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4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对北京市389名儿童入学准备的类型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入学准备类型儿童的特点,并通过追踪数据考察儿童入学准备类型对其一学期后学校适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入学准备可以分为入学准备良好、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准备不足、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突出/其他领域准备不足和入学准备综合不足四种类型;(2)女生入学准备良好型的比例显著高于男生,而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准备不足型、入学准备综合不足型的比例显著低于男生;(3)城区儿童入学准备良好型的比例显著高于郊区,而入学准备综合不足型的比例显著低于郊区;(4)入学准备良好型儿童的学校适应好于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准备不足型和入学准备综合不足型,入学准备综合不足型的学校适应最差。  相似文献   
342.
创造性自我效能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下, 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根据任务要求产生新颖的、原创性的和适宜的想法、解决方案或行为的信念, 是个体一般自我效能的一部分。现有常用的创造性自我效能问卷较为简化、维度单一且缺乏效度, 而新近开发的问卷缺乏实证证据。人口学变量、个体变量和工作背景变量都能影响创造性自我效能, 创造性自我效能可以预测创造性, 且有较高的可塑性和长期的训练效果, 因此对于培养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研究更应该关注学校情境下创造性自我效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343.
知觉符号理论及其研究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觉符号理论是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研究者采用多种实验范式、在各个领域对该理论进行了探讨。分析以往的研究发现, 大量的研究主要探讨语言表征、概念获得、具身情绪、推理过程、社会认知和知觉符号发展等科学问题。本文对此领域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梳理, 特别是以实验范式发展为主线详细介绍了知觉符号理论的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元表征的思考。最后, 对知觉符号理论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44.
本文主要通过对有缺陷新生儿的本体论地位和道德地位的讨论,探寻对有缺陷新生儿救治问题的道德底线,进而分析对有缺陷新生儿救治的现实问题。同时,根据义务论和功利论的结合,提出对有缺陷新生儿救治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对于不同程度有缺陷新生儿的具体处置问题的见解。  相似文献   
345.
器官移植手术中的医患利益冲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器官移植手术得到超常发展的重要原因是走了捷径,海归医学人士为我国器官移植手术的开展做出了贡献。但器官移植发展“喜忧参半”。手术背后有医患之间的利益冲突。科学利益和经济利益至上给器官移植的健康发展蒙上阴影。必须加强器官移植的法规建设和管理监督,使我国的器官移植更符合伦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46.
社区卫生服务中医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中医药优势,不仅能够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且能够促进机构自身发展,用管理学的SWOT(斯沃特)战略分析法分析了当前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对其发展面临的问题作了综合性的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47.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性别选择的伦理辩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是在胚胎植入子宫前进行遗传学检查的新技术。它可对植入胚胎进行性别选择,从而引发了会增加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担忧。通过对PGD性别选择伦理风险的分析,指出其用于医学需要时不会对性别比造成危害。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医生、患者及社会全体人员共同参与,避免该技术用于非医学目的的需要。  相似文献   
348.
研究发现在多目标追踪任务中,即使视野中的所有物体同时消失长达几百毫秒,被试也能成功地完成追踪任务。Horowitz等(2006)认为这种能力主要是依靠把刺激消失时的目标信息保存在一种离线存储(off-line memory)记忆当中。这样,当刺激再现时,被试就可以把当前画面与存储的内容进行比较来区分目标和非目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目标位置、运动轨迹等信息在目标复原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 目标再现位置与消失位置相同时,被试的成绩最好,这说明在目标复原过程中利用了基于位置匹配的策略。(2)当目标再现位置与其消失前的运动方向一致或位于其消失前的运动轨迹上时,成绩较对照条件(目标再现于运动轨迹的法线方向)要好,这说明被试能够利用目标运动的轨迹和方向等信息。(3)当追踪的目标数量增加时,目标运动轨迹和方向等信息在复原过程中的相对作用下降,且被试只能利用1~2个目标的轨迹和运动方向信息  相似文献   
349.
初中生抑郁与依恋、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929个初中生施测抑郁自评量表,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以探讨父、母、同伴依恋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对抑郁的影响模式.结果:(1)父(母)亲依恋、同伴依恋、一般自我效能感均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同伴依恋与父(母)亲依恋呈显著正相关.(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父(母)亲依恋直接影响同伴依恋,父(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抑郁,同时父(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直接作用于抑郁.  相似文献   
350.
张韫黎  陆昌勤 《心理学报》2009,41(6):501-509
本研究旨在探讨挑战性-阻断性两类不同性质的压力源与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关系,重点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309名飞行签派员为研究对象,数据分析采用层级回归的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发现:⑴阻断性压力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与离职倾向呈正相关,而挑战性压力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与工作满意度的正相关没有达到显著水平;⑵挑战性-阻断性压力与身心紧张都呈正相关;⑶一般自我效能感调节阻断性压力与身心紧张、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但对离职倾向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即在面临阻断性压力时,自我效能感高的员工,其身心健康水平、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自我效能感低的员工,而离职倾向没有明显差异;⑷一般自我效能感调节挑战性压力与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但对身心紧张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即对于自我效能感高的员工,挑战性压力会提升其工作满意度,降低其离职倾向,而对自我效能感低的员工则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