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87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探讨高特质焦虑者在前注意阶段对情绪刺激的加工模式以明确其情绪偏向性特点, 本研究采用偏差-标准反转Oddball范式探讨了特质焦虑对面部表情前注意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 对于低特质焦虑组, 悲伤面孔所诱发的早期EMMN显著大于快乐面孔, 而对于高特质焦虑组, 快乐和悲伤面孔所诱发的早期EMMN差异不显著。并且, 高特质焦虑组的快乐面孔EMMN波幅显著大于低特质焦虑组。结果表明, 人格特质是影响面部表情前注意加工的重要因素。不同于普通被试, 高特质焦虑者在前注意阶段对快乐和悲伤面孔存在相类似的加工模式, 可能难以有效区分快乐和悲伤情绪面孔。  相似文献   
992.
本研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技术探究高中生成就目标的特征模式及学业适应。被试为732名来自北京、广东、福州和西安各一所高中的高一学生,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收集学生的成就目标取向、学习效能、学业自我阻碍、学习策略和考试焦虑的数据。结果发现:(1)学生中存在成功导向、学业淡漠、典型掌握导向和非典型掌握导向四种类型,其中,典型和非典型掌握导向型所占比例较高,成功导向型和学业淡漠型所占比例较低;(2)成功导向组学生在学习效能、学习策略、学业自我阻碍和考试焦虑上的得分最高,学业淡漠组在各学业适应指标上得分最低,典型和非典型掌握导向组得分处于成功导向组和学业淡漠组中间。本研究结果对预防和干预学业适应不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基于家庭系统理论,采用父亲协同教养、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和抑郁量表,对河南省某中学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共计890名来自核心家庭的青少年进行调查,探索父亲协同教养各维度(团结、一致、冲突、贬低)与青少年抑郁之间的关系,以及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在控制其它维度作用的情况下,父亲协同教养中的团结和冲突对青少年抑郁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一致和贬低对抑郁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表明团结、冲突对青少年抑郁具有显著的“独特效应”;(2)团结、一致、冲突、贬低性协同教养均对母子依恋具有显著影响,支持家庭系统中的“交叉效应”;团结、冲突对父子依恋具有显著影响,支持家庭系统中的“外溢效应”;(3)中介效应分析的结果表明,团结、一致、冲突对抑郁的直接效应不显著,母子依恋在团结与青少年抑郁、冲突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但父子依恋的中介作用不显著。本研究有助于增进对父亲协同教养的认知,对于指导家庭教育实践、促进青少年心理积极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4.
基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型,本研究考察青少年留守经历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并检验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和粗暴养育的调节作用。以525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非适应性认知问卷、粗暴养育问卷和网络成瘾问卷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有留守经历的个体非适应性认知和网络成瘾的程度更高,而且非适应性认知越强,网络成瘾程度越高;(2)留守经历通过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影响网络成瘾;(3)留守经历对非适应性认知的影响受到粗暴养育的调节。具体而言,经历较多粗暴养育的青少年,留守经历会增加非适应性认知;但是对于经历较少粗暴养育的青少年,留守经历不会对非适应性认知产生影响。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青少年留守经历会增强非适应性认知,进而增加网络成瘾的倾向。但是,如果青少年家庭中粗暴养育程度较低,青少年留守经历对非适应性认知的影响就会消失。  相似文献   
995.
为宏观地把握中国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我国唯一的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学术刊物《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2019年的2456篇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法对该刊年发文量、年被引量、年下载量、年转载量、研究机构、关键词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心理发展与教育》历年的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认知与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为教育与学习心理以及心理健康的研究主题奠定了夯实的理论基础。结合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的结果,本文从发展时期、学科交叉和特殊群体三方面对我国发展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6.
采用自我同情量表、感恩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核查表和创伤后成长问卷对雅安地震4.5年后的49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以考察自我同情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创伤后成长(PTG)的影响,并检验感恩在其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积极自我同情可以直接负向预测PTSD、正向预测PTG,消极自我同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PTSD;积极自我同情可以通过感恩负向预测PTSD、正向预测PTG,消极自我同情可以通过感恩正向预测PTSD、负向预测PTG。研究显示,积极的自我同情可以缓解青少年的PTSD、促进PTG的发展,而消极自我同情会加重青少年的PTSD;感恩在自我同情与PTSD和PTG之间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会给儿童发展带来负面效应, 其影响甚至延续至成年期。然而传统诊断方式难以做到快速、客观、准确的识别和诊断儿童PTSD, 机器学习作为一种处理大量变量和数据的新兴方法, 逐渐被应用到儿童PTSD的早期预测、识别及辅助诊断等研究中。机器学习凭借其性能、原理等方面的优势, 可被应用在儿童PTSD的识别与转归领域。相比自我报告式的诊断, 通过机器学习辅助识别和诊断儿童PTSD的过程具有效率高、客观准确、节约资源等独特优势。然而, 机器学习也在硬件成本、算法选择和预测准确度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未来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提高机器学习诊断识别儿童PTSD的准确率, 并将机器学习算法同传统诊断方法结合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应用。  相似文献   
998.
