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9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用<说卦传>的八卦方位说或汉易卦气说去解说<周易>坤卦卦辞,都会遇到岁时和方位逆行的问题,这是违背八卦方位与卦气原理的.这表明有学者据帛书<易之义>中"岁之义"的说法推断<周易>本经中有卦气思想的看法是行不通的.细考帛书原文,其"岁之义,始于东北,成于西南"一句其实本非解说坤辞"西南得朋,东北丧朋"的,而是解说初六爻辞的.而就爻辞"履霜坚冰至"一语本身而言,我们无法从中看出什么方位问题,传本<易传>亦无此类解读,故帛书有关"岁之义"的说法只能视为帛书制作时代的观念.  相似文献   
92.
汉易卦气学中阴阳二气消长运行的原理保留了先秦《易传》和《礼记.月令》中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同时也发展了《月令》中的阴阳灾异思想;天人感应的原理是源自《洪范》“五事”“五征”思想,而于战国后期以来被加以充分发挥并在技术上加以细化的天人感应论;五行生克原理是用来说明造成某种灾异的具体原因的,对卦气占筮体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由五行生克理论派生的五行运数理论,主要被用于讲王朝兴衰更替问题,阴阳二气消长运行的理论对于气论哲学的发展还是有积极影响的。天人感应理论有为人道正义寻求支撑的意义,但卦气学繁复的技术细节冲淡了这种意义,而用五行运数理论解释世运兴衰朝代更替,在本质上与天人感应学说是有矛盾的。  相似文献   
93.
本研究拟考察早期各种情绪性成分及其交互作用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和社交能力的影响。被试为299名儿童及其父母。母亲在儿童6和14个月时报告儿童的各种情绪性成分,父母在儿童48个月时分别报告儿童的问题行为和社交能力。结果发现:(1)6个月时的受限后沮丧和恐惧不能显著预测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与社交能力,但14个月时的受限后沮丧能显著正向预测外显问题行为,恐惧能显著正向预测内隐问题行为,负向预测社交能力。6和14个月时的微笑/大笑均能显著正向预测社交能力。(2)在14个月时,恐惧能显著负向预测高受限后沮丧的学前儿童的社交能力,但不能显著预测低受限后沮丧的学前儿童的社交能力;在14个月时,恐惧能显著负向预测低微笑/大笑的学前儿童的社交能力,但不能显著预测高微笑/大笑的学前儿童的社交能力。  相似文献   
94.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采用问卷法对广州市2所初中(初一和初二)和2所高中(高一和高二)共562名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父母自主支持与青少年未来规划的关系,以及基本心理需要和个人成长主动性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自主支持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未来教育规划,但对未来职业规划的预测作用不显著;(2)基本心理需要和个人成长主动性在父母自主支持和青少年未来教育、职业规划之间均起着显著的链式中介作用;(3)纳入基本心理需要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作用后,父母自主支持对未来职业规划具有显著的负向残余效应,但对未来教育规划的残余效应不显著,这表明父母自主支持对青少年未来规划的影响可能存在坏的一面。因此,基本心理需要和个人成长主动性是影响父母自主支持与青少年未来规划之间关系的重要内因。  相似文献   
95.
以599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大学生小我争面子、大我争面子与社会排斥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小我争面子与直接排斥感、间接排斥感和整体社会排斥感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大我争面子与直接排斥感、间接排斥感及整体社会排斥感呈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小我争面子正向预测社会排斥感的各个维度和总体社会排斥感,大我争面子则负向预测社会排斥感的各个维度和总体社会排斥感。方差差异分析发现,相对于低年级大学生,高年级大学生有更高的小我争面子意识和更低的大我争面子意识,后者体验到的社会排斥感亦较高。研究为在教育过程中帮助难以融入集体的学生提供了新的干预方法,对于遭到社会排斥感的学生可引导其为团体(班集体、学生社团等)大我争面子,以减少其在学生群体中体验到的排斥感。最后分析并讨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6.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冠心病致死的危险因素。有效地控制血压可以显著地降低糖尿病病人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与病死率。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mmHg。为了达到这一血压水平,糖尿病病人的降压治疗包括合理的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中应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和小剂量利尿剂,并且注意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97.
中医概念体系需要细化和重构,在对中医辨证、辨病内涵实质进行再分析基础上,认为目前中医辨病辨证认识存在着关系不清、临床功能定位模糊等问题,阐述了细化重构中医辨治理论模型的必要性,并初步探析了辨病与辨证二者的趋同关系、互补关系、矛盾关系等,给出了面对辨病、辨证、辨症等多重认识时的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98.
梁九清  郭春彦 《心理学报》2012,44(5):625-633
使用ERPs技术, 探讨跨领域项目间联结记忆中项目提取和关系提取的差异。学习阶段, 系列呈现面孔-事件动词材料, 让被试识记面孔、事件动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测验阶段, 要求被试对成对刺激进行“相同”、“重组”或“新”判断。结果发现:提取阶段, 刺激呈现后约200 ms, “相同”、“重组”和“新”3种条件下的ERPs开始出现分离, 存在“相同/新”、“重组/新”和“相同/重组”三类新旧效应。在200~300 ms, “相同/新”和“重组/新”两类新旧效应表现在前额和额区皮层; 在300~500 ms, 这两类新旧效应广泛地分布在从前到后各个脑区皮层; 在500~700 ms, “相同/新”新旧效应出现在额-顶区皮层, 而无“重组/新”新旧效应; 在700~1400 ms, 这两类新旧效应发生在前额和额区皮层; 在上述4个时段, “相同/重组”关系新旧效应都发生在额中-中央-顶区皮层。从这些结果可以推知:跨领域项目间联结再认中, 项目新旧效应和关系新旧效应同时出现, 但是关系提取比项目提取较晚完成; 额中-中央-顶区皮层关系新旧效应反映了对项目间关系的回忆加工; 而700 ms以后, 前额、额区皮层新旧效应可能反映了项目之间关系提取过程的执行加工功能。  相似文献   
99.
采用实验室行为观察法考察了114名2~11岁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变化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儿童的自我控制在2岁到4岁之间具有低等程度的相对稳定性,在4~11岁之间具有低等程度的相对稳定性。(2)女孩在2岁、4岁、7岁和11岁时的自我控制均显著高于男孩。(3)从2岁到11岁,男孩和女孩自我控制的发展变化存在差异。对于女孩来说,4岁时的自我控制显著高于2岁时,4岁与7岁、11岁之间以及7岁与11岁之间的自我控制均无显著差异;对于男孩来说,4岁时的自我控制显著高于2岁时,7岁时显著低于4岁,7岁与11岁之间的自我控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0.
本研究旨在考察青少年父母支持的特点,并探讨父母支持、情绪智力对社会适应的影响。采用《青少年父母社会支持问卷》、《青少年情绪智力问卷》和《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对262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青少年所获得的父母支持总体状况良好,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女生在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方面显著高于男生,在肯定价值和工具性支持方面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父母支持的4个维度都表现出随年级增长而下降的趋势,高二年级的父母支持显著低于初一、初二年级。(2)父母支持、情绪智力和社会适应的简单相关分析发现,父母支持与积极社会适应显著正相关,与消极社会适应显著负相关;情绪智力与积极社会适应显著正相关,与消极社会适应显著负相关;父母支持与情绪智力显著正相关。(3)父母支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两者的整体相关显著,父母支持组变量可被典型变量解释的比例为5.85%,社会适应组变量可被典型变量解释的比例为28.5%,冗余指数分别为1.23、5.99。(4)情绪智力在中学生父母支持和社会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