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8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94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库恩“范式”理论的发展中,“类比”对于塑形知识范式的基本作用被越来越多地强调。与此相应,亚里士多德亦将“类比”作为认识得以形成和扩展的基本方法。正是凭借对“人间”领域中较熟悉事物的观察,亚里士多德才得以形成对“天”进行论说的概念基础。正因如此,亚式物理学中那些诸多不同于现代物理学的特质,似都可以通过这种独特的类比模式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992.
本研究选取ADHD混合型儿童11名,ADHD注意缺损型儿童13名以及正常儿童15名,通过"平均估计长度"、"平均估计误差百分比"、"估计变异值"三个指标,考察不同亚型ADHD儿童在时距复制和言语估计上的稳定性和精确性。研究发现,在视觉刺激条件下,ADHD儿童的时距估计缺损并不受时距长度的影响;ADHD混合型儿童在多项任务中所表现的稳定性和精确性都差,而ADHD缺损型儿童只是稳定性差,说明ADHD混合型是ADHD中更严重的亚类型;ADHD儿童在时距估计任务中稳定性差,反映了其状态调节能力的落后。  相似文献   
993.
抑郁反刍是指个体把注意力集中在抑郁症状以及这些症状含意的行为和想法, 包含反复思虑抑郁症状、抑郁的可能原因、以及抑郁可能引起的后果。抑郁反刍主要表现出对负性信息过度关注、认知控制缺陷以及非适应性的自我参照加工等认知特点。基于这些特点, 近期脑成像研究发现, 抑郁反刍主要与杏仁核、前额叶以及默认网络等脑区或神经网络有关。未来应在不同亚型抑郁反刍的神经机制、基因以及开发有效的干预技术与方法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4.
杨海波  刘电芝 《心理学报》2016,48(3):230-237
内隐序列学习到底能习得何种知识呢?已有研究从任务分离范式发展到加工分离程序试图来捕获习得的知识。本研究根据信号检测论原理把三元素再认测验的成绩离析成击中率和虚报率, 再试图运用加工分离程序的思想来分离习得的意识知识和无意识知识, 为示区别将这种测验命名为片段再认任务, 并以序列生成任务为效标, 通过两个实验来检验片段再认任务的效度和敏感性。实验1以反应–刺激间隔(RSI)为自变量来检验片段再认任务和序列生成任务在测量习得知识上的效度, 结果显示前者的效度高于后者; 实验2进行测验的敏感性分析, 以参与度为自变量, 结果表明前者更为灵敏所以测量效度高。总之, 与序列生成任务相比, 片段再认任务是一种高效而灵敏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995.
社会偏好中的框架效应是指, 个体在决策中受到选择方案框架形式的影响而表现出合作、互惠及利他行为及倾向改变的现象, 是框架效应在社会偏好领域的运用。预期理论、错误知觉说、心理动力模型、情绪维护理论以及解释水平理论分别从价值函数、知觉偏差、内部心理动力、情绪及认知表征角度解释了社会偏好中的框架效应, 心理距离、价值取向、人格特质和文化等因素对社会偏好中的框架效应具有重要影响。未来的研究需要从社会偏好中的框架效应的心理机制与神经机制、研究范式及外部效度改进等方面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6.
数量和密度认知的关系是数量认知研究的关键问题。相关研究在三个方面存在不足:首先, 先前实验研究缺乏对两种加工的有效操控和区分; 其次, 现有理论或认为“数量和密度加工完全独立”, 或认为“数量加工是对密度进行推论的结果”, 比较片面; 第三, 已有理论模型抽象, 不重视功能模块的解释。基于数量认知的多阶段加工特点, 未来研究可以讨论数量认知进行基于密度认知的整合加工的可能性, 提出整合数量和密度加工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53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特质焦虑、压力知觉、未来时间洞察力和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压力知觉在特质焦虑和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特质焦虑既对网络成瘾产生直接影响,也通过压力知觉产生间接影响;(2)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压力知觉的中介作用起调节作用,压力知觉对网络成瘾的影响随着个体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增加而减少。大学生特质焦虑、压力知觉、未来时间洞察力和网络成瘾共同构成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相似文献   
998.
微表情是人压抑的真实情绪的泄露, 时间约为1/25~1/2 s, 常出现在说谎情境, 可能源于椎体束运动系统控制的自主面部运动和椎体束外运动系统控制的非自主面部运动的“拔河比赛”。已有研究构建了微表情数据库, 开发了BART和JACBART等微表情识别测验以及METT训练, 并探讨了微表情识别及训练与认知、人格、文化、职业等的关系。但这些研究考察的中性表情背景下微表情只是镶嵌在各表情背景下真实微表情的特例, 生态程度不高; 少量研究探索了表情背景对微表情识别的影响但未建立标准测验。未来应开发生态化微表情识别标准测验和训练, 尝试跨越微表情发生和识别的界限, 并采用生理−心理、电生理和脑成像技术探索其机制。  相似文献   
999.
内隐序列学习意识已有三类理论如全局工作平台理论、神经可塑性理论、新异刺激理论都忽略了身体感受的关键因素, 难以揭示意识产生的根本原因。具身意识理论和研究发现, 运动/情感镜像神经元系统及与自我、认知控制系统的交互, 是初级/高级意识产生的本源, 但未涉及内隐序列学习规则意识这个对人类学习认知至关重要的领域。内隐序列学习研究实质上已接近揭示其学习机制正是感知觉运动具身学习, 其意识机制很可能是感知觉运动/情感具身意识, 并且其意识加工脑区与具身意识脑区有关键重合。未来研究可采用Granger因果大脑网络技术证明内隐序列学习意识的具身本源, 并考察已有三类意识理论的具身基础, 以及探索意识影响因素的具身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付娟  郑希耕  刘正奎 《心理科学进展》2016,24(10):1592-1599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 临床上常用的暴露疗法就是基于消退原理, 但经过治疗的患者复发率仍然很高, 这提示抑制复发可能是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键问题。条件性恐惧复发的动物模型主要包括重建、续新和自发恢复, 但是对续新的研究最多。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 恐惧复发具有异质性, 但海马、前额叶与杏仁核三大脑区或许构成了共同的神经基础。文章从脑区机制及药理干预方面进行了综述, 以期对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