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音乐行为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一,与地理环境之间有着比其他文化现象更为密切的联系。齐乐作为齐文化的分支之一,与当时的地理人文环境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受到诸如地理地貌、民俗民风、农业生产、航运交流等各方面的积极影响。从齐地的音地关系出发,进一步论证齐乐的发展现象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792.
潘磊 《伦理学研究》2021,(2):112-120
在《认知不正义》一书中,著名的女性主义学者米兰达·弗里克首次系统地讨论了认知领域的不正义现象。其中,“证言不正义”引起她特别的关注,其典型情形可被界定为“因身份偏见而导致的可信度贬损”。由其所导致的对特定群体及个人的不公对待,不仅剥夺了他们作为知识主体的资格,而且亦会导致人性的降格。以此观之,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价值。但是,在分析其本质时,由于弗里克囿于主流的分配正义模式,她只能得出一个缺乏信息量的否定性论断:“证言不正义”并非认知资源的分配不均。为了推进此话题的讨论,如果利用社会批判理论的一些成果做出新的尝试,那么其结论将是:“证言不正义”本质上是一种独特的“承认”拒绝。  相似文献   
793.
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the effects of peer raters’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n peer rating qualities. This study aims to address this gap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key variables related to peer raters’ qualities, including content knowledge, previous rating experience, training on rating tasks, and rating motivation. In an experiment where training and motivation interventions were manipulated, 24 classes with 838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study conditions. Inter-rater error, intra-rater error and criterion error indices for peer ratings on four selected essays were analyzed using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eer raters’ content knowledge, previous rating experience, and rating motivation were associated with rating errors. This study also found some significant interactions between peer raters’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Implications for in-person and online peer assessments as well as future direc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94.
雷德鹏 《现代哲学》2006,(3):108-113
该文通过对休谟的“想象”概念的含义、特征和功能等三个方面的分析,论述了他的想象学说的内在张力及其深刻意图——对长期以来极力贬低想象的西方理性主义提出尖锐的批判。  相似文献   
795.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arenting styles, perfectionism dimensions, and coping through an online survey. With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d a bootstrap metho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perfectionism dimensions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styl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among 376 undergraduates (women, 80.6%; men, 19.4%; Caucasian, 94.4%). Thus, parenting practices may be antecedents to perfectionism dimensions that contribute to an individual's ability to cope with stressful situations. The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ors and practi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96.
诃梨跋摩所作之《成实论》由鸠摩罗什翻译至中国后,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据了独特的地位,一度形成以研习此论为主的成实师。此论最独特的思想之一即为针对修行的不同次第与方法,提出“灭三心”的主张。本文主要分析这一观念在《成实论》中的具体表述,对比与有部及大乘的不同观点,探讨由此引发的对于空观的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