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846篇
  254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人类面对的疾病威胁日趋严重的背景之下,为应对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对公共卫生伦理学的探讨变得愈加必要。但如何定义“公共卫生”尚存在较多争议。旨在阐述对“公共卫生”的宽泛定义及意义,并对宽泛定义“公共卫生”所招致的三种主要批判进行分析与回应,进一步挖掘其伦理内涵与现实意义。同时也提出了对“公共卫生”持宽泛界定时值得注意并需要在未来努力解决的问题,为后疫情时代的公共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2.

在濒临死亡情境下,对26名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进行深度访谈并收集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的开放编码、关联编码及选择编码对原始资料进行分解、检测、比较、概念化及类属化,并围绕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的动力进行理论编码。结果显示,构建了扎根于原始资料的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的新利他主义动机心理模型,形成了正确生死观构筑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的认识基础、追寻意义存在构建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的心理特征及利他主义新理念成为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的动力三条新理论,对诠释志愿者遗体(器官)捐献行为具有一定参与价值。

  相似文献   
93.

以具身性体验为视角,调查辅助生殖治疗中的药物施用、取卵、胚胎移植、怀孕等事项上女性的体验,讨论辅助生殖技术介入过程中女性的不确定性焦虑的体验。分析发现:技术介入让女性承受巨大的生理痛苦和健康风险;技术介入也是技术话语对女性生育力的建构过程;而正是这种建构使女性身体问题化,让女性深陷焦虑;女性在传统生育话语框架下,应对治疗中不确定性的焦虑,其主体性受限,女性在技术介入过程中仍难有自信。

  相似文献   
94.

基于“供给−需求−环境”分析模型,对中国2013年~2022年出台的242份农村公共卫生政策文件进行量化分析后发现,地区差异明显,东部、中部地区较东北部、西部地区的相关政策更多;从模型看制定供给端政策最多,需求端次之,环境端最少。从公共伦理学视角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农村公共卫生政策的公平正义有待提高、农村居民的公共利益应得到更充分维护、政策制定要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要求等政策建议,以不断完善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政策、推进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95.

从患者视角来探索医患矛盾发生的原因,寻找一种有效的医患沟通方法。研究认为医患矛盾的核心问题是患者对诊治期望值的不满意,通过构建以患者诊治期望值为主体的医患沟通方法,发现医生和患者之间对诊治期望值存在明显差异。医生通过对医患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诊治期望值进行充分沟通,形成医患诊治期望值差异下的共识,建立互信合作的关系,最终实现医患互惠共赢。以患者诊治期望值为主体的医患沟通方法,为避免医患矛盾发生,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6.

研究对“医患共同体”这一颇具可能性的命题进行分析,指出其成立的基础之一是对医患双方“分裂”处境的认知与承认,通过以对医患平等的探讨为起点,提出应将医、患双方知识/权力上的优劣转化为差异的能动性,在促进共同责任的基础上,建立在理论及实践的医患共同体。目前可能的临床实践包括鼓励医护讲述成为患者的真实体验,鼓励包括叙事医学在内的促进平等共情的实践以及赋能患者、使其具备更强能力参与医疗共同决策的实践等。

  相似文献   
97.
当今社会,受消费行为和人权意识的影响,患者愈发渴望参与到医疗决策的过程之中。医患共享决策体现了对患者自主权的尊重,并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品质。然而我国的医患共享决策起步较晚,面对的困难复杂且多样,需要克服来自患方、医方,以及医疗决策过程本身等方面的因素。患者与医生的有效沟通,是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使然。在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中,决策辅助工具为实现共享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现有的决策辅助工具尚不完善,尤其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98.
医案作为叙事文本,可进行故事分析与叙事分析。叙事分析结果能够完善故事分析结果。叙事医学提出的细读方法是医学叙事分析方法的集大成者。为增加医案研读结果的完整度,借鉴叙事医学的细读方法,提出了分析医案“框架”、“形式”、“时间”、“情节”、“意愿”的方法,介绍了时间性、独特性、因果关系/偶然性、伦理性、主体间性特征等叙事医学概念对医案分析需求的启发。为了便于记录与规范医案叙事分析的过程,设计了医案叙事分析表。本研究丰富了医案研究方法,扩大了叙事医学细读方法的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99.
神灵主义医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医学范式,拥有一套完整的形而上学信念、方法论体系和解释机制。神灵主义医学已经长期存在,并且在当今世界也广泛存在,这是世界之中的事实,无需争论。站在当代医学发展的前沿回头看,神灵主义医学之所以能够长期指导人类的医疗实践,有其内在原因。人类的大量自限性疾病,为神灵主义医学的成功提供了广泛的归纳支持。安慰剂效应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神灵主义医学成功的内在可能性。超自然解释,是神灵主义医学治疗失败后,医师给予患者的无助安慰,却为巫医守住了信誉的最后堡垒。  相似文献   
100.
分析了生物医学模式没有转型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原因。认为生态危机背景下的医学发展模式研究,应把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改善人的生存、生活环境等相关条件,纳入视野之中,这正表现出生态医学模式的价值基础与科学发展观在根本上的一致性。以生态医学模式引领未来医学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