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85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刘泽军  刘伟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0):2240-2253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进行一体化编码时, 熟悉性也能够支持联结再认, 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大量研究证据的支持。然而, 关于一体化如何影响联结再认和构成联结的单个项目再认仍存在分歧。通过回顾现有研究发现:(1)一体化一致性是调节一体化与联结再认关系的重要因素; (2)认知资源有限和新/旧词语义相关性是影响一体化对项目再认作用的重要因素; (3)一体化的发生机制存在“项目假说”、“图式假说”以及“精细加工假说”三种可能的理论解释。未来研究不仅需要控制一体化一致性, 还可以比较不同一体化方式的作用大小以及探索一体化效应的毕生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92.
微表情是一种持续时间极短、不易被察觉的面部动作, 揭示了个体的真实情绪, 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谎言识别等领域。而微表情检测的研究受到小样本问题的限制。针对该问题, 本文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与认知心理学实验方法进行探索。首先, 结合眼动技术和呈现-判断范式与阈下情绪启动效应的行为实验范式, 考察微表情识别中选择注意分配的认知机制, 细化人类识别微表情时的特征兴趣区域。其次, 结合人类注意机制, 提出基于自监督学习的多模态微表情检测方法。通过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突破, 为真实场景下微表情检测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3.
刘薇  沈晓玲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8):1759-1769
在复杂变化的市场环境中, 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背景下, 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依赖于团队创新以建立独特竞争优势。通过对已有团队反思与创新关系研究的梳理, 发现了二者间关系的黑箱, 理论认为回顾过去能够带来新思想和新变化, 然而针对其如何实现的过程机制的实证研究却十分匮乏。基于此, 在传统的行动后反思的思想基础上, 本研究提出团队行动中反思在概念内涵和实证测量上的区别, 检验行动中反思和行动后反思在不同创新阶段的差异性作用, 动态性分析创意形成和创意实施的行为结果, 通过整合动机性信息加工理论和情绪的社会功能视角, 提出认知层面的信息处理和情感层面的团队情绪这两种机制的耦合方式, 构建团队反思影响创新的整体模型, 并深入探讨影响作用的过程机制和边界条件, 以及对各阶段关系上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进行全面的分析, 为反思与创新理论和实践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94.
情绪韵律识别指个体通过对他人话语中除语义以外的声学线索进行分析,推断他人情绪状态的过程。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对社会性发展迟滞大学生的情绪韵律识别特点进行探索。结果发现:(1)社会性发展迟滞组厌恶和恐惧韵律的识别正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在其他情绪韵律识别正确率上无显著差异;且两组被试情绪韵律识别趋势一致:高兴、愤怒、悲伤、恐惧和厌恶韵律识别正确率依次递减;(2)当语义与韵律矛盾时,迟滞组比对照组更易受语义干扰。  相似文献   
995.
本研究选取949名8~12岁儿童进行自我报告测验,并从中选取83名被试完成行为实验。研究考察了认知重评策略以及增强正性情绪的重评使用效果在心理虐待与儿童快感缺失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心理虐待与儿童快感缺失呈正相关,认知重评策略、增强调节认知重评效果与快感缺失均呈负相关;(2)认知重评策略在心理虐待与快感缺失间起中介作用;(3)增强调节认知重评效果在心理虐待与快感缺失间起中介作用。上述结果表明,心理虐待可通过认知重评来间接影响儿童快感缺失。  相似文献   
996.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对407户初中生家庭进行调查,探讨父母支持和子女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核心自我评价代际传递过程中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核心自我评价在父母与其初中生子女之间存在代际传递效应;(2)父母支持和子女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核心自我评价的代际传递中起链式中介作用;(3)核心自我评价的代际传递效应不存在显著的亲代性别、子代性别、亲子性别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核心自我评价的代际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997.
选取由两个双字词组成的多词组合(单词组合、模糊词组合、双词组合),比较老年人和青年人对多词单元的加工情况。结果发现,相比于其他两类组合,所有被试在单词组合上的注视时间更短,第一遍注视次数更少,成分词上的注视时间更短,跳读率更高,表现出多词单元的加工优势,而且这一加工优势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结果表明,汉语老年读者同样将多词单元作为整体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998.
为探讨人格对幼儿白谎行为的影响,及“冷”“热”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和测验法对218名3~6岁幼儿的人格、言语能力、“冷”“热”执行功能和白谎行为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控制年龄和言语能力后,智能特征和亲社会性可显著正向预测幼儿白谎行为;“冷”执行功能在智能特征和白谎行为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热”执行功能在亲社会性和白谎行为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热”执行功能在外倾性和白谎行为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冷”“热”执行功能在认真自控和白谎行为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人格对幼儿白谎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999.
采用部分线索效应经典范式与情绪Stroop任务相结合的范式,采取更为敏感的指标,对部分线索效应的认知抑制进程进行了考察,同时为提取抑制假说提供证据。结果发现,部分线索呈现后进行情绪Stroop任务,部分线索组反应时显著短于自由回忆组,提取结束后进行情绪Stroop任务,部分线索组和自由回忆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提取未完成时,部分线索组反应时显著短于自由回忆组。结果提示,在以情绪词为实验材料的部分线索效应中,抑制在部分线索呈现之后即发生,提取未完成时,抑制持续存在,研究结果支持提取抑制假说,同时也对提取抑制假说做了一定补充,即抑制的持续时间受随后是否有提取任务调节。  相似文献   
1000.
医疗水平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使越来越多的疾病可以在医院得到救治。但有研究显示,在医院接受心肺复苏(CPR)的患者中,只有很小的部分能被救治成功。由于CPR的成功率低,在CPR时是否允许有患者的家人陪伴在其身边逐渐成了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家人的陪伴,或许能让患者抢救或死亡的过程变得更人性化,同时成为增加医患双方相互理解的渠道。但是这个过程的实施仍然面临许多问题,要让其成为常规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