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05篇 |
免费 | 1394篇 |
国内免费 | 359篇 |
专业分类
1185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09篇 |
2023年 | 106篇 |
2022年 | 148篇 |
2021年 | 257篇 |
2020年 | 359篇 |
2019年 | 587篇 |
2018年 | 499篇 |
2017年 | 610篇 |
2016年 | 603篇 |
2015年 | 535篇 |
2014年 | 518篇 |
2013年 | 940篇 |
2012年 | 635篇 |
2011年 | 656篇 |
2010年 | 598篇 |
2009年 | 585篇 |
2008年 | 601篇 |
2007年 | 634篇 |
2006年 | 628篇 |
2005年 | 483篇 |
2004年 | 338篇 |
2003年 | 261篇 |
2002年 | 243篇 |
2001年 | 156篇 |
2000年 | 144篇 |
1999年 | 107篇 |
1998年 | 65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10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7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202.
203.
204.
集值统计是模糊数学方法的应用,信号检测论之评价法与有无法实验满足集值统计条件,可用集值统计的程度函数表示辨别力或感受性的大小。本文提出两种计算程度函数的数学模型:(1)a=1/K[∑a_(k1·CP_(k1)(Y/SN)+∑a_(k2)·CP_(k2)(Y/N)],(2)f(u)=1/2[∑a_(k1)·P_(k1)(Y/SN)+∑a_(k2)·P_(k2)(Y/N)]。试验结果证实两种模型所计算的程度函数与信号检测论方法所计算的辨别力指数d’有高相关(r_(ad’)=0.842,r_f(u)d’=0.953、n=67),程度函数与d’一样,不仅可以作为辨别力的指标,而且可将判断标准与辨别力分开,不同的是程度函数用β=a_N/a_(SN)或β=f_N(u)/f_(SN)(U)计算的判断标准是一次性综合判断。此点不同于信号检测论可对每一个类别反应的判断标准进行计算。程度函数与d’的计算都利用了对信号与噪音的反应信息。除上述二者的共同之处外,程度函数比d’还具有以下一些优越性:(1)程度函数应用集值统计,无须信号检测论要求对信号与噪音的感觉分布为正态的基本假设,可认为是非参数的方法;(2)可克服信号检测论方法不同判断标准下d’不稳定又难以解释的困难;(3)可适当地减少试验次数;(4)程度函数取值在0-1之间,易于形成量表值方便比较,意义清晰、明确;(5)更符合心理判断的实际状态。 相似文献
205.
传统依恋理论认为个体依恋心理和行为模式具有相对稳定性, 但无论在信息加工还是个体发展过程中, 个体依恋模式均表现出二重性, 即既具有相对稳定性, 又具有情境敏感性。个体在情境中所表现出的依恋模式是个体相对稳定的特质性依恋和情境特征相互作用的结果。依恋启动研究中特质性依恋特征与依恋启动效应之间的交互作用模式为理解依恋二重特征及其关系提供了窗口。依恋系统激活的两阶段模型为整合和解释这些相互作用模式提供了框架。未来研究应优化依恋二重特征关系研究中启动效应的操作检验, 考虑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的交互作用, 关注高焦虑群体内的依恋差异, 以理析依恋二重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同时关注依恋策略影响依恋启动效应的时间进程, 探究依恋二重特征相互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6.
摘要 词汇语音的学习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心理语言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语音回路理论认为,语音短时记忆在词汇语音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语音短时记忆能力越好越有助于词汇的学习;语音敏感性假说认为,语音意识是影响儿童词汇发展及学习的重要因素;另外一些研究者认为,语音知识可能发挥着更为基础和关键的作用,最近的研究则更加强调几种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影响词汇语音的学习。本文最后提出了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7.
208.
209.
210.
以有无意义联系的两种中文词对为材料,采用2×3×2混合实验设计,对小学三到五年级学习困难儿童的元记忆监测、控制水平与学优儿童之间的差异及其发展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学习困难儿童在三种元记忆监测判断等级上均显著低于学优儿童。2.学习困难儿童具有元记忆控制能力,但其控制水平相对低于学优儿童。3.学习困难儿童的元记忆监测判断和学习时间分配之间存在交互影响。4.学习困难儿童的元记忆监测和控制水平存在较为复杂的发展特点。据此得出结论认为,学习困难儿童的元记忆监测与控制能力都比学优儿童差,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