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4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103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5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研究显示,面孔Flanker任务中,经典Flanker效应会消失,但其机制还不明确。本文在ANT-I范式的基础上,除常规的箭头Flanker,增加面孔Flanker、两侧为箭头中间为面孔和两侧为面孔中间为箭头的混合Flanker,探究造成该现象的可能原因。结果发现,当Flanker任务中的干扰刺激为箭头时,Flanker效应存在;而干扰刺激为面孔时,Flanker效应则消失了。提示,Flanker任务中干扰刺激的社会性可能是造成Flanker效应消失的原因。这为冲突信息加工中社会性与非社会性信息的控制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62.
张忠炉  邢强  雷怡  李红 《心理科学》2019,(5):1026-1032
本研究旨在探讨顿悟式组块破解的信息加工机制及神经动态变化。被试完成汉字拆解任务,也即从一个源汉字中移动部件从而得到有效汉字。研究操纵部件之间在空间交错背景下的类别关系:同类(移动部件和剩余部件都是汉字)和异类(移动部件是笔画,剩余部件是汉字)。与此同时记录事件相关电位变化。结果显示,同类条件比异类条件引发了更大的N2波动和减小的LPC波动。早期的N2效应可能提示了组块破解过程中的识别困难,而晚期的LPC效应可能提示了组块破解过程中的知觉转换困难。  相似文献   
963.
以往关于职场排斥形成机制的研究, 主要是基于冲突-报复的视角, 验证了人际冲突对职场排斥具有稳定的预测作用, 而这个解释逻辑很可能对新员工并不适用。本文基于角色认同理论, 考察新员工的角色社会化程度对其职场排斥行为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多阶段收集的249对新员工上下级匹配问卷分析发现, 在控制了经典的冲突报复机制之后, 角色认同机制能够解释新员工的职场排斥行为。具体来说, 结果显示:(1)新员工的角色社会化程度负向影响其职场排斥行为; (2)工作疏离感在新员工的角色社会化程度与职场排斥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3)发展性反馈在新员工的角色社会化程度与工作疏离感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进一步, (4)发展性反馈调节了工作疏离感对角色社会化程度-职场排斥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不仅从理论上拓展了职场排斥行为的研究视角, 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框架, 而且从角色认同的视角为组织管理新员工的职场排斥行为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64.
陈颖  李锋盈  李伟健 《心理学报》2019,51(2):154-162
本研究考察个体关于加工流畅性的信念对学习判断(Judgment of learning, 简称JOL)的影响, 探讨字体大小效应的产生机制。研究通过两个实验分别考察个体关于“字体大小影响加工流畅性” (实验1)以及“加工流畅性影响记忆效果” (实验2)等信念对字体大小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 1)当人们相信大字体更流畅(实验1)或者越流畅越好记(实验2)时, 他们在大字体项目上的JOL值显著高于小字体项目上的JOL值; 2)当人们相信小字体更流畅(实验1)或者流畅性与记忆无关(实验2)时, 他们在大字体和小字体项目上的JOL值无显著差异, 字体大小效应消失。上述结果表明, 个体关于加工流畅性的信念是字体大小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 是人们进行学习判断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965.
王鹏  王晓田  高娟  黎夏岚  徐静 《心理学报》2019,51(12):1341-1350
死亡意识是个体对自身死亡必然性的认识; 基于进化适应性的考量, 作者认为具有前瞻性的死亡意识作为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和个体生命史的终极坐标, 不仅可能引起恐惧感和防御反应, 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人们做出适应性的时间管理。据此推论, 死亡意识的启动会加强人们对时间有限性的关注, 体验出更强的时间流逝感, 影响人们对时间的评估, 以及人们对不同时间点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权衡而做出的跨期决策。本研究采用死亡凸显范式启动死亡意识, 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死亡意识、时间知觉和跨期决策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死亡意识启动使被试低估时间距离, 并表现出较低的跨期决策延迟折扣率, 从而在较小的即时获益与更大的延迟的获益之间更为偏好未来导向的选项。进一步的分析显示, 时间知觉在死亡意识和跨期决策延迟折扣率之间起到部分中介变量的作用。以上的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死亡意识在时间管理上的适应性价值。  相似文献   
966.
