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7篇
  免费   448篇
  国内免费   817篇
  474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356篇
  2006年   361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李俊文 《世界哲学》2007,(4):102-106
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在《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以劳动为本体,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新的思考。卢卡奇确定了劳动的本质性内涵:作为目的论设定过程、作为社会实践模式以及作为类自由模式的劳动。以历史性对存在类型进行了划分,以劳动为本体建构的关于社会存在的劳动本体论的基本内涵表现为,自然本体论是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前提,劳动创造着人及其本质,目的性劳动驱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卢卡奇的劳动本体论学说对重建与发展马克思实践哲学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42.
4~5岁儿童单双维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李红  冯廷勇 《心理学报》2002,34(4):65-69
研究了儿童单双维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被试为 4岁到 5岁儿童 4 2名 ,男 19名 ,女 2 3名。三种实验条件分别为控制组、单维组、双维组 ,采用体现因果关系的图片类比推理材料。结果表明 :在具备相应知识经验的前提下 ,4岁组到 5 5岁组儿童的单维类比推理能力已接近形成 ,没有显著的年龄差异 ;4岁组到 5 5岁组儿童的双维类比推理能力均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但年龄差异显著 ,其中 5 5岁组儿童明显优于 5岁组 ,5岁组和 4 5岁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4 5岁组显著优于 4岁组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4 5~ 5 5岁为儿童发展双维类比推理的“快速增长期”。实验中没有发现“练习效应”。  相似文献   
943.
地域歧视现象的存在是违背和谐社会理念的,人们对此现象是什么态度?研究以费施贝因和阿扎吉提出的理性行为模型理论为基础,选取网络上最活跃的大学生为样本,编制了大学生地域歧视现象态度量表,构建了对地域歧视现象态度、对地域歧视者态度和对被歧视者态度3个维度。通过整理访谈资料、参考相关量表、专家讨论等方法编制条目。选取358名被试进行预测试,617名被试正式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地域歧视现象态度量表建构的3个维度结构合理,量表的项目分析、探索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是测量中国大学生地域歧视现象态度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44.
习惯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斌  马红宇 《心理科学》2012,35(3):745-753
习惯是一种由某特定线索引发并指向某特定目标(包括外显目标与内隐目标)的自动化反应。它具有过去有行为的重复、环境线索的稳定与自动化的反应等特征。关于习惯的测量方式主要采取自我报告法(如自我报告过去行为频率、自我报告习惯频率、自我报告习惯索引等)和反应频率测量法。对习惯的形成的理论解释主要有环境促进、态度促进、目标促进等几种观点。未来研究应继续深入探讨习惯的本质、整合形成机制的相关理论及开发更可靠方便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945.
研究目的:探讨救援决策者与被救援者的关系密切程度以及思维方式与决策风格对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方法:实验一采用3(关系密切程度:高、中、低)×2(思维方式:直觉性、分析性)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被试68名;实验二采用3(关系密切程度:高、中、低)×2(思维方式:直觉性、分析性)×2(决策风格:直觉型、分析型)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被试93名。研究结果:(1)救援决策者与被救援者的关系密切程度越高,风险偏好越高;(2)直觉性和分析性思维方式之间的风险偏好无显著差异;(3)直觉型决策风格的风险偏好显著高于分析型;(4)关系密切程度与思维方式的交互作用显著,具体而言,采用直觉性思维方式时,关系密切程度的效应显著,关系密切程度越高,风险偏好越高;采用分析性思维方式时,关系密切程度的效应不显著。结论:直觉与风险偏好的关系更密切。面对关系亲密的被救援者,决策者采用直觉性思维方式时的风险偏好较高。  相似文献   
946.
947.
大学生信教是上个世纪末以来出现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目前,学术界和高校思想教育研究领域对此已有了较多的关注和描述,涌现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多是对大学生信教现象本身的调查和描述,以及成因分析和对策的研究。如果我们进一步深究,这些信教大学生对现实问题到底持一种怎样的态度,他们对当前形势的看法怎样影响了他们信教的成因,学术界研究尚少。本文试图利用2005年针对大学生思想动向的调查结果,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力图寻找影响信教大学生思想动向的成因。  相似文献   
948.
What influences how people implicitly associate “past” and “future” with “front” and “back?” Whereas previou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cultural attitudes toward time play a role in modulating space‐time mappings in people's mental models (de la Fuente, Santiago, Román, Dumitrache & Casasanto, 2014), we investigated real life experiences as potential additional influences on these implicit associations. Participants within the same single culture, who are engaged in different intermediate‐term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Study 1), long‐term living experiences (Study 2), and short‐term visiting experiences (Study 3), showed their distinct differences in temporal focus, thereby influencing their implicit spatializations of time. Results across samples suggest that personal attitudes toward time related to real life experiences may influence people's space‐time mappings. The findings we report on shed further light on the high flexibility of human conceptualization system. While culture may exert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emporal focus, a person's conceptualization of time may be attributed to a culmination of factors.  相似文献   
949.
950.
People often compare themselves to others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elf in a process known as social comparison. The current study discusses how people engage in a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 on Facebook, and how observing content from their Facebook friends may affect their emotions. A 2 (comparison direction) × 2 (relational closeness) × 2 (self‐esteem) between‐subject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with 163 adult participants. The result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3‐way interaction such that people with high self‐esteem would be happier receiving positive information than negative information from their close friends, but the effect would be the opposite if the information was from a distant friend. There was no such difference for people with low self‐este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