我国决策层和监管层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9.
胎教音乐对胎儿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虹 《心理学报》1994,27(1):51-58
该项研究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胎教音乐对胎儿的作用。结果发现:胎教音乐可以使胎动时间延长,并证明在胎儿后期即存在条件反射;胎儿出生后能够再认胎教音乐,说明在胎儿后期已经存在听觉记忆;胎儿的性别及神经活动类型是影响其对音乐反应的重要因素。该研究的意义在于:证明了胎儿期心理现象的存在。把对“胎儿期有无心理现象”的历史争论引入了心理学的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930.
红色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新的形势下开发运用红色资源,充分挖掘和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独特的优势.当前,要创新红色资源开发运用的思路,并采取有效的实践策略加以实施,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