科学素养是指作为一名有反思意识的公民所具有的解决科学问题和运用科学理念的能力。为实现在认知诊断中对科学素养的测评, 本文基于PISA 2015科学素养测评框架首次提出科学素养包含的三阶潜在结构, 使用新提出的多阶认知诊断模型对PISA 2015科学测评数据进行分析, 并通过模拟研究探究新模型的心理测量学性能。结果表明:(1)新模型能够较好地分析包含三阶潜在结构的科学素养; (2)科学知识对科学素养的影响最大, 科学背景次之, 科学能力的影响最小; (3)全贝叶斯MCMC算法能够为新模型提供较精准的参数估计。  相似文献   
967.
刘静远  李虹 《心理学报》2019,51(7):747-758
探讨状态焦虑对时距知觉的影响以及注意偏向与认知评价在其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招募大学生60人, 随机分为高、低状态焦虑组, 用情绪诱导程序诱导高、低状态焦虑; 用点探测范式测量注意偏向; 用时间再现任务测量时距知觉; 用视觉模拟心境量表测量认知评价。结果发现:(1)状态焦虑会导致对2000 ms时距的高估; (2)注意偏向在状态焦虑对2000 ms时距知觉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3)状态焦虑通过注意偏向影响时距知觉的中介过程受到认知评价的调节作用:只有当认知评价得分较高时, 即个体认为焦虑对心理健康有害程度较高时, 状态焦虑通过注意偏向影响2000 ms时距知觉。研究结果揭示了焦虑个体时距知觉的内部过程, 丰富了焦虑通过注意偏向影响时距知觉的解释视角, 为通过认知评价和注意偏向的调整改善焦虑个体时距偏差现象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68.
本研究采用面孔情绪探测任务, 通过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筛选出高、低特质性焦虑被试, 考察场景对不同情绪效价以及不同情绪强度的面部表情加工的影响, 并探讨特质性焦虑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发现:(1)对于不同情绪效价的面部表情, 场景对其情绪探测的影响存在差异:对于快乐面部表情, 在100%、80%和20%三个情绪层级上, 在场景与面孔情绪性一致情况下, 被试对面孔情绪探测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不一致情况; 对于恐惧面部表情, 在80%、60%、40%和20%四个情绪层级上, 均发现一致条件比不一致条件有着更高的情绪探测正确率。(2)对于高特质性焦虑组, 一致条件和不一致条件中的面孔情绪探测正确率并没有显著差异, 即高特质性焦虑组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场景效应; 而低特质性焦虑组则差异显著, 即出现显著的场景效应。该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情绪强度较低的面部表情, 快乐与恐惧面孔情绪探测都更容易受到场景的影响。(2)相比于中等强度快乐面孔, 场景更容易影响中等强度恐惧面孔情绪的探测。(3)特质性焦虑的个体因素在场景对面孔情绪探测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 高特质性焦虑者在情绪识别中较少受到场景信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9.
工作记忆表征会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调控注意选择过程, 其中一种表现就是能够对储存的干扰物表征产生注意的主动抑制, 进而提高对目标的搜索效率。另一方面, 凸显性刺激也会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优先捕获注意。那么, 当保持在工作记忆中的干扰物为更具社会凸显性特征的刺激(如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时, 会对视觉搜索过程中的注意抑制产生怎样的影响, 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短暂联结任务和工作记忆引导的视觉搜索任务范式, 探讨了自我凸显性对注意主动抑制的影响。结果发现, 相比他人和中性条件, 当工作记忆表征为自我联结刺激时, 目标搜索反应更快。本研究从行为层面为自我相关信息能够易化主动抑制过程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970.
采用249对领导与员工的配对数据,考察了威权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以及情感信任的中介作用和权力距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威权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有正向影响;(2)员工对上司的情感信任在威权领导与沉默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员工权力距离导向对威权领导与情感信任之间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权力距离导向越高,威权领导对情感信任的影响越低;(4)进一步地,权力距离导向还调节着情感信任对威权领导与沉默行为的中介效应,即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