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4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传统注意研究多基于单个注意焦点和采用静态视觉信息。由Pylyshyn(1988)提出的多目标追踪范式则基于动态场景,是研究同时追踪多个目标的容量有限的注意机制比较常用的范式。在多目标追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身份追踪范式中的对象带有身份信息,涉及到较复杂的认知机制,如注意、视觉工作记忆等。探讨以上两种视觉追踪的认知加工机制对真实或模拟情境中动态信息的认知加工活动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2.
气质的遗传因素: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质是婴儿出生以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人格特征,而人格特征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气质作为人格特征的组成单元,与人格特征享有共同的生物过程。因此,与成年人人格特征相关的基因也有可能影响儿童气质。本文在成年人的人格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早期儿童发展的特点,讨论了可能影响早期儿童气质的候选基因。研究成人的人格特征与基因的相关性不能排除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强调了对早期儿童气质与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直接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3.
日常烦心事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常烦心事是一种常见的日常压力源, 是压力研究的重要方面。目前主要使用量表法、访谈法和日记法来测量烦心事。个体的人格特征、性别、年龄以及事件特征等是日常烦心事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日常烦心事引起消极情绪, 从而影响身体及心理健康, 目前日常烦心事对健康的作用机制存在两大模型: 一般模型和特定模型, 一般模型强调压力反应的一般性, 而特定模型则强调不同的压力源会引发不同的身心反应。未来研究在探讨日常烦心事的机制、结构和测量工具编制的同时, 还应特别重视日常烦心事的预防和疏解。  相似文献   
54.
彭坚  刘毅  路红  刘映杰  吴伟炯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1):1757-1769
情绪领导力是指领导者基于自身情绪能力, 通过情绪传染和策略运用来有效管理组织成员的正性和负性情绪, 充分发挥不同情绪的有利效价, 营造应景的组织情绪氛围, 带领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共同目标而奋斗。目前, 情绪领导力的测量主要是借用情绪智力量表, 缺乏标准化工具。情绪领导力的研究发展经历3个阶段:以领导情绪能力为中心、以领导情绪传染为中心和以情绪领导力为中心。基于各阶段研究梳理, 建构整合模型:遗传基因、人格和情绪特质对情绪领导力起预测作用, 大脑活动(右侧额叶)与情绪领导力互为因果关系。情绪领导力通过直接和间接两条路径对个体和组织层面的领导效能产生显著影响。未来研究应加强对概念、测量、调节机制、生物基础、组织层面议题和跨文化对比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5.
本文旨在探讨戒毒人群儿童虐待情况,以及儿童虐待、自我概念和戒毒动机之间的关系。采用儿童虐待问卷、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戒毒动机问卷对771名(男520,女251)正在戒毒的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强制戒毒人群的儿童虐待现象比较普遍(56.7%),特别是躯体忽视和情感忽视;(2)儿童虐待与自我概念、戒毒动机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概念与戒毒动机呈显著正相关;(3)自我概念在儿童虐待与戒毒动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治疗戒毒人群的心理成瘾,应评估其儿童虐待情况,针对有儿童虐待经历者,可通过构建积极自我概念的方式改善戒毒动机,进而提高戒毒成功率。  相似文献   
56.
音乐对幼儿身心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利用实验法探讨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对幼儿时空推理能力的影响,并试图探究“莫扎特效应”产生的机制.采用相同唤醒度和情绪效价但不同结构化和周期性的三首音乐为刺激,共342名大班幼儿参与实验.结果显示:高度结构化、长时程周期性的莫扎特音乐K.448显著提高了女童时空推理能力,而在男童未发现此效应;而不具备高度结构化与周期性的科普兰“猫和老鼠”类似无声静息,对幼儿时空推理能力无显著影响.综上,产生“莫扎特效应”,音乐需具备长时程周期性和高度结构化特点,支持“直接启动说”理论.  相似文献   
57.
鲁铱  李晔 《心理科学》2014,37(6):1415-1420
本研究旨在探索“怕导师”现象的文化原因,从师徒关系内隐观分析“怕导师”的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和启动实验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1)“怕导师”现象是存在的,即研究生害怕来自导师的负面评价。相比女性导师,研究生更害怕男性导师;导师的职称会影响研究生的害怕程度,当导师是教授时,研究生更为害怕。(2)研究生的师徒关系内隐观与其负面评价恐惧有关,越具有“学从师教”观念的人越害怕来自导师的负面评价。(3)“学从师教”文化观的启动会影响研究生对导师负面评价的恐惧程度。  相似文献   
58.
为了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领悟, 采用协商一致的质化研究方法对15位当事人的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7个与领悟有关的域:领悟的内容, 领悟的效果, 影响领悟产生的因素, 评估领悟质量的依据, 领悟出现时的反应, 领悟的来源和阻碍领悟发挥作用的因素。形成了领悟的概念界定:领悟是对自己和他人(主要是自己)的新认识, 对自己的认识内容包括, 自己的问题模式, 心理困扰或问题模式的原因、影响和解决办法, 以及自己内在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9.
由于视角和侧重点的差异, 无望抑郁认知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取向。一是以认知易感-压力模型为核心, 围绕“无望”展开的病因学研究, 关注认知危险因素、消极生活事件与无望以及抑郁风险之间的关系。二是以恢复模型为核心, 围绕重获“希望”展开的无望抑郁恢复研究, 关注认知保护因素、积极生活事件与重获希望以及抑郁缓解之间的关系。厘清一些相关问题、整合两个研究取向有利于准确评估个体无望抑郁的风险和弹性恢复。  相似文献   
60.
气候变化是指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气候方面的改变, 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气候变化对个人的认知、情绪及行为均有影响, 这些心理影响对大多数人而言是渐进式的。目前已有的研究发现, 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包括问题聚焦、情绪聚焦和意义聚焦三种, 而意义聚焦可能是其中最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应对策略。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界定某些重要概念, 并使之能够操作化, 需要探讨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研究中国人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的特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