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09篇 |
免费 | 789篇 |
国内免费 | 250篇 |
专业分类
46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1篇 |
2023年 | 85篇 |
2022年 | 89篇 |
2021年 | 127篇 |
2020年 | 166篇 |
2019年 | 149篇 |
2018年 | 153篇 |
2017年 | 150篇 |
2016年 | 161篇 |
2015年 | 113篇 |
2014年 | 142篇 |
2013年 | 297篇 |
2012年 | 209篇 |
2011年 | 263篇 |
2010年 | 230篇 |
2009年 | 213篇 |
2008年 | 257篇 |
2007年 | 334篇 |
2006年 | 296篇 |
2005年 | 282篇 |
2004年 | 195篇 |
2003年 | 137篇 |
2002年 | 80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47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8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对择偶与人类嗓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 人类具有普遍的异性嗓音偏好:男性偏爱高音调的女性嗓音, 女性偏爱低音调的男性嗓音, 这种普遍偏好受到一系列跟自身婚配价值有关的因素的调节。其次, 人类的嗓音偏好跟嗓音背后的进化意义密切关联:女性化嗓音是女性生育力的线索, 而男性化嗓音是男性好基因和好资源的线索。而且, 富有吸引力的男性嗓音和女性嗓音能够预测个体的性行为和繁殖成功。再次, 富有有吸引力的人类嗓音影响个体的社会认知, 对亲密关系的维系也会带来消极影响。最后, 我们探讨了未来研究的若干方向:研究基频之外的其他嗓音参数, 探讨嗓音偏好的性选择机制、特殊群体的嗓音偏好, 以及嗓音偏好与其他认知过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问卷、学习倦怠量表和学习策略问卷,对802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考察了大学生专业适应性、学习倦怠和学习策略的基本状况,以及专业适应性、学习倦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专业适应性、学习倦怠和学习策略整体情况良好,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专业适应不良并表现出学习倦怠倾向;专业适应性对学习策略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习倦怠对学习策略有负向预测作用,并在专业适应性和学习策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93.
采用眼动轨迹记录法结合边界呈现的实验范式, 当注视点越过特定位置时, 预视字则变为另一目标字, 从而保证预视字只呈现在副中央凹区域。实验1自变量为预视字频率, 预视字与目标字均与当前句子具有语义连贯性。实验发现, 当预视字是低频时, 中央凹的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更短。实验2在预视字与当前句子语义不连贯的情况下进一步探讨预视字的字频对中央凹加工的效应。实验发现, 预视字是高频时, 中央凹的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更短。然而在以区域作为数据分析的单位时, 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仅在首次注视时间上呈现显著。上述结果表明, 副中央凹的词汇属性会对中央凹的加工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比较微弱, 该结果为阅读加工理论中的并行加工理论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994.
995.
生活世界是人通过实践活动与创造活动所生成的主体间世界。它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与背景资源为交往行为提供了价值与意义的根据来源,因此,文化价值性是其首要的特征。生活世界因交互主体的建构呈现出交互主体性,而交互主体性又是在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的互动中确立的。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并不是完全隔绝的,二者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通过两个实验对中文语篇理解中相关背景信息的激活与整合到底是即时发生抑或延时进行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所用的阅读材料都包含一个目标句,它与局部语境一致,但与前文提供的背景信息冲突或无关。实验一采用自定步速逐行阅读技术,考察了一致性条件以及句子结束的标记(即句号)是否存在对目标句阅读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句子结束的标记是否存在并不影响目标句整合加工的进行。实验二运用眼动追踪技术着重探讨信息整合加工能否在目标句关键区中即时进行,实验条件仍为当前信息与背景信息的一致性,重点考察其对目标句中关键前区、关键区及关键后区的作用。结果表明,自变量的操纵导致关键区中反映初次加工的指标产生可靠的效应。这一结果表明中文语篇理解中整合加工的过程开始得非常迅速,是一个即时引发、而非延时进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7.
目标包含结构的文本阅读中目标信息的激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读者在阅读目标包含结构的文本时,目标信息的恢复激活的条件。运用移动窗口技术,采用3(已经实现、尚未实现与控制条件)×3(强目标愈合信号、弱目标愈合信号与无目标愈合信号)的实验设计。结果是子目标实现与否有主效应,目标愈合信号有主效应,目标实现条件和目标愈合信号有交互作用。结论是在目标包含结构的文本阅读中,目标信息表现出恢复激活的方式,目标愈合信号是目标信息恢复的必要条件,弱的目标愈合信号就可以激活长时记忆中已实现的目标信息,而较强的目标愈合信号才能激活长时记忆中尚未实现的目标信息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