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3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honological processes with bilingual readers of Korean and Chinese. Three types of same–different matching between the prime and target were compared. The critical point was on whether the phonological information of English was activated automatically in a semantic judgment task involving only Korean and Chine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tency of the conditions (S+P?, S?P? and S?P+)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latencies in the S?P+ condition where there is no semantic but with phonological relations were slower than in the S?P? condition where there are neither semantic nor phonological relations. The implication for phonological recoding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2.
自尊是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迄今已有许多研究从行为遗传学角度探讨自尊个体差异的来源。通过梳理现有关于自尊的双生子研究,发现:1)自尊有中等的遗传度,其个体差异来自遗传和非共享环境;2)遗传对自尊的稳定性有较大作用;3)自尊与认知、情感的联系主要源自共同的遗传基础。总之,遗传对自尊具有重要影响。未来双生子研究可拓展到自尊波动性、内隐自尊等领域,并考虑极端人群的遗传特异性和文化对自尊遗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信念偏差效应是指人们已有的知识信念对逻辑推理的影响现象.对此,双加工理论认为这是由于信念偏向系统和逻辑分析系统之间的冲突所导致的.近年来,该理论得到来自认知神经科学证据的有力支持:一方面,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近红外光谱(NIRS)以及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等技术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证实右侧前额皮层与信念偏差抑制有关;另一方面,基于脑电(ERP)的研究表明,晚期正成分和晚期负成分可能参与了不同推理类型下信念偏差效应的认知加工.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工作记忆、不同加工阶段、推理前提本身可信度、实验分析、实验材料生态学效度以及思维训练等方面对信念偏差效应作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4.
The functional role of correlations between neuronal spike trains remains strongly debated. This debate partly stems from the lack of a standardized analysis technique capable of accurately quantifying the role of correlations in stimulus encoding. We believe that information theoretic measures may represent an objective method for analysing the functional role of neuronal correlations. Here we show that information analysis of pairs of spike trains allows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present in the firing rate to be disambiguated from any extra information that may be present in the temporal relationships of the two spike trains. We validate and illustrate the method by applying it to simulated data with variable degrees of known synchrony, and by applying it to recordings from pairs of sites in the primary visual cortex of anaesthetized cats. We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theoretic analysis in elucidating the neuron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object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55.
56.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技术,探讨家庭功能与大学生情绪表达性、孤独感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功能的作用机制,即家庭功能能否通过情绪表达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结果发现:(1)家庭功能对大学生情绪表达性、孤独感有显著预测作用,家庭亲密度或适应性水平高的大学生更倾向具有高的情绪表达性,更少的体验到亲情、爱情以及社交孤独感;(2)情绪表达性对大学生社交孤独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即大学生越乐于表达情绪,其社交孤独感就越少;(3)家庭功能既直接对社交孤独感产生影响,又通过情绪表达性间接影响社交孤独感,即情绪表达性在家庭功能与社交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7.
58.
厌腻感是指消费者对连续或过量消费同一产品或服务的效用感、享乐感或满意度下降, 负面感知逐步抑制正面感知的主观情绪体验。为缓解或防止厌腻感的产生, 消费者会采取品牌转换、多样化寻求、控制消费周期等行为, 因此厌腻感已成为企业或店铺培养顾客忠诚的主要障碍。国外文献分别从厌腻感的生成过程、功能反应、知觉状态和属性感知等方面, 划分厌腻类型; 剖析了厌腻感生成的享乐适应、边际效用递减、认知失调以及最佳刺激水平等理论原理及机理; 探讨了生理厌腻感和心理厌腻感生成的诱发因素及影响效应; 验证了外部因素和个体因素的调节作用; 同时探讨了消费者缓解或防止厌腻感的主要策略及行为反应。最后对现有文献的研究思路、特点和不足进行了评述, 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9.
儿童分离焦虑的发展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图画辅助程序和图示评定量表,对四个年龄组80名儿童的分离焦虑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1)随年龄增加,儿童分离焦虑逐渐下降;(2)3—5岁儿童分离焦虑最高;(3)儿童直接分离焦虑高于间接分离焦虑;(4)直接分离与间接分离情景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因素。  相似文献   
60.
当代情绪发展理论述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罗峥  郭德俊 《心理科学》2002,25(3):310-313
本文从情绪的定义、情绪发展的实质、情绪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评述了当代比较有影响的情绪发展理论不同的情绪发展观。这些情绪发展理论有生物观点、机能主义观点、认知观点、组织观点和社会文化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