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细胞因子在病态行为的产生中有重要的作用。八肽胆囊收缩素在前人研究中表明能够拮抗脂多糖在大鼠体内引起的细胞因子的分泌。实验目的:利用八肽胆囊收缩素的抗炎作用研究细胞因子在病态行为中的作用。实验方法:共分两个实验进行, 将大鼠分为控制组、免疫激活剂脂多糖组(200 μg/kg剂量, 腹腔注射)以及注射不同剂量的八肽胆囊收缩素的实验组(分别为20 μg/kg 、40 μg/kg 、80 μg/kg 和120 μg/kg剂量), 各实验组在注射脂多糖前半小时注射相应剂量的八肽胆囊收缩素, 药物注射两小时后进行行为实验 (糖水摄取量测验、旷场测验和高架十字迷宫测验), 然后对大鼠前炎性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抗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血清浓度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脂多糖诱发大鼠产生病态行为, 与控制组相比, 脂多糖组糖水摄取量降低, 旷场测验中活动性降低, 高架闭臂进入次数减少; 脂多糖诱导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增加, 与控制组相比, 脂多糖组前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分泌增加。在脂多糖注射前注射八肽胆囊收缩素能够抑制前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分泌, 但八肽胆囊收缩素未能改善免疫诱导的病态行为。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仅改变外周的细胞因子浓度并不能完全改变动物的病态行为, 病态行为的产生可能与脑区的细胞因子有更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402.
林川  黄敏儿 《心理学报》2011,43(1):65-73
采用2×3组间设计, 检测特质应对(积极与消极)与展现规则(积极、消极、无规则)对情绪劳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积极应对引起更多深层动作; 积极规则下出现较少表层扮演(与消极应对比)。积极和消极规则都引起较多深层和表层动作。积极应对在积极规则下表层扮演较少(与消极规则比); 消极应对在积极规则下表层扮演较多(与消极规则比)。研究提示, 特质情绪性可能是调节展现规则与情绪劳动关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03.
父母和同伴因素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是影响青少年饮酒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南京市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共995个中学生为被试,考察父母和同伴因素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影响以及相对影响力。要求青少年自我报告他们自己、父母和同伴的饮酒行为和态度以及父母监控、父母教养方式情况。结果表明:(1)青少年的饮酒行为较为普遍,70%左右的青少年曾饮过啤酒或葡萄酒,25%左右的青少年曾饮过白酒。约10%的青少年经常饮啤酒和葡萄酒,2%的青少年经常饮白酒;(2)父/母饮酒行为和态度、父母监控、父母教养方式、同伴饮酒人数和态度与青少年的饮酒行为显著相关;(3)Amos结果表明,父母饮酒行为和态度对青少年饮酒行为有直接的预测作用,父母饮酒行为和态度还通过同伴饮酒人数和态度间接地预测青少年的饮酒行为。同时,父母饮酒行为和态度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影响力大于同伴饮酒行为和态度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04.
抑郁症的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细胞因子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免疫系统在一些心理精神障碍中具有重要作用,抑郁症可看作是一种心理神经免疫紊乱性疾病。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能激活免疫系统,导致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多个方面,包括神经递质代谢、神经内分泌功能、神经可塑性以及与行为改变有关的信息过程。细胞因子不仅由免疫活性细胞分泌,也能被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合成和分泌,它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可能会在揭示抑郁障碍机制上有新突破,并可能作为今后药物治疗的靶点进入临床领域  相似文献   
405.
团队人格组成、团队过程对团队有效性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绚晖  卞冉  朱睿  车宏生 《心理学报》2008,40(4):437-447
由于团队对组织的重要性,团队有效性的研究倍受关注。通过对342个大学生短期团队完成决策任务的研究,旨在探讨团队人格组成与团队中间过程对团队有效性的作用机制。研究以自陈式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层次回归与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团队过程变量(协作、信念、凝聚力)在团队人格组成(外向性、宜人性、神经质)与团队有效性之间起中介作用,横断研究的I-P-O整体模型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406.
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自我表露对学生评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2×3的被试间设计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自我表露对学生评价的影响.被试分别以视频(录音)形式观看(收听)无表露、表露个人成长经历、表露工作的讲座片断,并对讲座中教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表露个人经历在视频组和录音组都表现出评价上的优势.(2)热情——冷淡维度,表露工作情况视频比录音评价更高;稳重-轻浮维度,无表露情况视频比录音评价更高.(3)录音组中,高年级对表露和无表露组的评价差距与低年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07.
人类工作记忆广度个体差异的机制是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者在大量行为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解释人类工作记忆广度存在个体差异的模型和理论:Daneman和Carpenter的资源分享模型;Towse和Hitch的任务转换假设;Engle及其同事提出的工作记忆广度的注意控制理论;Lustig的基于抑制的理论;以及Daily等人的资源激活模型。本文对这些模型和理论观点进行了论述、分析和评价,指出了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0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主要是指围生期窒息导致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多年来对HIE的干预存在较多争论,本文辩证分析了目前国内HIE治疗的误区,提出对于HIE的干预,需要从机理入手。缺氧缺血事件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而且这些矛盾是动态变化的,辩证的对待不同阶段所面临的矛盾是确定干预措施的基础,主张在时间窗内、急性期后、新生儿期后等不同的时间段内采取针对性强、连续的干预策略,初步提出程序化干预的概念。  相似文献   
409.
论文从易学起源、易学本质、象辞关系、象理关系论述了来知德以易象为核心的易学思想.来知德易学提出易起源于象、舍象不可以言易、立象系辞、假象寓理,确立了易象在易学研究中的地位,批判了王弼和宋明儒者重理不重象的倾向.来氏的"假象寓理",不仅有以象为本、无象则无理的意义,也内涵以象为工具、以彰显理为易学归宿的意蕴."主宰者理",是言理主宰世界一切,易象只是理解和解释义理的工具而已,以此克服了汉儒将易学研究局限在易象层面的倾向.来知德从无象则无易到假象寓理、主宰者理,完成由象数到义理、由天道到人道的论证,阐发了以太极或理为本体、贯通天人的义理之学,从而与宋代程朱易学和明代以阐发程朱易学为宗旨的官学易学区别开来.来氏虽提出了许多不同于程朱易学的观点,但在许多方面仍未超越程朱易学.同时,来氏错综理论以至其整个易学,也吸收了汉儒互体之说、京房八宫说、虞翻卦变与旁通说、孔颖达非覆即变说等象数思想.  相似文献   
410.
唐杰  林志扬 《应用心理学》2009,15(4):379-384
员工在工作中所感知到压力的水平,以及多大程度上会随之产生负面结果,取决于员工如何应对。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学术界就开始关注工作环境下的员工压力应对研究。无论是理论探索还是实证研究,都一致认同探索员工压力应对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很少。基于这种状况,本文首先回顾了应对的理论内涵和研究模型。然后,结合Business Source Premier和APAPsycNet检索获得的2000年至今18篇最具影响力的实证研究文献,对工作压力所引致的员工应对的结构和测量进行归纳和回溯。最后,重点评述和展望了员工应对组织变革、应对过程模型完善和员工应对外派这三个近年来的热点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