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4篇
  免费   438篇
  国内免费   91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周磊 《现代哲学》2020,(2):131-136
明儒王廷相以孔子的“性相近”批判朱熹的“性善论”,并且重构了“性善论”人物谱系,其背后始终贯穿着对“生之谓性”的阐发这一线索。在王廷相的“气质”人性论中,先天“气禀”所带来的“善性”与“恶性”在整个人性中所占的比重较小,重点在于后天通过“变化气质”以改变人性。变化气质存在两种情况,分别通向“善性”与“恶性”,其差别在于是否研习、践行“圣人之教”。王廷相通过区分两种“知识”系统以及设定人人都有“为善之才能”,为个体向善准备了理论前提。而其对人性滑向“恶性”的警惕,凸显了“圣人之教”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
为探究留守初中生同伴侵害与攻击性的关系机制,通过构建链式多重中介模型,考察歧视知觉、孤独感和心理韧性在二者关系中的多重中介效应。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19名留守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留守初中生同伴侵害的发生率为96.3%,具有普遍性;(2)留守初中生同伴侵害、歧视知觉、孤独感、心理韧性与攻击性之间均呈显著相关;(3)留守初中生的歧视知觉、孤独感和心理韧性在其同伴侵害与攻击性的关系中具有链式多重中介作用;(4)同伴侵害与攻击性关系模型具有一定稳定性,同时在是否留守及单亲与双亲外出留守初中生群体中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同伴侵害与攻击性的关系机制,可为探索留守初中生不良同伴关系的教育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采用变化觉察范式,在工作记忆保持阶段插入客体特征辨别或视觉搜索次任务,探讨基于客体的注意和基于空间的注意对视觉工作记忆外部特征绑定表征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单特征相比,两类次任务均对外部特征绑定的记忆成绩损耗更大。这表明视觉工作记忆中外部特征绑定的表征比单特征消耗更多基于客体的注意和更多基于空间的注意。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以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宗教心理学学术会议和中国知网为平台,将2014-2018五年间的会议论文、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出版图书作为文献整体,采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其宗教类别、研究方法、文章体裁、作者特征等方面的数据信息,以期通过量化分析,为构建宗教心理学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以及为中国宗教心理学的学科制度建设和未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5.
本研究从提高社会公众认知度出发,通过对中外相关文献研究,结合帮教专职干部、宗教学专家、心理学者、大学生访谈结果,编制了"邪教团体检测项目",通过3次条目筛查后制定了62项初始项目;又通过214名大学生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了由5个维度、32个条目组成的正式项目;再通过497名大学生的测查,考察各项测量学指标,结果显示量表区分度、信度、效度指标均较高,结论是"邪教团体检测项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可作为邪教团体检测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86.
王时槐是江右王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将善恶视为念能否顺本性而动,对合法性与道德性有清楚的辨析,并注重过恶之辨,意念无明显的邪妄可以视为无恶,但不代表无过。他主张善有本体,而恶无根即无形上的本体,但恶仍有其根源,这就是人的"自离其性"或"甘自弃之"的主观条件,这与康德的根本恶学说可以接榫。王时槐强调改过迁善的根本动力或力量源于自身,他主张人要立志、修治与敦礼,旨在实现心灵转变与在感官方式上的逐渐改良,达到念念归根的状态,从而纠正准则中颠倒的道德动机的顺序,他对静坐的强调则是通过收敛与暂息尘缘,以默识自心,从而达到动静皆能复归本性。  相似文献   
87.
Gao  Su  Long  Haiying  Li  Dan  Yang  Luxi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2020,23(2):385-410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researchers consistently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science teaching approaches and student self-efficacy in influencing their science achievement. These findings have become the foundation of science education reform. However, empirical supports of these relationships are limited to direct relationships and small-scale studies. Therefore,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mechanism of how teaching approaches and student self-efficacy affect student achievement. In order to fill these gaps, this study used a multilevel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roach to analyze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ing approaches, student self-efficacy, and science achievement by using the data of US eighth grade students in the 2011 TIMSS assess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one of the teaching approaches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were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student science achievement, but significant mediation effect was found between generic teaching and student science achievement through student self-efficacy.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for US educational system and reform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8.
传统依恋理论认为个体依恋心理和行为模式具有相对稳定性, 但无论在信息加工还是个体发展过程中, 个体依恋模式均表现出二重性, 即既具有相对稳定性, 又具有情境敏感性。个体在情境中所表现出的依恋模式是个体相对稳定的特质性依恋和情境特征相互作用的结果。依恋启动研究中特质性依恋特征与依恋启动效应之间的交互作用模式为理解依恋二重特征及其关系提供了窗口。依恋系统激活的两阶段模型为整合和解释这些相互作用模式提供了框架。未来研究应优化依恋二重特征关系研究中启动效应的操作检验, 考虑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的交互作用, 关注高焦虑群体内的依恋差异, 以理析依恋二重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同时关注依恋策略影响依恋启动效应的时间进程, 探究依恋二重特征相互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89.
品牌名称是重要的品牌资产, 在传递品牌价值、构建品牌形象和凸显品牌特征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以往研究发现, 品牌名称的语义特征和语音特征(元音、辅音)都会对消费者知觉和态度产生影响, 但少有研究考察叠音这种语音结构特征的作用。从婴儿图式的角度, 考察叠音品牌名称对消费者知觉和态度的影响, 并检验其作用机制和边界。具体内容包括:(1)考察叠音品牌名称对消费者品牌知觉(物理特征知觉、心理特征知觉)及其消费者态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2)检验内部语音特征和外部线索特征在叠音品牌名称与消费者知觉之间的调节作用。(3)检验产品类型特征和消费者特征在叠音品牌名称和消费者态度之间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0.
探讨幼儿在准确性线索和共识线索冲突情境下对自然与社会领域知识的选择性信任特点。实验1探究幼儿在线索冲突情境下对自然领域知识的选择性信任,选取88名4~6岁幼儿,采用对物品命名的方法,结果发现4岁幼儿依据共识线索进行信任判断,而5~6岁幼儿依据准确性线索进行信任判断;实验2探究幼儿在线索冲突情境下对社会领域知识的选择性信任,选取94名4-6岁幼儿,采用对人格特质命名的方法,结果发现4岁幼儿依据共识线索进行信任判断,5岁幼儿对两类线索没有做出偏向性选择,6岁幼儿依据准确性线索进行信任判断。实验3采用被试内设计,探讨5岁幼儿对两个领域知识的选择性信任,验证了实验1和实验2的相关结果。结论:在线索冲突情境下幼儿对不同领域知识的选择性信任具有不同的年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