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6篇
  免费   697篇
  国内免费   239篇
  4322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我们继续沿着理智的道理,再从另一角度来讨论。叙述奇迹的段落中写着,白天又延长了一日之久,意思是非常明白的。所以不免要使人追问以色列的约书亚时代,真有一天被耶和华延长了吗?为讨论这个问题,地球是一个整体是讨论的出发点,巴勒斯坦只是地面上一个小区域,那里白天延长,其他地区白天黑夜也会同样延长。公元前十四世纪的以色列争夺巴勒斯坦时尚是一个游牧民  相似文献   
132.
浅议道教养生及对当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养生的理论和实践,源起于春秋战国时代,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道教以后,道教的养生术得到了不断地提高和发展。道教养生术同中华民族传统的医药卫生科学,有着一定的联系和传承关系。随着历史的前进与进步,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道教养生术,在人类社会中正日益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道教养生目标的实质道教认为,生活在宇宙大自然中的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衡斗争中,是强者,是可以长寿的,是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老子《道德经》中说:“死而不亡者寿”、“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等论述都是这个意思。道教的先辈们也不乏通过养生而长寿的人。道教的…  相似文献   
133.
给22名被试呈现若干组在外形与纹路上变化的电池图片,要求指出何种类型的电池有电.结果发现,被试会快速觉察电池的共享特征并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如若电池间无共享特征,被试则需较长时间才给出"无法概括"的反应.共享纹路时,被试在"共享-无干扰"条件下的反应明显快于 "共享- 有干扰"条件下的反应,体现出假设形成与验证的过程.共享特征为外形的反应时短于共享特征为纹路的反应时 ,这说明被试在任务中采用的是整体优先的加工策略.  相似文献   
134.
中国政治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光斌  李月军 《学海》2008,7(2):55-72
在现实中国政治中,利益集团已经是不容回避的显性政治力量,执政党也明确提出利益"表达权"问题.因此,利益集团是研究中国政治过程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本文就中国利益集团的类型、政治角色、影响,如何治理利益集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本文发现,作为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利益集团在政治过程中既有积极的利益表达作用,也因为表达结构不均衡而导致非均衡性利益分配,因此需要国家的矫正.  相似文献   
135.
李琴 《管子学刊》2008,(3):16-19
在人类消费文化发展史上,有两本书的消费观点格外引人注目。分别是成书于我国先秦时期的《管子》和西方18世纪荷兰经济学家曼得维尔的《蜜蜂的预言》。撇开时间和空间的诸多差异,两书的消费思想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都在一片尚俭声中主张适度消费,发挥消费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反对过度节俭,认为奢靡能增加社会财富、提供就业机会;两书虽是它们所处时代论述消费问题的开天辟地之作,却并未受重视,反而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6.
本文讨论了伊斯兰教苏非主义在西非的历史与现状,社会功能与最新发展趋势.首先探讨卡迪里教团和提加尼教团在西非的发展过程,认为以这两个苏非教团为代表的苏非主义主导了近代以来西非的伊斯兰教;其次,苏非主义与西非的政治关系密切,西非现代政治背后也有明显的苏非主义因素;第三,20世纪中期以来,西非苏非主义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宗教政治环境,瓦哈比主义的到来与世俗民族主义思潮对其构成一定的挑战,但是新苏非主义的发展趋向继续成为破解困局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7.
哲学是什么?胡塞尔认为哲学是反思,俄罗斯宗教哲学家舍斯托夫却认为哲学是一种斗争。实际上,这是理性哲学思维和圣经思维的对立。理性哲学思维基于人是“理性的人”的认识,通过“逻辑”的手段来寻找事物背后的根据,哲学是“爱智慧”。圣经思维却从人是“神性的人”出发,把“雷霆和闪电”作为自己的“逻辑”,把哲学当作“生死事业”,因而哲学是斗争。舍斯托夫对理性哲学思维进行了抨击,他对哲学定义的理解是基于俄罗斯宗教存在哲学的立场。  相似文献   
138.
条件性推理测验关注人们如何解决表面上看上去类似于传统归纳推理测验的问题,其真实目的是根据反应者是否将基于某种内隐偏差的解决方案视为合理的,进而评估反应者的人格倾向.有证据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防止自陈问卷的有意扭曲等相关问题,获得更可靠的结果.这种测评思路在成就动机和攻击性两个领域的研究中已经获得初步成效,测验的信度和效度都较为理想.然而也需指出,这一新思路尚处在发展中,还有一些问题如施测方法、测验构建和思路拓展等需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9.
本文将情绪图片作为启动刺激,分别以阈上和阈下的方式呈现,采用主观情绪自我评定量表和投射问卷检验情绪启动效应.结果发现阈上情绪诱发以消极情绪明显且宜以自我评定方法检验,而阈下情绪启动积极情绪效应优于消极情绪启动且宜用投射检验.  相似文献   
140.
吾艾斯于唐初来华传教和病逝于路途的事迹为我国穆斯林世代传颂的佳话,其事迹传说具有一定可信度,至少有历史的影子在里面.在中国西北广大穆斯林中,对玉门吾艾斯及其拱北有着极大的认同感;但今天重要的不在于这种"历史记忆"完全真实,而在于长期以来其民族和群体成员集体赋予它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在于其民族溯源和群体认同中的特殊功能.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玉门惠回堡拱北应该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