家庭读写环境(home literacy environment, HLE)与儿童接受性词汇(receptive vocabulary)发展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但HLE内涵不清、各指标效应值强度不明, 以及近年来两者关系差别较大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人们对该领域的认识。本文运用元分析技术对近30年国内外84篇相关实证研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LE与儿童接受性词汇发展为中等程度正相关(r = 0.31)。针对年代、文化背景、儿童年龄以及测量方法的调节效应检验表明:HLE效应值随年代发展显著降低, 但其核心指标亲子阅读频率的效应值基本稳定; 评估HLE的问卷法和现场观察法效应值无差异, 但评估亲子阅读频率的书目清单法效应值显著高于问卷法。未见文化背景和儿童年龄的显著调节作用, 原因值得进一步探究。后续研究应完善HLE的概念框架, 更关注社会经济及文化视角下的概念建构以及测量改进。  相似文献   
999.
数字空间联结一直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探索数字空间联结的一个重要指标为空间-数字反应联合编码(spatial-numerical association of response codes, SNARC)效应(左/右手对小/大数反应更快更准确)。以往研究已验证SNARC效应的普遍性及其在方向上的灵活性, 并提出多种理论解释。此外, SNARC效应在加工阶段上也具有灵活性, 其原因可能有:(1)加因素法则的理解偏差; (2)观察的角度单一; (3)观察效标的差异; (4)使用任务的差异。结合以上因素, 提出双阶段(数量信息的空间表征、空间表征到反应选择)加工模型, 不同的操控因素分别作用于两个阶段可能是引起SNARC效应灵活变化的核心原因。未来研究可从对比任务差异、引入不同干扰因素等方面进一步验证双阶段加工模型, 并结合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揭示数字空间联结灵活性的内在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面孔作为一种高级的视觉刺激,在人际交往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中,面孔吸引力更是影响着日常生活的重要社交决策,如择偶、交友、求职、社会交换等。长久以来,研究者们从面孔特征、社会信息和观察者因素等角度不断探索着人们对静态面孔吸引力的感知,且多从进化角度加以解释。但是,人们如何表征面孔吸引力以及其动态性增强机制仍未可知。本项目通过两个研究,分别从面孔吸引力的整体表征,以及面孔动态性通过影响整体加工、影响对整体信息和特征信息的注意、以及影响社会信息来增强吸引力,从这两个角度尝试回答这一问题。在研究1中,本项目从整体加工的角度探索了面孔吸引力的认知表征。研究1.1通过评分任务和适应范式探索高空间频率(更多局部特征)和低空间频率(更多整体特征)对面孔吸引力的影响,旨在从空间频率探讨面孔吸引力的整体表征。研究1.2通过操纵面孔对称性和面孔常态性探索面孔常态性在面孔对称性和面孔吸引力间的中介作用,探讨面孔吸引力的常态构型表征。研究1.3引入“三庭五眼”这一中国传统面孔审美理论,通过评分任务和适应范式研究“三庭五眼” 构型是否符合中国人对高吸引力中国面孔的表征,以此探讨面孔吸引力的整体表征。研究1.4通过评分任务和适应范式考察局部面孔遮挡是否促进整体面孔吸引力,以及这种促进作用是否由于人们通过局部特征“脑补”出了完整面孔。研究2从整体加工、注意和生命力的角度探讨面孔吸引力的动态性增强机制。研究2.1使用合成效应范式测量动态面孔吸引力的整体加工,探索动静态面孔的吸引力差异是否源于其整体加工程度的不同。研究2.2使用注意分散范式,并结合眼动技术,探讨人们对动静态面孔的注视模式是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否能解释动态面孔吸引力的增强。研究2.3结合问卷法、实验法和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生命力这一社会因素对动静态面孔吸引力的影响。本项目探讨了面孔吸引力的认知表征以及其动态性增强机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人们对面孔吸引力的认知加工以及人类欣赏美这一高级智能。同时,本项目的结果对于日常人际交往和面孔吸引力相关算法的优化等方面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