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探讨青年医师应具备的临床素质:优秀的道德品质、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身心素质和不断的创新意识.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高学历与实际能力不符、轻视临床思维分析、功利主义思想严重.指出如何强化青年医师的素质培养,规范化培训、注重学习和实践、制定合理政策.  相似文献   
102.
适应性测验作为一种测验形式,与传统的纸笔测验形式相比,具有省时、高效等很多优越性。测验应该适合于被试的理念最初可见于比内的智力测验。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适应性测验的研究从经典测量理论阶段发展到项目反应理论阶段,经历了从二阶段、三阶段、多阶段测验、固定分支测验和分层适应性测验的发展,到现在的计算机化适应性测验研究。随着项目反应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化适应性测验已经在教育和心理测验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对它的研究日益深入,主要有项目克隆、项目曝光、多维适应性测验、被试诊断、人格适应性测验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3.
冯源  苏彦捷  张莉 《心理科学》2006,29(3):757-760
关于人性善恶的问题一直有争议,本文从行为实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结果发现:3岁以前的儿童表现出人之初性本善的特征,对他人比较宽厚;3岁到4岁之间随着心理理论的增长,表现出道德水平下降,心理理论和道德水平两者之间出现交互作用。5岁以后的儿童由于心理理论的逐步完善,显现出越来越明确的“镜子行为”,即: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谁对我不好,我就对谁不好;原有的善性被外界恶性刺激掩蔽。  相似文献   
104.
研究采用3(年级)×2(场认知方式)×2(视空间能力水平)×3(问题表征方式)四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探讨了这四种因素对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年级、认知方式、空间能力以及问题表征方式均是影响小学生应用题解决水平的关键因素;问题表征方式、认知方式、空间能力以及年级四个因素对小学生解题水平存在交互作用,其中图形提示有利于场依存性学生解题水平的提高,低空间-场依存型的学生更适合图形提示;高空间-场依存型的学生随年级升高解题能力发展较快,而低空间-场依存型的学生解题水平提高较慢;随着年级的升高,图式表征对小学生问题解决的促进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05.
方平  陈满琪  姜媛 《心理科学》2006,29(6):1396-1399
情绪启动是探讨情绪和态度自动激活的有效方法,近期其研究范式有了较大的发展,相继产生了经典情绪启动实验、阈下情绪启动实验、向后情绪启动实验以及情绪启动与其他范式相结合的实验等较有影响的研究范式。文章分别梳理了这些范式及其研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研究所采用的范式并展望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6.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ims to explore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course and ideology. Based on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07.
司法论证充分性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利  袁明 《现代哲学》2007,(2):118-122
司法论证充分性问题是一个和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都密切相关的问题,各种关于法律论证的争议是和规则治理与纠纷解决两种司法职能的互相冲撞息息相关的。什么样的法律论证才是最合适的,在法律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达到司法实践的目的,是各国法制建设的一个永恒话题。文章试图以我国的司法情景为例,从理性思考与现实实践两个层面,展示法官在裁决中所运用的具有地方性知识性质的辅助资源具有实践合理性,说明司法论证应该也必须追求其充分性。  相似文献   
108.
从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体内存在的不同阶段、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及目前抗病毒治疗现状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治疗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绝大多数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治疗的理由,以指导患者和医务人员解决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9.
Purpose  This research conceptualizes and tests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customer loyalty by linking two important theories: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theory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  The model is examined using data obtained from 207 part-time students who have encountered the service of a skincare and beauty salon in Taiwan. These students work as full-time professionals in a variety of industries during the daytime and are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for their daily consumption. Findings  The empirical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loyalty is positively influenced by both intrinsic regulation and identified regulation, while introjected regulation and external regulation are in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loyalty. Affected positively by service expectation and service confirmation, satisfaction has positive influences on all four dimensions of self-determined motivation—namely, intrinsic regulation, identified regulation, introjected regulation, and external regulation. Implication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helps to learn about loyalty formation and its mediating mechanism in service contexts. Intrinsic regulation and identified regulation may be applied as two potential checkpoints for management to learn the actual status of customer loyalty based on a constant service quality offered by the service provider. Originality/Value  This study is one of the earliest to integrate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theory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to explore loyalty. Besides, this study transplants the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from educational service to commercial service in general so that efficient strategies can be made for boosting loyalty.  相似文献   
110.
利多卡因凝胶在手术室麻醉诱导后留置尿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手术室麻醉诱导后留置尿管产生尿路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利多卡因凝胶在克服上述反应方面的作用及其他预防措施。采用方便取样将70例留置尿管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麻醉诱导后试验组在尿管上涂抹利多卡因凝胶(0.5ml/cm)后再按常规操作插管;对照组以石蜡油为润滑剂按常规操作留置尿管。比较两组患者心率、血压情况及躁动、疼痛评分。结果提示麻醉诱导后留置尿管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清醒状态下置管引起的尿路疼痛等问题,但不能避免患者苏醒期出现上述反应;使用利多卡因凝胶可有效预防患者苏醒期出现的尿路疼痛及其它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