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中国人心理账户的内隐结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心理账户”是个人、家庭或企业集团在心理上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的记录、编码、分类和估价的心理过程,它揭示了人们进行资金(财富)决策时的内在认知编码。研究对全国9个省市1268名有效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二阶因子验证发现:中国人的心理账户系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3-4-2”分类结构。即收入账户有“工作相关的常规收入”、“非常规的额外收入”和“经营收入”三个账户;开支账户有“生活必需开支”、“家庭建设与个人发展开支”、“情感维系开支”和“享乐休闲开支”四个账户;存储账户有“安全型保障账户”和“风险型存储账户”两个账户。心理账户的分类研究对探究人们的经济决策行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心理账户:理论与应用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的编码、分类和估价的过程,它揭示了人们在进行(资金)财富决策时的心理认知过程。心理账户的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非替代性”的本质特征以及特殊的心理运算规则,心理账户在各个应用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价格感知;行为资产组合理论;行为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消费预算的研究。未来将在多元化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开展跨文化研究,对心理账户的内在心理机制和认知规律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3.
凌文辁  李林彤 《心理科学》2007,30(6):1474-1476
本研究在研制学习过程问卷的基础上,探讨了航修企业员工培训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匹配关系。研究表明:(1)学习方式包括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两个成分;(2)实用型学习动机的员工倾向于采用实用型学习策略,而应付型学习动机的员工倾向于采用应付型学习策略。这一结果证实了Marton等人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决定其学习策略的理论。  相似文献   
94.
等待时间知觉是指人们在等待过程中对等待时长的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 它对人们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影响等待时间知觉的客观因素包括等待过程的填充物、等待时间的确定性、接受服务的阶段和等待的物理环境等; 主观因素有负性情绪、自我控制和人格因素等。等待时间知觉导致的非理性决策行为包括时间沉没成本效应、“延迟-提前”框架效应、峰-终效应、偏好反转等。未来研究可从三个方面开展:(1) 时间启动和金钱启动下等待时间知觉的差异; (2) 基于时间心理账户视角研究等待时间知觉规律; (3) 借鉴时间知觉理论探讨等待(时间)影响决策行为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95.
怀旧指的是个体怀念过去的事物、人物、地方甚至经历或感受。它大多与美好的记忆联系在一起, 并会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 但同时可能也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怀旧对维持个体身心健康有一定的积极效用。本文着重介绍了怀旧的触发因素包括客观刺激的视觉、嗅觉、听觉及主观刺激的消极情绪与低温知觉, 分析了其研究范式有质化研究(内容分析与扎根理论)、量化研究(问卷调查与经验取样法)和实验研究(单因素随机实验设计与多因素实验设计), 并介绍了其相关的测量工具。未来研究要加强主动怀旧与被动怀旧、积极怀旧与消极怀旧的探讨; 整合各种研究范式与强化纵向的追踪研究; 以及要区分特质型怀旧与状态型怀旧。  相似文献   
96.
凌斌  段锦云  朱月龙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0):1580-1589
工作场所中的心理安全感是一个多层面(个体层、团体层、组织层)的认知型构念,它指的是个体在如实表现自我时,相信其自我形象、地位和职业生涯等不会受到负面评价的感知,也是个体在群体、组织和人际交互中能够感受到安全的共享信念。个体特征、人际关系质量、群体活动与结构、领导特征等对员工心理安全感具有预测作用。而心理安全感对员工的学习行为、进谏行为、创新、工作敬业度和工作绩效等有着积极影响。未来关于心理安全感的研究需加强对结构测量等方面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7.
马超  凌文辁 《心理科学》2004,27(3):651-653
本研究以Andre Billrtte和Renand Bouchardr的五因素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员工心理应激源的六维结构。以此为切人点.编制国有大中型企业员工心理应激问卷,施测于392名员工,通过因素分析,得出国有大中型企业员工心理应激源的六维结构:生产压力、同事关系、与直接主管的关系、纪律控制、工作单调和职业发展。再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形成国有大中型企业员工心理应激目标问卷。  相似文献   
98.
心理账户的非替代性及其运算规则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爱梅  凌文辁 《心理科学》2004,27(4):952-954
心理账户理论(Mental accounting Theory)由萨勒(Thaler)教授提出,他认为:小到个体、家庭,大到企业集团,都有或明确或潜在的心理账户系统。心理账户有两个最本质的特征:一是非替代性;二是具有不同于经济学的特定运算规则。本文分析了心理帐户非替代性的三种表现,从值函数,得与失的编码规则和参照点效应探讨了心理帐户的特定运算规则。这对解释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
《管子》的德育思想讨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1)道德哲学思想;(2)德育的作用与目的;(3)德育的内容与过程;(4)德育的方法与评价。作者试图全面而又系统地介绍《管子》的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